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手作娘 第一百五十章 花開並蒂
奚春無辜的看著他,挪動嘴唇半響之後才道:“阿恙,你彆給自己太多壓力,考不上也沒關係,你同我一起開商鋪不就行了。”豪情壯誌的同他描繪藍圖:“我爹如今已打通海運生意,日後我定要將奚家鋪子開遍全天下。”
辛無恙醞釀半天的真情瞬間破功,哀怨的盯著女孩,他很想同其耳鬢廝磨一番。卻隻能挨個同兄弟姊妹告彆一番,辛無恙和薛垚帶著全家人的殷切的眼神步入考場,後麵跟著的小廝提著一個極大的書箱,裡頭裝的是這幾天所需衣物和考試用品。
古代的科舉可是體力活,考生連續三天吃喝拉撒都在一間不足兩平方的號房裡,考試期間不能離開考場,更不能離開號房,還要忍受恭桶襲來的汙濁臭氣,怕不是熏的眼睛都紅了,其中的辛酸滋味隻有自己知道,一場府試考下來,定被折磨的脫了一層皮。
考試前兩天,雲秀娘院子裡的香火就沒斷過,縷縷白煙順著四方天井往上攀爬,第一次被下人誤以為走水了,眾人端著水桶,火急火燎的趕到,就見三娘子跪在正廳中,牆上擺滿各路大羅神仙,雙手合十,嘀嘀咕咕的祈禱,屋子裡全是香燭煙霧,也不知她怎麼受得了。
鬨了這一場笑話之後,薛府上下已然習慣。
最後一場考試的下午,貢院門口烏泱泱的圍了一片,大家皆翹頸以盼,貢院裡頭是鬼哭狼嚎的叫聲,大門一開,各家小廝軟轎都準備好了,挨個將自家郎君抬出來。離的遠的學子則早就雇好了一個常乾體力活的腳夫,付上一吊錢,將自己送去租住的小院。再給洗衣服的婆子幾吊錢,管幾天吃食人就活泛了。
薛炎和辛無恙自然不能例外,二人臉白嘴唇青,鬍子拉碴十分頹廢,眼下還有一片明顯的烏青,瞧著真是被吸乾了,被下人抬出來時,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雙腿更是異常的腫。
若不是他們出不去,奚春一準懷疑這二人進了盤絲洞。
二人的慘狀早被十分有經驗的薛煜和辛父料到,在人還未回來之際,就早早吩咐廚房小廝備好熱湯熱浴,換上太陽曬過好幾天的被褥,室內點上安神香,沐浴之後,痛痛快快的睡上幾天便無妨了。
考完之後,最叫人關心的莫過於答卷分數,院試放榜通常在考試結束後的一個旬日,也就是十日。這期間的氣氛可謂焦灼萬分,抓心撓肝般難受,又是期盼有是害怕。為此,薛老太太特意和雲秀娘去相國寺捐了一筆香油錢,保佑薛垚哥哥榜上有名。
薛家第三代能不能出一個讀書人,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
四月十五,天晴日明,是個放榜的好日子,一大早貢院門口車馬人流簇擁,堵的一步也挪不開,二樓茶舍的月台更圍了不少看熱鬨之人,所有人不約而同朝最中間那塊刷成大紅漆的木板看去,上頭空空如也,顯然還未張貼榜單。
“貼佈告了,貼佈告了。”不知誰指著遠處角門大聲叫嚷起來,眾人忙伸長腦袋探頭去瞧,就見幾個打扮利索穿著統一藍色長衫的貢院學子手持一卷佈告出來,猶如天神降臨,周遭行人硬生生為其讓出一條道路。
幾人快速刷上漿糊,貼上佈告,打眼一瞧,最顯眼的莫過於佈告最上方用硃砂寫下的案首名字,奚春定睛一凝,謝不知大名赫然在首。
人群中不少好事之人議論紛紛,皆豎起大拇指讚歎:“不愧是謝太師的後輩,書香門第出來的差不到哪兒去。”許是知曉謝不知的實力,謝家除了派幾位跑腿小廝前來檢視結果,其餘一個人都沒來,比起薛家大張旗鼓的架勢低調了不止一個度。
奚春神色如常的移開,蹙眉認真在佈告上搜尋二人的名字,一路從上到下,立即鎖定在第五排正中央的辛無恙,呼吸急促,耐心將籍貫父親族內一一核對一遍,她激動的跳起來直叫喚:“考上了,考上了,阿恙你考上了。”
才趕來的辛無恙正巧聽到女孩的報喜歡呼聲,硬生生擠進最裡麵,眼神迫切的在寫著自己名字的上方看了好幾遍,這才低聲附和:“是考上了,就是名次略低,和案首中間隔著幾十個名字。”
雖說院試不公佈具體名次,隻有案首或附學生員的叫法,但從上到下如何寫名字總的有個順序,又沒有現代的首字母排序,於是乎也悄悄流傳出名字按照成績等級寫的,越靠近案首,答的就越好。
可辛無恙和謝不知之間猶如劃開一道銀河,他神色沮喪,雙手重重握緊拳頭,心中說不出的酸澀,他比不過謝不知,阿春會不會嫌棄自己沒用。
奚春可不知他那些彎彎繞繞,拍著雙手喝彩:“三哥哥也中了,三哥哥也考中了,大姐姐四姐姐快看,最後麵一個就是三哥哥的名字。”
薛珠珠和薛女女的視線急忙從佈告上方轉移到最下麵,上麵赫然在列薛垚二字,其父薛煜也在名字下方標注好了,頓時笑的合不攏嘴,三個小姑娘歡天喜地的抱在一團慶祝。
昨晚來之前,三人私下商量了一通,害怕出現名落孫山的情況,打定主意不激動,說聲乾巴巴的恭喜就好,奈何直接行了個花開並蒂。
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上榜之人也有落榜之人,周遭人的心情和反應大相徑庭,有人年輕正盛一舉考中,高興的忘乎所以,揮著長衫不停的上躥下跳。有人垂垂老矣屢試不中,散儘家財才籌來的考試路程費瞬間化成灰,捶胸頓足的痛苦哀嚎,撕心裂肺的抱怨老天不公。
可除開這些考試的學子,其中還混著不少榜下捉婿的大人員外,幾人一瞧辛無恙薛垚如此年輕,又生的一副風度翩翩儀表堂堂的模樣,自然打起做女婿的主意來。
看著二人的眼睛都發光了,七嘴八舌的搭話:“兩位小郎君芳齡幾何,可曾婚配,鄙人之女美若天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另一人急切的叫嚷:“哎哎哎,我姑娘好,一分聘禮不收,倒貼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