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28章 碎玉軒小廚房的改革試點
七夕節的籌備工作,在林瀟瀟的強力推行和太後無形支援的雙重作用下,終於艱難地步入了正軌。內務府雖然陽奉陰違的情況仍有發生,但明麵上的抵抗已大為減少。林瀟瀟如同一個嚴格的專案經理,每日審核清單、比對價格、檢查樣品,忙得不可開交。但她樂在其中,這種將現代管理思維應用於實踐並看到成效的過程,給她帶來了久違的成就感。
然而,她也清楚地認識到,節慶采購畢竟是階段性任務,且牽涉甚廣,阻力巨大。要想真正在後宮管理中樹立威信、體現價值,她需要一個更日常、更基礎、也更易於控製的領域進行深度改革,做出一個成功的“樣板工程”來。
她的目光,落在了各宮份例中最貼近日常、卻也最易出現貓膩的環節——小廚房物料供應上。尤其是她自己的碎玉軒小廚房,是她能夠完全掌控的地方,是絕佳的試點。
碎玉軒的小廚房,日常負責林瀟瀟和底下人的飲食。物料由內務府統一采買分配,但長期以來,送來的食材質量參差不齊,時好時壞。新鮮的蔬果時常被蔫黃的替代,上等的米麵裡偶爾會摻入次品,油鹽醬醋的份量也時有短缺。以前位份低,林瀟瀟隻能隱忍,采荷等人去理論,也總被內務府的人用“時令如此”、“運輸損耗”等藉口搪塞過去。
現在,她有了協理之權,正好拿自己“開刀”,整治這股歪風。
她並沒有立刻大張旗鼓地去找內務府麻煩,而是先做了一番細致的“田野調查”。她讓采荷和小樂子,連續十天,詳細記錄每天收到的小廚房物料清單:種類、數量、質量(用簡單的優、良、中、差評級),並註明送貨太監和大致時間。
十天下來,資料擺在麵前,問題一目瞭然。食材質量波動極大,且無明顯規律,說明並非單純的客觀原因,而是人為操控。份量短缺更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那些不易察覺的調味品和乾貨。
掌握了初步證據,林瀟瀟製定了一套針對碎玉軒小廚房物料供應改革的方案:
標準化清單:她設計了一份標準的物料申領表格,明確列出所需物品的名稱、規格(如大米需標明等級)、最低質量要求、精確數量。
雙向核驗:要求內務府送貨太監和碎玉軒接收人(指定為采荷)共同在表格上簽字畫押,確認物品名稱、數量和質量與清單相符後方可接收。
明確責罰:規定若多次出現以次充好、短斤少兩的情況,碎玉軒有權拒收,並記錄在案,定期向皇後娘娘(名義上的後宮總管)彙報。對於誠信良好的送貨人,則可給予小額賞賜(從她的份例銀子裡出)。
反饋機製:建立簡單的意見簿,廚師和采荷可以對物料質量提出反饋,作為後續評估的依據。
方案製定好後,林瀟瀟沒有直接命令內務府執行,而是先在自己的地盤上進行了一次“全員培訓”,讓采荷、小樂子以及小廚房的廚娘都明白新規矩的意義和操作流程,確保內部執行不走樣。
然後,她才將這份方案連同前十天的記錄資料,一起送到了內務府,並抄送了一份給景仁宮備案。她的措辭依舊謙遜,說是“為便於管理、減少糾紛、保障飲食安康”的“試行之策”,懇請內務府配合。
內務府的王公公看到這份方案,臉都綠了。這林貴人,怎麼沒完沒了?七夕節的事兒還沒消停,又折騰到小廚房頭上來了!這套辦法一旦實行,他們以往那些剋扣、以次充好的手段就幾乎失效了。
但方案合情合理,資料確鑿,而且隻是在她自己的碎玉軒試行,又有皇後備案,他們找不到明確的理由反對。王公公隻得皮笑肉不笑地應承下來。
新規實行的第一天,內務府派來的送貨太監還是老做派,試圖將一些品相稍差的蔬菜混進去。采荷牢記林瀟瀟的囑咐,毫不客氣地指著清單上的質量要求,要求更換。那太監還想爭辯,采荷直接拿出記錄本,表示要據實記錄此次不合格交付。太監見采荷態度強硬,又想到林貴人如今的勢頭,隻得罵罵咧咧地回去換了好的來。
第一次交鋒,碎玉軒勝。接下來的幾天,送貨的質量明顯穩定下來,數量也足斤足兩。小廚房的廚娘欣喜地發現,食材好了,做出來的飯菜味道也更好了。碎玉軒的下人們都對主子更加信服。
試點取得了初步成功!林瀟瀟將試行半個月的效果總結(包括物料質量提升、糾紛減少、下人滿意度提高等)寫成簡報,再次呈報。這一次,她特意提到,此法若行之有效,或可考慮在東西六宮推廣,以期普遍提升後宮飲食保障水平。
這份簡報,再次引起了關注。皇後那邊不置可否,隻批了“知道了”三個字。但壽康宮的太後得知後,卻對竹息笑道:“這孩子,倒是會由點及麵,步步為營。是個能做事的。”
就連皇帝,在一次閒談中也問起:“朕聽說你在自己宮裡搞了些新名堂,連朕的禦膳房總管都略有耳聞,說是規矩立得細?”
林瀟瀟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已經進入了最高層的視野。她謙虛地回道:“臣妾胡哄罷了,隻是想著份例既定,便該物儘其用,下人們吃得安心,做事也更有力氣。”
皇帝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但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碎玉軒小廚房的成功改革,像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雖然範圍小,卻清晰地展示了規範化管理帶來的好處。這為林瀟瀟後續推廣更大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實踐依據和信心。
然而,樹大招風。她這番舉動,看似隻是管理自家事務,實則是在挑戰整個後宮物資供應體係的潛規則。內務府乃至其背後的勢力,會眼睜睜看著她將這個“樣板”推廣開來,最終損害他們的利益嗎?
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而這一次,她可能將麵對不再是小打小哄的刁難,而是更凶狠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