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 第162章 危機暫解,暗流湧新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162章 危機暫解,暗流湧新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危機暫解,暗流湧新朝

叛軍潰散,京城之圍暫解!

訊息傳來,翊坤宮內劫後餘生的眾人相擁而泣。林瀟瀟緊繃了數日的神經驟然鬆弛,幾乎虛脫。她抱著同樣嚇壞了的三阿哥,母子二人淚流滿麵。

然而,危機解除,並不意味著安寧的到來,反而意味著新一輪權力分配和清算的開始。

新皇乾隆在怡親王等顧命大臣的輔佐下,開始處理朝政。首要之事,便是論功行賞,穩定人心。怡親王允祥、莊親王允祿、大學士張廷玉、鄂爾泰等顧命大臣自然地位更加穩固。在平叛中立下大功的京營將領、粘杆處首領等也各有封賞。

與此同時,對白蓮教餘黨、京城內應以及江南亂局的清算和整頓也迅速展開。粘杆處和刑部大牢人滿為患,每日都有官員、將領、乃至宗室子弟被帶走審訊。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而在這權力重新洗牌的過程中,林瀟瀟和她所代表的林家勢力,處境變得極其微妙。

先帝遺詔未讓三阿哥繼位,已然表明瞭一種態度。林瀟瀟雖仍是皇貴妃(新帝需尊封先帝妃嬪,但過程需時),且在新帝登基、京城危難時穩定後宮有功,但其權柄和影響力,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削弱。

翊坤宮雖然依舊尊榮,但門庭明顯冷落了不少。往日裡巴結討好的妃嬪命婦,如今大多持觀望態度,甚至有些之前被林瀟瀟打壓過的勢力,開始暗中蠢蠢欲動。

這一日,新晉的乾隆皇帝,在怡親王的陪同下,前來翊坤宮向林瀟瀟“請安”。八歲的孩子,穿著不合身的龍袍,臉上還帶著稚氣,但在怡親王的眼神示意下,倒也表現得有模有樣,對林瀟瀟口稱“皇貴太妃”,執禮甚恭。

“皇額娘近日受驚了。”小皇帝按照教導好的話語說道,“朕已下旨,內務府需全力保障翊坤宮用度,一應待遇,皆按最高規格,不得有誤。”

“謝皇上關懷。”林瀟瀟微微躬身,態度不卑不亢。她看著這個突然成為帝國主宰的孩子,心中五味雜陳。她知道,這番“關懷”背後,更多的是怡親王等人出於穩定後宮的考慮,以及對先帝遺孀的例行安撫。

怡親王在一旁開口道:“皇貴太妃深明大義,於危難之際穩定宮闈,功不可沒。皇上與臣等皆感念於心。隻是如今新朝初立,百廢待興,後宮之事,紛繁複雜,皇貴太妃還需靜心調養,不宜過度操勞。往後宮務,暫由……(他點了兩位資曆較老、家世相對簡單的大妃)協同處理,皇貴太妃從旁指點即可。”

這是要收回她統攝六宮之權了。林瀟瀟心中明瞭,這是必然的結果。她如今的身份,已不適合再掌握如此大的權柄。

“本宮知道了。”林瀟瀟神色平靜,“皇上初登大寶,朝政為重。後宮之事,本宮自當遵從皇上和王爺安排。”

她的順從,讓怡親王微微鬆了口氣。他就怕林瀟瀟因兒子未能繼位而心生怨望,挾持幼帝,攪亂朝綱。如今看來,這位皇貴太妃,倒是個識時務的。

送走皇帝和怡親王,林瀟瀟獨坐殿中,看著窗外漸漸恢複生機的庭院,心中並無多少失落,反而有一種塵埃落定的平靜。激流勇退,未必不是明智之舉。尤其是在這暗流湧動的新朝,手握重權,反而容易成為靶子。

她現在最關心的,是兩件事:一是父親林如海的安危。江南亂局未平,父親音信全無,生死未卜。二是三阿哥的未來。新帝已立,她的兒子作為先帝成年皇子(雖未成年,但比乾隆大),處境尷尬,需早做打算。

她再次嘗試通過隱秘渠道聯係江南,卻依舊石沉大海。

而前朝,關於如何處置先帝成年皇子的議論,也開始悄然出現。有禦史含蓄上書,言及皇子年長,宜分府彆居,讀書明理,以安社稷。這看似是為皇子著想,實則是想將三阿哥等皇子逐出權力中心。

怡親王等人對此不置可否,顯然也在權衡。

就在林瀟瀟為兒子前途憂心時,莊親王允祿卻忽然遞來帖子,請求私下拜見。

莊親王允祿,在四大顧命大臣中,素以精明算計、與各方勢力關係複雜著稱。他此刻私下求見,意欲何為?

林瀟瀟沉吟片刻,決定見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