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劍魂 第89章 俠侶傳千古]
一、江湖話俠
暮秋的「聽風鎮」落葉鋪滿青石板路,鎮口的「悅來茶館」裡人聲鼎沸。說書人一拍醒木,驚堂木上刻著的「俠」字被摸得發亮:「各位客官,且聽我講那青雲雙俠——李雲歌與蘇婉清的妙事!話說當年黑沙鎮決戰,李大俠以鎮山令化出金龍,蘇女俠用冰魄劍織就銀網,二人聯手破了血煞大陣……」
茶客們紛紛拍案叫絕,有個穿粗布衫的貨郎舉起酒葫蘆:「我爹曾在扶風鎮見過蘇女俠,說她遞藥時袖口還沾著血煞的黑漬,卻笑得比杏花還甜!」角落裡的老乞丐敲著破碗附和:「雷橫鏢頭的九節鞭能著火,還是李大俠用龍吟劍給淬的火呢!」
正熱鬨時,窗外掠過兩道輕影。茶客們爭相探頭,隻見一男一女踏過落葉,男子腰懸青劍,女子袖藏白綾,正是李雲歌與蘇婉清。說書人慌忙起身作揖:「原來是二位大俠駕臨!」李雲歌笑著擺手:「先生莫折煞我等,不過江湖過客罷了。」蘇婉清則從袖中取出錠碎銀,放在說書人案頭:「先生講得精彩,權當茶水錢。」
二、俠侶行蹤
二人行至鎮外竹林,李雲歌忽然駐足,龍吟劍出鞘半寸:「有殺氣。」話音未落,林中躍出三名蒙麵人,手中鬼頭刀刻著殘缺的血煞圖騰——竟是漏網的餘黨。蘇婉清玉指輕彈,三枚冰魄針射入刀柄,刀刃瞬間結霜碎裂。
「血煞已除,爾等何苦執迷不悟?」李雲歌收劍入鞘,腕間淡紅胎記隱隱發亮。為首的蒙麵人慘笑:「我等家人尚在西夏被要挾……」蘇婉清聞言,從懷中取出枚用洗髓泉水浸過的平安結:「持此結去丐幫分舵,鐵算盤會送你們歸家。」三人跪地叩首,接過平安結消失在林中。
「你總是心軟。」李雲歌替她拂去肩頭落葉。蘇婉清望著天邊歸雁:「血煞之亂後,江湖仍有流離人。」她腰間掛著的藍絲平安結隨風輕晃,那是用杏花鎮紅柳枝編的,已陪他們走過三載江湖路。
三、新篇初現
行至「落霞渡」時,渡口聚著不少江湖人,皆望著河心的畫舫指指點點。畫舫上掛著麵杏黃旗,旗上繡著朵含苞待放的蓮花——正是新興門派「蓮花塢」的標記。船頭立著位青衫少年,手中摺扇輕搖:「在下花無缺,敢問哪位見過『千麵毒醫』蒼梧子?」
李雲歌與蘇婉清對視一眼,這少年雖麵帶笑意,眼底卻藏著憂慮。忽聽岸上有人驚呼:「看!是蓮花塢的少主人!聽說他師父被西域邪派擄走了!」花無缺摺扇一頓,扇骨上的玉墜滑落,正是阿七常用的定窯白瓷所製。
「閣下尋蒼梧子前輩何事?」蘇婉清上前一步。花無缺見她腰間短劍,瞳孔微縮:「家師失蹤前留下信箋,說唯有青雲宗的『三清訣』能破西域『噬魂蠱』。」他展開的信箋上,果然有蒼梧子特有的草藥畫押。
四、千古流芳
暮色漸濃,畫舫內點起羊角宮燈。李雲歌看著信箋上的蠱蟲圖譜,龍吟劍在案上劃出微光:「此蠱需用萬佛窟的洗髓泉與三清訣同施。」蘇婉清則取出從溶洞帶回的古籍:「書上說,西域邪派曾與血煞餘黨有染。」
花無缺跪地叩首:「若得二位相助,蓮花塢願世代為青雲宗馬前卒!」李雲歌扶起他,見他袖口繡著半朵蓮花,與阿七藥簍上的花紋如出一轍。雷橫的聲音突然從艙外傳來:「好小子!竟敢背著老子跑這麼遠!」隻見北鬥鏢局的鏢旗破浪而來,雷橫站在船頭,九節鞭纏著捆西域毛毯。
「鐵算盤讓我送『通關文牒』來。」雷橫躍進畫舫,粗布靴底沾著西夏的紅沙,「阿七那小子在藥王穀種出了『忘憂草』,說能解噬魂蠱的引子。」話音未落,天空飛來隻信鴿,腳環上刻著武當山的雲紋——李明軒的信到了,言及西域出現神秘祭壇,與當年血煞祭壇形製相同。
五、傳說永續
月升時分,李雲歌與蘇婉清立於船頭。河風吹動蘇婉清的發帶,那發帶是用望仙鎮的蠶絲所織,曆經三載仍光潔如新。「你看,」李雲歌指著岸上,有孩童正用樹枝在沙地上畫著龍形與劍影,「我們的故事,已變成他們的江湖。」
蘇婉清從袖中取出個木盒,裡麵是用鎮山令餘料磨製的玉佩,正反刻著「雲」與「清」。她將玉佩掛在花無缺頸間:「此玉能定心神,助你習練三清訣。」少年指尖觸到玉佩,竟感到一股暖流湧入經脈——正是當年淨化血煞的浩然之氣。
遠處傳來丐幫的銅鑼聲,鐵算盤的算盤珠響與阿七的采藥小調交織在一起。李雲歌握緊蘇婉清的手,觸到她掌心那道因練劍而生的薄繭。他們曾在鎖龍淵畔並肩抗煞,在黑風堡中力挽狂瀾,如今又將踏上西域征途,而江湖關於「青雲雙俠」的傳說,正隨著汴河的流水,流向更遙遠的地方。
六、千古俠侶
數年後,汴京的「大相國寺」前立起塊功德碑,碑上刻著李雲歌與蘇婉清的事跡:「……二人以三清訣淨化血煞,複萬佛窟為聖地,救蒼梧子於西域,平蓮花塢之禍……」碑旁常有說書人擺攤,講起那對俠侶時,總會舉起個青竹燈籠——正是青雲宗的舊物,燈影裡彷彿還能看見當年那對並肩而行的身影。
而在江湖深處的某個小鎮,有少年指著天上的流星許願:「我也要像李大俠那樣,仗劍走天涯!」旁邊的少女則偷偷係上自製的平安結,幻想能如蘇女俠般,既有妙手回春之術,亦有俠骨柔情之心。
夕陽下,李雲歌與蘇婉清的身影出現在茶馬古道上。他腰間的龍吟劍已傳給花無缺,她袖中的冰魄針則教給了阿七的弟子。二人相視一笑,無需言語,便已明瞭彼此心意——江湖路遠,俠侶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