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8章 殿前彆樣對答
體元殿內,熏香嫋嫋,光線透過高窗,在地麵投下斑駁的光影。氣氛莊重得讓人窒息。秀女們五人一組,被太監唱名引入,跪下,磕頭,然後依序報上家門姓名,接受那至高無上目光的審視。
太後端坐上方,穿著絳紫色宮裝,麵容慈祥卻目光深邃,帶著曆經滄桑的通透與威嚴。而她身旁的皇帝——雍正,穿著一身明黃色龍袍,麵容清臒,眼神銳利如鷹,周身散發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帝王之氣和淡淡的疏離感。他隻是靜靜地看著,很少開口,但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都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林瀟瀟隨著隊伍跪在冰涼的青磚地上,能清晰地聽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她強迫自己冷靜,用眼角的餘光快速掃過上方。這就是這個帝國的最高權力核心,她的“終極boss”。
前麵的秀女們,有的因為緊張而說話結巴,有的因為想表現而過於矯揉造作,大多中規中矩,被問及讀過什麼書時,無外乎是《女則》、《女訓》、《列女傳》之類。皇帝聽著,臉上沒什麼表情,偶爾點點頭,太後則會溫和地問幾句家常,但多數時候,都是循例進行。
很快,輪到了林瀟瀟這一組。太監尖細的聲音唱喏:“大理寺少卿林如海之女,林瀟瀟,年十六!”
林瀟瀟深吸一口氣,按照孫嬤嬤教導的標準禮儀,上前一步,穩穩地跪下,行大禮,聲音清晰而平穩:“臣女林瀟瀟,參見皇上萬歲,太後娘娘千歲。”
她能感覺到上方有兩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一道溫和而略帶探究,來自太後;另一道則銳利深沉,帶著審視的意味,來自皇帝。
短暫的寂靜後,皇帝低沉的聲音響起,問出了那個千篇一律的問題:“林瀟瀟,可曾讀過什麼書?”
來了!林瀟瀟心念電轉。照本宣科回答《女則》《女訓》是最安全的,但絕不可能給日理萬機、見慣了庸脂俗粉的皇帝留下任何印象,這不符合她“平穩入職”的初衷。她需要一點點的與眾不同,展現出價值,但又不能過於驚世駭俗,挑戰底線。
電光火石間,她已有了決斷。她微微垂首,恭敬地答道:“回皇上,臣女愚鈍,不曾飽讀詩書。唯記幼時父親教導,孟夫子有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臣女深以為然,常思古之賢後良妃,皆以輔佐明君、安定天下、惠澤黎民為己任。臣女雖不敢自比先賢,亦心嚮往之。”
話音落下,殿內出現了一瞬間的凝滯。
空氣彷彿都停止了流動。旁邊的秀女們驚訝地偷眼看她,連上方的太後都微微挑了一下眉,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和興味。
這話太大膽了!在一個皇權至上的時代,直接引用“民貴君輕”,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林瀟瀟巧妙地將它放在了“賢後良妃”的語境下,強調的是“輔佐明君”和“惠澤黎民”,這就將可能的風險轉化為了格局和見識的展現。
她賭的就是雍正作為一個立誌革新、勤政愛民(至少表麵上是)的皇帝,會欣賞這種超越閨閣視野的胸懷。這就像在麵試時,不談具體的辦公軟體操作,而是直接闡述對行業發展的宏觀理解,更容易打動高層。
皇帝的目光牢牢鎖定在她身上,那目光深沉如海,帶著極強的壓迫感,彷彿要穿透她的皮囊,看清她內心的真實想法。他沒有立刻說話,隻是靜靜地看著她。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一秒都如同一個世紀般漫長。林瀟瀟保持著跪姿,手心微微沁出了汗,但臉上依舊維持著恭順平靜的表情,沒有一絲慌亂。
他是在衡量,是在判斷。他會如何看待她這番“彆樣對答”?
是欣賞,還是厭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