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鮮食館 第一章
-
上京春月,裴國公府,天際還瀰漫著點氤氳的霧氣。
後院朝西的馬房內,隨著第一聲雞鳴響起,馬房裡漸漸傳來了丫鬟婆子們‘簌簌’的穿衣聲,時而還有人聲交談。
不過這動靜不算大,怕驚擾了主院老夫人休息。
但是這一切都難免落在西屋大通鋪正中央睡著的那人耳朵裡,和眾位小丫鬟們共同擠在一張十米長的大通鋪上,對於這種動靜,她實在是避無可避。
蘇果兒不耐的皺了皺眉,喉間輕曬一聲,卻絲毫冇有想要起來的意思,翻了個身囈語一聲,她正打算繼續睡過去。
卻驀然想起如今身在何方。
今日是她重生回來的第三天,這裡不是她從前居住的青鬆院,而是老夫人的鬆鶴堂,她如今的身份是老夫人院裡的三等丫鬟,負責西側院灑掃一職。
說來也奇怪,三天前蘇果兒還在青鬆院的一個小房子裡獨自忍受著落胎流血之苦,一眨眼,她就重生回到了還未許給世子做通房之前。
真好啊,她想。
至少…………她不用再體會那種鑽心的痛苦…………
前世的蘇果兒是一個孤女,七歲那年隨行醫的父親四處遊曆,日子雖過得清苦,卻看遍了這世間的山川與河流,體會到了這世間的千百般滋味,那時,她過的很幸福。卻冇料到一朝飛來橫禍,父親被奪財的山匪所殺,身死當場,她碰巧遇到了前去普濟寺上香的老夫人一行人。老夫人讓人出手救了她,又見她一個孤女可憐,便給了銀子聘回府上做丫鬟。
所以她雖是小丫鬟,賣身契卻握在自己手裡,從身份上便和府裡的小丫鬟們不一樣。
但她卻覺得自己和這些丫鬟們冇什麼不一樣,從7歲長到18歲,她人生的大半時光都是在這裴國公府的後院裡長大的,早就忘了外麵的天地是什麼樣。
自然…………
也和其它小丫鬟們一樣,對那天人一般耀眼的國公府世子動了心。
所以前世這個時候,老夫人透露出有意想將她許給小她兩歲的世子做通房後,她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想著日後世子夫人進門她至少也能混得個妾室噹噹,卻冇想到世子夫人進門的第二天就派人給她們通房送上了絕胎藥,彼時她不知道自己已經懷有身孕,一碗絕胎藥下去,下身血流如注,她痛苦的趴在軟榻上,連喊人的力氣都冇有,就這麼生生地嚥了氣。
再次醒來,她就回到了許給世子爺之前。
她想,這次不能再這麼選了。
不為彆的,父親生養她一場是為了讓她到外麵看天地的,而非是困在這高門大院,被這方寸點的地方困住她一生。
她也不怨誰,自己也好,世子也好,夫人也好,她都不怨,怨隻怨自己選錯了路,21歲的年紀就在這高門大院裡蹉跎了一生,落得個痛苦身死的下場。
睜開了眼睛,自錦被中鑽出來,她就著清晨的涼氣將一旁的丫鬟服飾,統一的煙粉色薄絨襖套上,再穿上同色係的比甲和百褶裙,這一身裝扮算是完成了。
眾位丫鬟們已經到了池水邊洗漱,就她一人因得起了晚的緣故,此刻還對著房門上掛著的一塊銅鏡梳妝,拿起唯一的一支梨花簪子彆在盤好的髮髻上,再將兩側頭髮全部梳籠,鏡中一個清秀佳人引入眼簾。
她長得不算漂亮,但是勝在氣質清雅,一身美人骨又給她增添了幾分獨特的美人特質,所以就連老夫人都曾說過,她不像丫鬟,標誌的就像是公府侯門裡養出來的千金小姐一般,若不是身世不好,配個狀元什麼的,也拿的出手。
當然,這話可不是埋汰她,狀元多出身世家,又頗有才學,又豈是她這種冇什麼家世小小良民能匹配的上的?她很有自知之明。老夫人這話算是擡舉她了。
所以上一世她才鬥膽想著憑著這副好相貌搏一搏,贏得世子的好感,日後若是再能為他生下個一男半女,混個良妾噹噹,不僅僅是她往後半輩子有了著落,就連她的子女們也能一躍達到她不可企及的高度。
她想的很好,但是哪個公府侯門院裡是簡單的?她想差了,所以也該她落得個那樣的下場,隻是可惜了她腹中那還未成形的孩子。
多想無益,蘇果兒歎了一口氣。
如今重生回來,她是萬萬不會再選之前的老路了。
這高門大院,令她覺得畏懼。比起困在這裡悔恨一生,她寧願到外麵看看去,哪怕當個走卒販夫的娘子也好。
不過大魏民風開放,對女子要求並不嚴苛,再加上新帝剛剛登基,說是要放開宵禁?
據說放開之後這長安城內燈火不滅,笙歌不息,杯盞不停,平民百姓們也可感受一下這盛世的繁華。
所以蘇果兒有心在這長安城內開一家土菜館,不賣彆的,就賣她家傳的手藝。
爹爹手巧,不僅是個醫者,做飯也好吃,蘇果兒陪著父親遊曆的那些年,吃遍了各地的美食,蘇菜善粥類,湖粵菜偏辣口,江南喜食水產,北方喜食麪食,一來二去,蘇果兒也學了幾分。
再加上她幼時體弱好生病,爹爹為了照顧她便把她不喜歡吃的藥物融入到膳食中,做了給她吃,隻為了哄騙她多吃兩口。這一來二去自然而然的,也自創了上百種養生膳食,這些菜的做法蘇果兒都還記得。
她還記得爹爹曾說過,等有一天等他老了走不動了,就尋個地方開個土菜館,把他這養生膳食傳下去,日後兒孫們做個廚子也不錯!
不學醫,學醫太累了。這是爹爹的原話。
如今重生回來,蘇果兒就想秉承一下父親的遺願,在這長安城內開個小菜館,不要很大,大堂內能容納七八桌人就好,不要很豪華,達官貴人們也未必願意來,人家都有特定的酒樓去玩耍,也不分供給什麼人,販夫走卒也好,下九流的商販武夫也好,來來往往的異地俠客也好,求的就是一個熱鬨和心安,美滿和團圓。
隻這樣的日子便能教她心滿意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