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26章 初掌宮務的棘手難題
協理宮務的旨意如同在平靜(至少表麵如此)的後宮湖麵投下了一塊巨石,激起的漣漪遠超林瀟瀟的預料。賀喜的、探口風的、暗中觀察的,各色人等絡繹不絕地來到碎玉軒,讓原本清靜的院落驟然變得門庭若市。林瀟瀟疲於應付,深知這其中真心者少,看戲者多。她迅速調整策略,以“需專心熟悉宮務,恐怠慢各位姐妹”為由,婉拒了大部分訪客,隻留下甄嬛、安陵容等真正交好之人深入交談。
送走最後一批虛情假意的訪客,林瀟瀟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坐回書案前。案上堆疊的內務府送來的賬冊和規章,像一座小山,散發著陳年紙張和墨汁混合的沉悶氣味。這便是她接下來要攻克的程,若是貿然更改,隻怕……隻怕耽誤了節慶籌備,奴才擔待不起啊。”
“既有章程,便按章程來。章程若有不清之處,正好藉此機會明晰起來。”林瀟瀟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至於耽誤籌備……若是因賬目清晰、流程規範而耽誤了,本主自會向皇後娘娘和皇上請罪。若是因有人陽奉陰違、辦事不力而耽誤了……那該請罪的,就是辦事的人了。王公公,你說是不是?”
王公公額角滲出了細汗,連忙躬身道:“是是是,貴人明鑒!奴才一定儘力配合,儘力配合!”
打發走了王公公,林瀟瀟知道,這第一回合的交鋒,她隻是勉強占據了道理上的上風。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頭。內務府那幫積年的老油條,絕不會輕易讓她這個“空降”的貴人動了他們的乳酪。
果然,接下來的幾天,林瀟瀟提出的每一項細化要求,都遭到了各種形式的“軟抵抗”。不是報上來的供應商名單隻有一兩家,就是預估價格高得離譜,要麼就是以“時間緊迫”、“舊例如此”為藉口,試圖讓她妥協。
碎玉軒的書房裡,燈火常常亮至深夜。林瀟瀟麵對各種推諉和難題,時而凝眉思索,時而伏案疾書。她不僅要熟悉陌生的宮廷物資和價格體係,還要絞儘腦汁思考如何在不引起劇烈反彈的前提下,推進她的“流程優化”和“成本控製”計劃。
“小姐,您歇歇吧,這都三更天了。”采荷心疼地勸道。
“不行,我得把這份七夕用度的審核標準和流程草案寫出來。”林瀟瀟揉了揉發酸的手腕,“有了白紙黑字的規矩,他們再想糊弄,就沒那麼容易了。”
她意識到,單靠她一個人和內務府扯皮,效率太低,且容易陷入被動。她需要支援,也需要將事情擺在明處。於是,她寫了一份條理清晰的奏報,將目前遇到的困難、以及她建議的規範流程(如建立標準預算模板、引入多家比價機製、完善驗收核銷程式等)一一陳明,但措辭極其謙遜,隻說是“為免疏漏、明晰責任、節省用度”的初步設想,懇請皇後娘娘懿旨定奪。
這份奏報,她沒有直接送去景仁宮,而是先帶去了壽康宮,請太後過目。
太後看完她的奏報,眼中閃過讚賞之色,點了點頭:“嗯,思路清晰,法子也穩妥。既指出了問題,又提出瞭解決之道,且懂得借勢。不錯,拿去給皇後吧,哀家看她能說什麼。”
有了太後的默許,林瀟瀟心中有了底。然而,就在她準備將奏報呈送景仁宮的前夕,一個意想不到的訊息傳來:內務府負責七夕采買的一位副管事,突然“病”了,而且病得無法理事。
這病,來得未免太巧了些。是真正的意外,還是有人想通過拖延和製造混亂,來迫使她放棄改革?
林瀟瀟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感覺到一張無形的網正在慢慢收緊。她的宮務改革之路,第一步就遇到瞭如此強勁的阻力。接下來,皇後會如何批複她的奏報?那個“病了”的副管事,又會給七夕籌備帶來多大的麻煩?
一切,都充滿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