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逼我下堂娶貴女?奪回嫁妝我另嫁 > 第271章 誰敢擔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逼我下堂娶貴女?奪回嫁妝我另嫁 第271章 誰敢擔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誰敢擔保?

“楚國公這樣做,那些錢莊背後的勢力會同意?”寇斌小聲道。

“不同意又能怎樣?庸王都不吱聲了,還有誰會再冒頭?”景瑛宇聲音裡帶著些不滿,他所在的景家,跟誠泰錢莊有些牽扯。

不過,寶源錢莊的事情出來後,他父親就說了,不會跟楚國公對著乾。誠泰錢莊每年給景家上供的錢,不足以讓他們去跟楚國公、跟皇帝站在對立麵。

“唉,也不知道楚國公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寇斌又道。

景瑛宇看了他一眼,說:“我父親也說看不清楚國公到底想做什麼。”

寇斌:“乾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吧。”

“也隻能這樣了。”

其實,不僅寇斌和景瑛宇在猜測,薑鈺把錢莊收攏到朝廷手中的目的,上京城很多人都在猜測。

薑鈺自進入朝堂之後,接連乾了兩件大事,已經站穩了腳跟,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她現在這樣做,對自己對楚國公府並沒有多少好處,還會得罪不少人。

而薑鈺自然不會理會彆人的猜測,事情既然開始做了,她要關注的是如何解決困難,如何把事情辦成。

第二日,皇帝就收到了十幾封奏摺,都是彈劾薑鈺與民爭利的。皇帝一本本奏摺看完,把最後一本丟在桌案上,冷哼一聲道:“與民爭利?我看他們是想與朝廷爭利!”

伺候在一邊的趙福全自然不敢接話,過了一會兒就聽皇帝又道:“把這些人和楚國公都叫來。”

“是。”

趙福全應了一聲立馬退出去,吩咐守在外邊的小太監去宣旨意。他感覺到楚國公在下一盤大棋,隻是不知道這盤棋的目的是什麼。而且,目前來看,皇上應該也不知道楚國公這盤棋的目的。

不過現在皇上是這件事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會跟著楚國公的棋走。

薑鈺接到旨意,就從官署去了禦書房。到的時候,已經有幾位官員在了。而皇帝雖然平靜著一張臉,讓人看不清喜怒,但禦書房的壓抑氣氛,顯示了他此刻心情不好。

給皇帝行了禮,她就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又過了一刻來鐘人都來了,皇帝讓趙福全把十來封奏摺,遞給薑鈺,等她看完道:“他們彈劾你與民爭利,楚國公你如何講啊?”

薑鈺把奏摺又遞給趙福全,然後看向坐在自己旁邊的曹禦史說:“曹禦史,何為與民爭利?”

曹禦史因為兒子和蘇月珍、蔣黎輝三人行被捉姦的事情,對薑鈺不滿。當時因為理虧沒辦法發作,忍了很長時間,知道薑鈺要收攏大乾所有錢莊的股份,立馬就寫了奏摺,彈劾她與民爭利。

現在聽到薑鈺的質問,他重重的哼了一聲說:“楚國公要強占大乾所有錢莊的股份,不是與民爭利又是什麼?”

“敢問曹禦史,那些錢莊的股份是歸了我嗎?”薑鈺問。

曹禦史敢寫彈劾的奏摺,自然已經想好了應對方法,就聽他道:“是,那些錢莊的股份沒有歸楚國公,而是歸了朝廷。但是無論是歸了誰,都是在用強權收割百姓的利益。而且從古至今,從沒有哪個朝廷收攏錢莊股份的。”

說完這些,他感覺到了皇帝身上冒出的冷氣。握了握拳頭,曹禦史讓自己鎮定,反正寫彈劾奏摺的又不是自己。他就不相信,這麼多人聯合在一起,還改變不了皇上的決定。

薑鈺看向在座的其他官員,問:“各位大人,你們也是如此想的?”

房間裡一片安靜,過了一會兒光祿大夫柯泰寧道:“本官以為曹禦史說的很對。”

薑鈺嗯了一聲,她知道恒信銀號背後的靠山就是光祿大夫柯泰寧。她的目光又看向其他官員,剩下的幾位官員,雖然也感受到了皇帝的冷氣,但是彈劾的奏摺已經寫了,就不能反悔。幾人也都點頭,表示他們認同曹禦史的看法。

薑鈺點頭,然後道:“凝輝20年,因為旱災和蟲災民不聊生,社會開始動蕩。當時最大的錢莊萬寶錢莊的東家,侵吞儲戶銀子勾結外敵,炫朝短短五年的時間就被滅國了。清河5年,瑞鑫錢莊的東家勾結大將軍李旺發動政變,開始了吳國長達十年的動亂。”

薑鈺目光沉沉的環視在座的官員,接著說:“各位大人都熟讀詩書,從古至今還有多少朝代,因為錢莊不穩帶來朝廷動蕩的,想來大家都清楚。本官想問,在座各位,誰能用自己整個家族為那些錢莊做擔保,他們不會像曆史上那些錢莊的東家一樣,做出擾亂民生,毀國亂政的事情?”

房間裡再次寂靜,死一般的寂靜。雖然他們都沒有反心,但是他們沒辦法用自己的家族,為那些依附於他們的錢莊作擔保。

“各位大人,你們誰可以為那些錢莊做擔保?”薑鈺的聲音再次響起,“你們若是誰為哪家錢莊作保了,本官就啟奏皇上,朝廷不入那家錢莊的股。”

房間裡依然安靜,皇帝看著那幾位官員重重的哼了一聲,然後道:“既然你們不想為那些錢莊作保,朝廷入股錢莊是與民爭利的話,就不要再說了。”

皇帝發話了,他們又沒有反駁的理由,這些官員隻能起身齊聲道:“臣遵旨。”

皇帝目光沉沉的看著他們,“朝廷大事最忌私心過重,你們回去好好反思吧。”

“是。”

幾位大人連忙稱是,看到皇帝不耐煩的朝他們擺手,幾位大人都退出了禦書房。到了外邊,他們目光交彙,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甘。

其實他們應該早想明白的,他們十幾家雖然也代表了一部分勢力,但是他們並不能給皇帝帶來壓力。沒見丞相及那些上京城的老牌權貴,都沒吭一聲嗎?

“這次莽撞了。”光祿大夫歎息了一聲,他不應該聽他們的攛掇站出來。現在皇權穩固,哪是他們這些人可以撼動的?

其他官員都沒有吭聲,但一個個臉上都帶著忐忑。他們就怕以後皇帝和楚國公給他們穿小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