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汴京手作娘 > 第八十五章 元宵節前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汴京手作娘 第八十五章 元宵節前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薛珠珠神色微楞,也不害羞了,主動將手往這人手上塞,側過頭用著幾乎聽不見的聲音道:“那給你牽。”

聽著二人柔情蜜語的話,奚春一邊吃白肉,一邊露出曖昧的笑意,這近距離磕cp的感覺就是好啊。

若是從前大姐夫見誰都是一副死了親爹的模樣,連個多餘的眼神都沒有,那現在就是鮮衣怒馬少年郎。那個時候衝自己笑,奚春定覺毛骨悚然,也沒少聽舅母和舅舅抱怨,說他又臭又硬似石塊,可談上戀愛了,人都活過來了,現在笑起來還挺和藹。

不得不說這成年有官職的男人就是會做事,明明是專程來看未婚妻的,可兩個妹妹的東西也沒忘記。奚春小心開啟紫檀木花紋首飾盒,就見裡頭是玩樂逗趣的小簪子,下麵還綴著兩個玉石小兔子,更不用提送來的典籍書本,上好紙張,總之是要什麼有什麼。

她稍一思軸,還沒成婚就能收到禮,比四姐夫好上不止一星半點啊。

莊子裡的日子過的不快不慢,但要走時,奚春還是叫人收拾出來好幾箱籠的東西。有她親自織的布,采到的甘露子還有飛廉根,還有各種學習筆記,就連編的竹蜻蜓都帶走了。

回來後就是立春了,聽賴嬤嬤說每到這個時候,府衙就會把一頭泥紙捏的春牛送進皇宮裡,以供應宮中舉行鞭春儀式。立春當天,不止皇宮,開封府也會舉行,汴京街上到處都是兜售的小春牛,大部分人都都會買,以圖個好彩頭,保佑今年美滿豐收,吃的滿嘴流油。

奚春也不例外,二舅舅將官家賜的金銀幡勝送給自己了,她特意要嬤嬤插在自己的發髻上,在府上炫耀一遭纔回院子。

雪梅笑著進來,可看到姑娘那一刻瞬間變的眼淚汪汪起來,抽了抽鼻子,淒婉道:“姑娘瘦了好多,比從前窈窕不少。”

奚春勾著手去逗她的下巴,不解詢問:“窈窕還不好嗎?這可是形容美女的詞。”

雪梅瞪著眼:“好,可您終究是遭罪了,這眼下的烏青到現在都沒消,定是勞累過度。”

她想起那一堆破事,白眼一翻:“都怨我自己,爛好心,下次可不能管這些事了,氣的我乳腺癌生長概率都變高了。”

雪梅懵懵的往嘴裡塞了一塊果脯,抽抽鼻子,疑惑詢問:“姑娘,乳腺癌又是什麼。”

奚春雙手搭在她肩上,一臉認真:“很不好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少生氣,讓自己活的久一些,如此纔算好。”

雪梅聽的半懂半不懂,隻想趕緊拉著姑娘和她說自己的成果,她外出的這一月,自己可是將滿身的本領都教給小丫鬟了,又是折線劈線,又是各類針法,總之能教的都教了,她一定要姑娘給自己多加幾月的月例。

奚春含笑撚起一杯茶吃,半邊身子仰靠在炕幾上,這方雪梅坐的靠下,眉飛色舞的講述,她不停的點頭稱好。

最後從首飾匣子裡拿了好幾樣出來哄她,嘴上親親熱熱道:“辛苦了,錢的事都好說,難為你如此為我著想,上來我替你捏捏肩膀。”

雪梅哼了一聲,雙眼得意上挑,毫不客氣的坐上來,嘴中還錚錚有詞的指揮:“這邊....姑娘下麵一點......這裡可疼死我了。”

..............

立春已過,汴京百姓都要開始準備元宵節了,其實從臘月的冬至起,開封府就在皇宮前搭山棚,山棚立對宣德門,據說那日官家還會攜皇後娘娘一同出宮遊玩,與民同樂。

那一日大相國寺也會開放,是少有的一月開六次,為了這次元宵盛會,奚春可謂是大費功夫,千方百計想著做些新奇東西,好讓這大把大把的銀子往自己兜裡進。上次做的掐絲琺琅燈,還有刺繡繃燈,據說很受左尚書的夫人喜愛,最後還多給了些錢。

於是雪梅和奚滿糧一合計,又去木材鋪子訂了一批,如何做的姑娘早教過自己了。親自去繡房挑幾塊上好的繡品,不出半月,綾香齋牆上就安了一盞,好多進來的人喜歡到不行,端詳許久都不願離去。

路掌櫃和於娘子很是上道,收下定金,就約好一月後的交貨日期。為此,綾香齋如今可用日進鬥金來形容。

奚春得知後簡直大為感動,鋪子裡總算不用靠自己做東西了,天知曉她隻想做出一件又一件精美的手作,而不是當一個機器,複刻出來,她樂的當甩手掌櫃。

女孩坐在書房裡,地上全是攤開的書籍,一旁的白紙上寫了不少新奇東西,但大都是一些墨水黑點,可如何也想不到最好的,她腦袋都扣爛了:“要做沒見過的纔有意思啊。”

想了許久也想不出來,奚春索性出門去尋找靈感,順便看看大丫二丫的汴京生活過的如何。

坐上馬車,掀開簾子一瞧,就見禦街兩側的長廊下是五花八門的表演,吹糖人,噴火球,歌曲舞樂,表演各種雜耍,總之是要多熱鬨,有多熱鬨。

原本神色殃殃的她,也被這番喜悅感染了,索性中途和雪梅下馬車,隨便找了個小攤子坐著吃飯。

雪梅頗有幾分嫌棄的將油膩膩的桌麵擦乾淨,又給姑娘擦擦凳子,怨道:“姑娘,你不是說人多不能出來,現在柺子最多了。”

奚春忍俊不禁:“傻姑娘,你瞧我帶了多少人。”

雪梅就見賴嬤嬤和兩個壯實婆子也坐下了,還小心將姑娘護在中間,避免被行人衝撞,這確實不用害怕柺子。

街道往來熱鬨,奚春瞧著眼熱,感慨道:“這還沒到元宵節那天便如此熱鬨,也不知真到了又該是如何盛大的景象。”

賴嬤嬤見姑娘眼中憧憬,又想起女孩出生鄉野,細細的給她形容:“那日,家家戶戶都在房門屋簷上點一排一排的蠟燭,一晚上都不帶熄的。河邊放的花燈一盞接一盞,上遊的人放了,下遊投機取巧的攤販又給收起來,簡單擦拭一番還能再得一份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