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KPI不是這麼算的 發燒的公主與發燒的邊境
發燒的公主與發燒的邊境
我,太平,最近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這個世界會突然變得好燙!
昨天還能開心地啃磨牙棒,今天渾身就軟綿綿的,像煮過的湯餅。
周圍的聲音變得嗡嗡的,那些熟悉的臉都變得好大,晃來晃去,表情都皺巴巴的。
(太平內心os:難受……要阿孃……)
武媚娘摸著女兒滾燙的額頭,心頭一緊。
這小身子燙得嚇人,哼哼唧唧的,全無往日的活潑。
“怎麼突然就燒起來了?”李治下朝趕來,連朝服都未換,臉上是掩不住的焦急,“太醫怎麼說?”
“說是積食受涼,開了方子,可這都兩個時辰了,熱度半點沒退。”武媚娘抱著女兒輕輕搖晃,眉頭緊鎖,“陛下,您摸摸,這燒得有些不尋常。”
(os:這症狀……怎麼那麼像幼兒急疹?史書上好像提過太平幼年多病,可沒說是這時候啊!)
李治伸手一探,果然觸手滾燙,再看女兒蔫蔫的樣子,心疼得不行:“再傳太醫!把孫真人也請來!”
一時間,行館內人心惶惶,湯藥、溫水、帕子不斷送入寢殿。
就在這忙亂的當口,殿外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狄仁傑刻意壓低卻難掩緊迫的聲音:“陛下,娘娘,劍南道八百裡加急!”
李治心頭猛地一沉,與武媚娘交換了一個眼神。
他快步走出寢殿,在偏廳接過了那封插著羽毛的緊急軍報。
展開隻看了一眼,李治的臉色就沉了下來。
“祿東讚親率五萬大軍,陳兵邊境,聲稱若不大開互市,便要踏平劍南道!”
(os: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武媚娘在內室也隱約聽到了,她看著懷裡燒得小臉通紅的女兒,又聽聽外間丈夫壓抑的怒聲,隻覺得一顆心被撕成了兩半。
“陛下,”她揚聲道,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是戰是和,都需冷靜。但太平這裡……”
李治捏著軍報走回來,臉上是罕見的焦躁:“太平的病要緊,可邊境數萬軍民的身家性命也在頃刻之間!祿東讚此番有備而來,朕必須立刻召集宰相們議事!”
“陛下!”武媚娘打斷他,目光銳利,“您看看太平!她身上發熱,但精神尚可,臣妾懷疑這可能是‘幼兒急疹’,熱退疹出便好。此刻若陛下方寸大亂,纔是真正中了吐蕃人的下懷!”
(os:穩住,李薇!你能同時搞定老闆和甲方的連環奪命call,就能搞定這事!)
她深吸一口氣,語速快而清晰:“請陛下即刻召宰相們至偏廳議事。邊關軍務,自有程務挺等將軍頂著,祿東讚再厲害,一時半會兒也打不進來。但若朝廷先亂了陣腳,纔是大忌!”
她說著,將已經喂過藥、稍微安穩些的太平小心放入搖車,轉身走到李治麵前,握住他因緊握軍報而指節發白的手:“陛下,您是太平的父親,更是大唐的天子。現在,我們分頭行事——您去穩住朝堂江山,臣妾在這裡穩住太平。我們,都不能亂。”
李治看著妻子鎮定而堅定的眼神,那裡麵有關切,更有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狂躁的心緒奇跡般地平複了些許,反手用力握了握她的手:“好!朕去前朝。太平……和這裡,就交給皇後了。”
(os:老婆說得對,越忙越不能亂!)
李治轉身大步離去,背影恢複了帝王的沉穩。
武媚娘送走丈夫,立刻回轉內室,一邊指揮宮人用溫水繼續為太平擦拭物理降溫,一邊對心腹侍女吩咐:“去,告訴狄仁傑,讓他把吐蕃近年所有動向,尤其是與祿東讚不和的部落情報,立刻整理出來,一個時辰後我要看!”
(os:祿東讚你想趁火打劫?看誰熬得過誰!)
——
【小劇場:公主殿下的“退燒妙計”】
1
太平在迷迷糊糊中,覺得阿孃的手涼涼的好舒服,於是拚命把腦袋往她手心蹭。
(os:阿孃的手是世界上最棒的降溫貼!)
2
二皇子賢聽說妹妹發燒,連夜送來他發明的“自動扇風木偶”,結果風力太強,直接把太平的劉海吹成了衝天辮,差點加重病情。
3
太子弘堅持要在妹妹房外背誦《詩經》,認為“雅音可驅病邪”,被武媚娘以“太平需要安靜”為由委婉請走。
4
狄仁傑在偏廳參與議政時,袖子裡還揣著半塊太平最愛吃的奶糕,準備等公主退燒了進獻。
5
而我們的太平公主,在昏睡中砸吧著嘴,夢見了會飛的磨牙棒和巨大的撥浪鼓湖泊。
(os:燒糊塗了好像……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