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 第167章 屍現迷局,江南起波瀾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167章 屍現迷局,江南起波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屍現迷局,江南起波瀾

“遺體”、“官服”、“私印”!

莊親王帶來的訊息,如同冰水澆頭,讓林瀟瀟瞬間手腳冰涼,幾乎窒息!難道……父親真的已經遇害?那太後給的線索,父親自己的密信,又算什麼?

不!不可能!她死死攥住袖中的手指,指甲深陷掌心,用疼痛強迫自己保持冷靜。這具“遺體”出現得太過巧合!就在她剛剛與怡親王達成默契,開始暗中調查之時!這分明是有人想坐實父親的“死亡”,斷絕所有追查的線索!

是誰?是那個代號“地藏王”的內應?還是江南的白蓮教餘孽?或者,他們根本就是一夥的!

“王爺……此言當真?”林瀟瀟聲音沙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千真萬確。”莊親王歎了口氣,麵露悲慼,“雖然麵容難以辨認,但官服和私印做不得假。唉,林大人忠勇為國,竟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痛心。皇貴太妃還請節哀順變。”

他嘴上說著節哀,眼神卻仔細觀察著林瀟瀟的反應。

林瀟瀟垂下眼簾,掩去眸中翻騰的情緒,再抬頭時,眼中已盈滿淚水,語氣充滿了悲痛與難以置信:“父親……父親他……怎麼會……王爺,那遺體現在何處?可能運回京城?讓臣妾……讓臣妾再見父親最後一麵……”

她表現得完全是一個驟聞父親死訊、悲痛欲絕的女兒,符合常情,沒有絲毫破綻。

莊親王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但很快被掩飾過去:“遺體……已被當地官府收斂,正準備運回京城。隻是……江水浸泡多日,加之……唉,恐怕有礙觀瞻。皇貴太妃還是……不看為好,以免更加傷心。”

他似乎在阻止她親眼見到遺體?林瀟瀟心中冷笑更甚。

“多謝王爺告知。”她以帕拭淚,聲音哽咽,“此事……還需稟明太後和皇上。父親為國捐軀,身後事……還需朝廷定奪。”

“這是自然。”莊親王點頭,“本王已命人八百裡加急,將訊息奏報皇上和怡親王。想必朝廷定會厚葬林大人,撫恤林家。”

又虛情假意地安慰了幾句,莊親王這才告辭離去。

送走他,林瀟瀟立刻擦乾眼淚,眼中隻剩下冰冷的銳利。這具突然出現的“遺體”,非但沒有讓她相信父親已死,反而讓她更加確信,父親手中一定掌握著能讓幕後黑手致命的證據,所以他們才如此急切地想要“蓋棺定論”!

必須儘快通知怡親王!這具“遺體”是關鍵,絕不能讓他們順利運回京城,或者在路上被“意外”毀掉!

她再次動用隱秘渠道,給怡親王傳遞了緊急訊息,提醒他注意江南運屍隊伍,並暗示遺體可能有詐。

與此同時,江南的局麵也因為這具“遺體”的出現而變得更加複雜。欽差大臣依據“林如海已死”的結論,加大了對白蓮教殘部的清剿力度,但進展緩慢,似乎總有人提前通風報信。而關於林如海“通敵”的流言,在江南官場也悄然傳播開來,甚至有人開始彈劾林如海生前舉措失當,才導致漕運大亂。

前朝之上,怡親王力主待遺體運回,詳加勘驗後再行定論,並堅持繼續追查白蓮教內應。而莊親王等人則傾向於就此了結林如海一案,以安江南官場之心,集中精力恢複漕運。雙方爭論不休,小皇帝乾隆懵懂無知,全靠幾位顧命大臣爭執。

林瀟瀟在宮中,度日如年。她既要扮演好悲痛女兒的角色,應付各方或真或假的慰問,又要暗中關注前朝動向,等待怡親王的訊息,心力交瘁。

幾天後,怡親王終於通過絕對安全的渠道,給她帶回了一個訊息:他已派心腹之人,暗中接應江南運屍隊伍,並會找機會秘密勘驗那具遺體。同時,他派往西山紅葉澗的人,也已傳回初步訊息——澗底確實有一盲眼老翁,獨居於此,性情古怪,不與人言,但看到使者出示的簡易“船錨”圖案(依林瀟瀟描述所繪)後,態度有所鬆動,交給使者一枚生鏽的箭簇,言道“故人之物,見此如麵”。

生鏽的箭簇?故人之物?林瀟瀟拿著那枚冰涼鏽蝕的箭簇,心中疑竇叢生。這盲叟與父親是何關係?這箭簇又代表著什麼?是信物?還是某種提示?

她反複觀察箭簇,除了鏽跡,並無特殊標記。父親為何要與一個京郊的盲眼老翁約定如此隱秘的聯係方式?這盲叟,究竟知道些什麼?

正在她苦思冥想之際,前往江南勘驗遺體的怡親王心腹,竟提前星夜兼程,秘密回京了!他帶回的勘驗結果,讓所有知情人,包括怡親王和林瀟瀟,都倒吸一口涼氣!

那具穿著林如海官服、戴著林如海私印的遺體,經過仔細查驗,發現其左腳有六趾!而眾所周知,林如海並無此特征!

這遺體是假的!李代桃僵之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