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戶女 第40章 福緣齋
隻是汴京人多喜西瓜子,葵花籽吃的不多,這讓她心裡漸漸有了底氣,比起西瓜子,葵花籽明明更好剝皮,也更酥脆可口。
如今街上已經有專門賣細果炒貨的鋪子,裡頭琳琅滿目的,不僅有各種果脯,糕點,還有鮮果瓜子類的,多半是做了許久的老鋪子,不僅積累了一定的客源,還打出了名聲,像汴河大道上就有一家,喚作福緣齋的,聽聞是百年老店了,光是鋪麵就占了三間,裡頭各種糕點零嘴兒多不勝數,每日賓客盈門,生意紅火的很。
曼娘煮雞蛋準備消腫的同時,心裡盤算著眼下的市場。
隻是待雞蛋滾到眼睛上才反應過來,她怎麼知道福緣齋的?!
敢情又是金手指作祟。
此時想來這金手指也不算太雞肋,至少還能提供些有用的資訊。
那待會兒不如先去福緣齋看一看。
拿定了主意,姐妹二人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待眼睛消腫了些,看起來不那麼狼狽了,兩人纔去換了衣裳,聽到動靜的元寶也哼哼唧唧的起了身。
三人收拾妥當,鎖了門,直奔汴河大道而去,至於早食,還是在街上解決吧。
在食攤上解決了早食,一人一個肉饅頭,一碗漿水,吃飽喝足,曼娘領著姐弟兩個往福緣齋奔去。
「姐,咱們這是要買點心嗎?!」
慧娘見自家大姐直奔點心鋪而去,還是汴京最好的點心鋪,心裡忍不住打鼓,如今她們沒有營生,全靠房租過日子,如何敢大手大腳的。
這福緣齋的點心她哪怕沒吃過,也聽說過,每到中秋佳節,這裡就會排起長龍,聽聞這裡的月餅皮薄餡兒足,甜而不膩,若是走親訪友能提上一盒,那可是極有麵子的事兒。
先前巷子裡的苗嬸子,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回來提了一盒,足足在巷子裡炫耀了月餘,光是聽她描述那月餅的香甜都讓她忍不住咽口水,自家日子雖然過的還不錯,但也隻是能吃飽喝足,像點心這種金貴物,卻是不常吃的。
更彆說是百年老店福緣齋的點心了。
先前爹在時她都沒吃過,如今爹不在了,家境一落千丈,連房子都租出去了,更不敢想了。
慧娘見曼娘直奔人來人往的鋪子而去,下意識的拉住了她。
「就是去看看,大姐心裡盤算了一門生意,想去看看旁人是怎麼做的,借鑒借鑒。」
曼娘有些心虛,借鑒是真的,想買些瓜子嘗嘗也是真的,但見妹妹一臉不讚同的,生恐她犯了倔不進去,隻能先哄了她進門再說。
一聽不買,慧娘心裡鬆了鬆。
「什麼生意,大姐連飯食都不會做,還會做點心不成?!」
慧娘一臉質疑,先前爹孃還在時,做飯洗衣這種事多半被娘包攬了,大姐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做繡活,從布莊拿了繡樣,天繡個帕子,賣個十來文,能買兩斤米呢。
是以大姐從未下過灶房,先前她同黃嬸娘說要學著養家餬口時,她還以為是繼續做繡活呢。
慧娘一臉不解。
「點心是不會,大姐想做些零嘴兒賣,這大半年在二房手底下過活,整日做粗活,大姐這手隻怕都捏不了針了,一時半會兒也做不了繡活兒,但就這麼坐吃山空的,我心裡沒底兒,那日去州橋夜市,看有不少賣零嘴兒的,就萌生了些想法,如今咱們也沒什麼事,不如試著做一做,成了最好,若是不成,就自己吃,反正也不浪費。」
曼娘解釋道,她雖然繼承了原身的記憶,但她本身是個粗枝大葉的,讓她坐著繡花,還不如殺了她,見妹妹不理解,忙扯了個藉口搪塞道。
不料此話一出,惹的慧娘差點落下淚來,一臉心疼的拉了她的手摩挲。
慧娘見大姐原本纖細白嫩的手生了繭,摸上去粗糲的很,頓時心酸不已,默默的掉了眼淚。
「大姐,二姐不要擔心,我好好吃飯快快長大,待我長大了就去做工養活你們。」
元寶原本見大姐拉了她們要去點心鋪,心裡高興的很,不料此時聽了兩個姐姐的話,心裡也跟著難受的緊,忙拍著小胸脯衝二人保證道。
「噗~等你長大隻怕我同大姐都老了,都……」
慧娘本想說都嫁人了,但一想到自己隻是個小姑娘,哪有張口閉口說嫁人的,隻能緊急閉了口,羞紅了臉。
「都怎麼了?!二姐你說呀?」
元寶一臉好奇,二姐怎麼說話說一半,怪吊人胃口的。
曼娘在一旁幸災樂禍:「對啊,你說啊!」
「大姐~~~」
慧娘看見曼娘促狹的神色,越發扭捏起來,一時間姐弟幾個嘻嘻哈哈的,昨日縈繞在心頭的低沉一鬨而散。
說笑完,繼續往福緣齋去,見妹妹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曼娘心裡不由鬆了鬆。
想到妹妹說的嫁人,心裡頓了頓,前世民風開放,婚戀自由,自己作為大齡剩女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到了這異世,還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估計更找不到合適的。
婚嫁一事對於她來說,並不是人生必須要做的,她如今的想法就是努力把家撐起來,實現經濟自由,再遠些就送弟弟上學堂,給慧娘找個好夫婿,僅此而已。
曼娘輕笑一聲,果然人一旦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汴京城,我來了!
一時間曼娘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她緊緊拉著慧娘同元寶的手,忍不住感激穿越而來時身旁有她們相伴。
情緒激蕩間幾人到了福緣齋,果然如自己想的那般,鋪子裡人頭攢動。
「兩斤桂花糕?!用盒子裝?!好嘞,客官稍等。」
「這龍井酥可是用的上好龍井茶,茶香宜人,老少皆宜,三十五文一斤,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自家吃都合適,您來上一斤?!好嘞~龍井酥一斤!」
「您若是送禮就提這禮盒裝的,裡頭四樣點心四樣果子,送人體麵的很。」
「要瓜子?!老丈可是來的巧,剛炒好的,還熱乎著呢,要兩斤?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