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42章 禦花園鴻門宴
翌日晌午,禦花園百花齊放,蝶舞蜂喧,一派初夏融融景象。然而,這明媚風光之下,卻暗藏著無形的刀光劍影。皇後設宴的水榭周圍,早已佈置妥當,各宮妃嬪依序落座,衣香鬢影,環佩叮當,看似一派和諧,實則人人自危,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瞟向入口處。
林瀟瀟、甄嬛、安陵容三人結伴而來,刻意打扮得素雅得體,既不搶風頭,也不**份。她們選擇了一個不前不後、視野開闊的位置坐下,安靜地品茶,低聲交談,彷彿與周遭的暗流毫無關聯。
然而,所有人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入口處傳來的一陣喧嘩吸引了過去。隻見華妃年世蘭,穿著一身正紅色金線繡牡丹的華美宮裝,頭戴赤金點翠大鳳釵,珠環翠繞,豔麗逼人,在一眾宮女太監的簇擁下,嫋嫋婷婷地走了進來。她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笑容,眼神卻如同出鞘的利刃,掃過在場眾人,最終,精準地定格在了林瀟瀟這一桌。
那目光,帶著毫不掩飾的怨毒、審視,以及一絲貓捉老鼠般的戲謔。
林瀟瀟感到身邊的安陵容微微顫抖了一下,她不動聲色地在桌下握了握安陵容的手,示意她鎮定。甄嬛則端起茶杯,借喝茶的動作,避開了華妃的直視。
華妃徑直走到皇後麵前,規規矩矩地行了大禮:“臣妾參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金安。臣妾閉門思過這些時日,深感往日言行無狀,愧對娘娘教誨。今日特來向娘娘請罪。”言辭恭順,姿態卻依舊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驕矜。
皇後笑容溫婉,親自虛扶了一把:“妹妹快請起。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往後謹守宮規,和睦姐妹便是。今日設此小宴,正是為妹妹接風,願我後宮從此風平浪靜。”
“謝皇後娘娘。”華妃起身,目光再次掃向林瀟瀟,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娘娘說得是,往後……定然會‘風平浪靜’的。”
她特意加重了“風平浪靜”四個字,聽得眾人心中發寒。
華妃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正好與林瀟瀟隔了幾個人。宴席開始,絲竹悅耳,觥籌交錯。皇後與幾位高位妃嬪說著閒話,氣氛看似融洽。
然而,華妃顯然不打算讓這場宴席真的“和睦”下去。酒過三巡,她忽然放下酒杯,笑吟吟地看向安陵容,聲音不大,卻足以讓周圍的人都聽見:
“安答應今日這身衣裳的繡花倒是彆致,這蘇繡的雙麵異色技法,可是鬆陽安家的獨門絕技?”
安陵容沒料到華妃會突然點名自己,嚇得手一抖,筷子差點掉在桌上,連忙起身,怯生生地回道:“回……回華妃娘娘,是……是臣妾家中陋技,不敢當娘娘謬讚。”
“陋技?”華妃挑眉,語氣帶著誇張的驚訝,“安答應過謙了。本宮記得,去年蘇州織造進貢了一批極品雙麵異色繡屏風,皇上甚是喜愛,都賞給了太後娘娘。安答應這手藝,比起那貢品,隻怕也不遑多讓啊。”
這話看似誇獎,實則惡毒!將安陵容家傳的技藝與貢品相提並論,隱隱有暗示其“逾製”、“僭越”之意。更狠的是,她刻意提起皇上對貢品的喜愛,若安陵容的技藝真被認為超過了貢品,那豈不是說安家比皇家織造還厲害?其心可誅!
安陵容臉色慘白,嘴唇哆嗦著,不知該如何應對。
林瀟瀟心中怒火升騰,知道華妃這是要拿最弱的安陵容開刀,殺雞儆猴。她正欲開口解圍,甄嬛卻輕輕拉了她一下,自己站了起來。
甄嬛臉上帶著得體的微笑,不卑不亢地說道:“華妃娘娘有所不知,蘇繡技法流派眾多,各有千秋。貢品繡屏乃大氣磅礴之作,彰顯的是皇家氣度;安妹妹家傳之技,重在精巧細膩,體現的是江南風韻,二者各有妙處,實難簡單比較。就如同娘娘您雍容華貴,母儀天下(看向皇後)與……與其他姐妹清麗雅緻,亦是春蘭秋菊,各擅勝場。皇上和太後娘娘聖明,自然懂得欣賞這世間不同的美。”
她一番話,既化解了安陵容“技藝超貢品”的危機,又將華妃的刁難巧妙轉化為對皇後和所有妃嬪的恭維,言辭懇切,邏輯清晰,讓人挑不出錯處。
華妃被甄嬛這番滴水不漏的話噎了一下,臉色微沉,但很快又恢複笑容:“莞常在果然伶牙俐齒,難怪能得太後娘娘青眼。”她將矛頭轉向了甄嬛,語氣帶著諷刺。
皇後見氣氛不對,適時開口打圓場:“好了好了,都是姐妹,切磋技藝是雅事,何必較真。安答應手藝精巧,莞常在知書達理,都是好的。來,大家嘗嘗這新進的雨前龍井。”
皇後發了話,華妃也不好再窮追猛打,隻得冷哼一聲,不再言語。但誰都看得出來,她絕不會就此罷休。
第一回合的交鋒,在林瀟瀟陣營的謹慎應對下,勉強打了個平手。但華妃那陰冷的目光,如同毒蛇的信子,始終纏繞在她們身上。
宴席在一種詭異的氣氛中繼續進行。華妃似乎暫時收斂了鋒芒,與其他妃嬪談笑風生,彷彿剛才的刁難從未發生。但林瀟瀟知道,這不過是暴風雨前的短暫寧靜。
果然,在宴席接近尾聲,眾人準備散去時,華妃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對皇後說道:“皇後娘娘,臣妾禁足這些時日,聽聞林貴人協理宮務,頗有建樹,連內務府都整頓一新。真是辛苦林貴人了。”
她話題一轉,再次對準了林瀟瀟,臉上帶著看似真誠的讚歎。
林瀟瀟心中警鈴大作,起身恭謹道:“華妃娘娘過獎了,臣妾不過是恪儘職守,遵循皇後娘娘教誨,不敢言辛苦。”
“誒,有功就是有功,何必謙虛。”華妃笑靨如花,話鋒卻陡然一轉,“不過,本宮也聽說,這新官上任三把火,規矩立得多了,底下人辦事難免束手束腳。就比如這各宮份例采買,如今非要三家比價,繁瑣不堪,有時為了等那最低的價錢,連時鮮瓜果都耽擱得不新鮮了。本宮倒無所謂,隻是太後娘娘和皇上那裡,若是因此飲食不周,這責任……不知林貴人可擔待得起?”
她終於圖窮匕見!直接攻擊林瀟瀟推行的宮務改革,指責其效率低下,影響到了太後和皇帝的飲食!這頂帽子扣下來,不可謂不重!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瀟瀟身上。皇後也微微蹙眉,看向林瀟瀟,等待她的回答。
華妃這一招,極其狠辣。她利用自己剛剛複寵、其兄又立大功的聲勢,直接質疑皇帝和太後可能受到的“影響”,將宮務改革的弊端無限放大。
林瀟瀟能否化解這致命的質疑?她辛苦推行的新政,是否會因為華妃的一句話而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