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資反淌Jmll駁棟 146
美人計,鄉試,民族問題
程朝也明白了,三皇子是不可能放過他們的,既如此,就莫怪他狠心了。
所謂美人計、美人計,從不是將美人送到床上,而是攻心。
鄭觀音她怨恨三皇子,她原本認為她進了三皇子府裡做側妃是聖上的旨意,沒成想是三皇子貪戀她美貌、向聖上討過來的,聖上壓根兒沒準備將她賜婚給彆人,因為她扮過觀音,聖上的意思就是放她回去、讓她繼續扮觀音、自行婚配。
一個渴望自由、宮外世界的人,又怎能不怨恨呢?
正巧程朝在宮中做伴讀的時候,和鄭觀音打過照麵,鄭觀音塞給了他一張紙條。
程朝一直都沒看,今日才翻開,上麵寫著:共敵王宗,我要自由,你要家族。
王宗,合起來就是一個琮字。
三皇子這樣三心二意的人,也會專寵鄭觀音。
*
夏日宴林夫人自己都膽戰心驚的,自然也沒能給程朝選好妻子,這件事隻能告一段落。
時間飛逝,國子學六月放假,七月他就要回了祖籍,準備八月的秋闈,也就是鄉試,小詩和杜蘭淑也要成親了,為了程朝,特地推遲了幾月,等他鄉試回來再舉辦婚宴。
臨行前,他去趙府看了趙先生和楊師母。
趙先生給他準備了一大摞的試卷和自己整理的題目,沉著臉道:“這些一月內都做完。”
程朝失笑,他國子學學業繁忙,已經十幾日未來趙府了,趙先生就要“報複”他。
“好好,學生保證完成。”
楊師母又給他端了許多糕點來,言笑晏晏,“下次見麵,又要是九月了。”
幾人也沒說什麼,程朝就急匆匆地走了。
楊師母注視著他的背影和趙先生感歎,“孩子大了,天空更廣闊了。”
趙先生默默點頭。
*
回了應天府,程朝也沒顧上調查程期和處理家族事務的事兒,他閉門讀書。
直到鄉試前一天纔出來。
鄉試分為三場,一場考一天,倒是不必在考場裡睡覺,一場考完歇一天。
程朝裝備齊全,他們三個考科舉的,上次院試萬希老母去世沒參加,現在這次丁成玉又不能來了。
程朝還是最後一天才知道的。
他挑眉,“估計又是他爹那個小妾還有那個弟弟生的事端!”
奉信嘻嘻笑著,“是呢!”
事到臨頭,程朝也隻能等考完再去拜訪。
這次鄉試,他孤身一人,通過層層檢查,才進入了考場。
這次環境不錯,等發了卷子,程朝先看了雜文和策論。
好家夥!
他哀歎,府試是朋黨,院試是君臣,鄉試更是重頭戲。
來了個民族問題!
和邊境息息相關,燕朝西邊民族叫西羌,此題就是問:對待西羌以柔還是用武。
真是時政。
《道德經》中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要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從細微處入手。
程朝思考,按照他來說,自然要讓邊疆百姓不受乾擾的,剛柔並濟,可以施加武力讓西羌忌憚,也可以派人說服西羌首領。
總之,如果不用一兵一卒那自然好,若不行,燕朝也不怕。
那怎麼從細微處入手呢?
不從國家全域性裡分析,而是從小人物中提取資訊。
據程朝所知,邊疆各種民族雜居,勢必就會通婚,生下所謂的“混血兒”,那些孩子往往不受重視,被父母視為恥辱,被鄉人視作怪物,即使父母疼愛、能安穩長大,他們最多也就是當雜役、乾個苦活。
燕朝百姓雖然善良,但是邊疆的百姓們日日看見侵犯自己領土、搶劫自己的西羌人也會憤怒,更何況這些“混血兒”了,那更不受待見。
西羌人就更加厭惡這些“混血兒”了,他們崇尚武力,性子直爽豪邁,身材高大,同樣,也重視血脈,“混血兒”在他們看來是不純種的,更何況還流著外族人的血。
這些“混血兒”,是燕朝、西羌的下等人。
加上邊疆戰事紛起,大人逃命都難,更何況孩子?大約一部分孩子生下來就要溺死的,不論男孩女孩。
(明天更就16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