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邊軍悍卒:從雞蛋換老婆開始! > 第250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邊軍悍卒:從雞蛋換老婆開始! 第250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劉秀出身邊疆,從小飽受北蠻韃子侵擾之苦。

故而他對蠻夷的痛恨、厭惡,是刻在骨子裡的。

陸星聞言搖了搖頭,指著沙盤上寧夏城所在的位置,道:“劉大人,夏寧城而今盤踞著大量回軍,夏寧城易守難攻。”

“左將軍尉遲敬若要攻克夏寧城,半年時間不一定能攻克,時間拉長損兵折將、勞民傷財,何必呢?”

隴西,泛指大乾隴山西部,包含了寧州、靈州、涼州、安州、煌州共五州。

夏寧城便是寧州治所,之前被尉遲敬收複的隴西城,是涼州治所。

回人廣泛分佈於寧州、靈州之內。

尤其是寧州之內存在著超過五十萬回人,要將這麼多回人全部清理,陸星認為是天方夜譚。

劉秀握緊了拳頭,與陸星爭辯:“損兵折將,勞民傷財?打仗哪有不死人、不耗費錢糧的?忍一時的痛苦,為子孫後代解決麻煩纔是大功德!”

接下來,陸星與劉秀之間,你來我往,誰都說服不了誰。

侯五、花雲亦參與其中,他們的觀點與劉秀相似,都支援一勞永逸剷除回人。

寧遠衛內三位校尉都支援清除回人,隻有陸星反對,而蒯祥則未表態。

“小祥,你覺得呢?怎麼一言不發?”

林楓抱著胸,含笑問蒯祥。

蒯祥被林楓點名,回過神來,道:“林大哥,我剛在想朝中的大臣們,應當與我們寧遠衛一樣,這般爭論吧?”

蒯祥對京城究竟會給出什麼樣的決斷很感興趣。

林楓聞言,思索了片刻,說道:“朝中的諸位大人,隻會比我們商討得更加熱烈。”

“不過,朝中的許多大人懷有慈悲心腸,恐怕不會對回人下死手。”

他們正說著,一直在一旁觀看推演的楊平安忽然開口了。

“大人,關於朝中對於西北戰局的決議,在下或許能推演一二。”

楊平安如今在軍中任長史,平時輔佐林楓處理軍務。

督造四大塢堡的時候,正值寧遠衛內開邊貿,林楓受命監督寧遠衛內的貪腐問題,也做得極佳。

如今楊平安已經站穩了腳跟,能參與核心將官的內部會議。

楊平安能立足,與他自己的見識本事有關,也與遼東缺少人纔有關係。

遼東苦寒,讀書人但凡有機會,都往中原跑,冇幾個願意留在遼東的。

林楓軍中缺少識文斷字的佐雜官,楊平安正好完美勝任。

林楓聞言微微一笑,調侃道:“哦?平安也要嶄露頭角?好,你來講講!”

楊平安拱了拱手,道:“大人,以在下的經驗看,朝廷一定會接受回人的受降書,原因有三。”

“其一,大乾有接受回人送降書的傳統,當年太祖皇帝就曾經接受過,回人反叛再投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其二,陛下登基才兩年,北麵好不容易平定,西邊如果曠日持久,對陛下坐穩皇位冇有任何好處。”

“其三,聽其言、觀其行,我不認為一位能將喜峰口租借給北蠻兩年的君王,有滅回人的決心勇氣。”

說到這裡,楊平安對著京城的方向拱拱手拜了拜。

“曆代帝王皆在乎身後名,這屠戮回人、滅了回人的惡名,當今陛下定然是不願意擔著的。”

楊平安行軍打仗的本事不行,但論對京城的君王與朝臣心思的把控,的確厲害。

三言兩語就將朝堂上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的心理剖析得乾乾淨淨。

花雲聞言如醍醐灌頂。

他向楊平安拱了拱手,稱讚道:“楊先生分析得有道理,這麼說來,此次回人又要全身而退了?”

回人掀起西北迴亂,攪動風雲,寧州、靈州生靈塗炭。

如今回人地上請降書,就要結束戰爭,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楊平安微微頷首,道:“**不離十!不過,下官想聽聽林大人怎麼看待西北迴人這事兒。”

林楓身為寧遠衛主將,光聽他人議論了,他還未表態。

林楓聞言冇有立刻回答楊平安,他隨手拿起沙盤上的軍旗在手,微微一笑。

“可遣大軍圍困夏寧城,夏寧城內有回人首領馬世番,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困死夏寧城內的回軍。”

“全殲夏寧城內回軍之後,以夏寧城為中心,清剿寧州之內所有回人。”

“其男子選取精壯者送往邊關充軍,其年輕女子送往中原,嫁予百姓為妻,若有不從者悉數斬殺之。”

“至於其他回人,當斬草除根!從今以後,隴西之內不得有一個回人存在!”

楊平安聽得目瞪口呆。

林楓這做派也太狠了吧?

青壯到邊關充軍,年輕的女子送往中原成親。

其他的全部宰了?

楊平安聞言不禁苦笑:“大人,若您真這麼做了,怕是會被朝中的文官清流批判,在史書上被抨擊為‘屠夫’的。”

林楓神態認真:“總要有人來做這個‘惡人’,若瞻前顧後顧及著自己的名聲,而任由回人盤踞在西北,再過幾十年,還不知要死多少漢人。”

“就說這一次回亂,寧州、靈州死去的漢人百姓多達十幾萬之眾,黃龍穀的百姓就是僥倖活下來的。”

“回人,蠻夷也,所謂‘戎狄誌態,不與華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林楓伸手重重地點在夏寧城上,道:“有這種除掉回人的好機會不用,卻放縱回人休養生息,纔是真糊塗!”

回人的危害,遠在遼東的林楓都看得出來,京城的許多大人物自然也看得出來。

但朝堂上的博弈並非非黑即白,隨著一封文書從京城送往隴西,隴西的戰局不得不發生變化……

景泰二年,十月末。

隴西,寧州,夏寧城外,乾軍大營。

隴西總兵張澤岩領著數名將官,匆匆走進軍帳。

張澤岩年逾四旬,赤麵短鬚,身材高大粗壯,標準的邊軍大將模樣。

“尉遲將軍!京城來訊息了?”

張澤岩麵上帶著急迫,進了中軍大帳後便問。

中軍帳內,左將軍尉遲敬手中拿著文書,那張威嚴的臉上帶著一抹複雜之色。

“張將軍來了?你們坐!”

尉遲敬揮揮手,讓眾將全部坐下。

張澤岩哪有心思坐下,他快走幾步到了尉遲敬身邊,問道:“尉遲將軍,朝廷怎麼說?”

張澤岩是堅定的主戰派,從回亂爆發開始,張澤岩便一直堅持抗擊回人。

雖然連續損兵折將、丟失城池,但張澤岩從未放棄抗擊回軍。

尉遲敬望著眾將期盼的目光,將文書遞給了張澤岩。

“張總兵親自看看吧!”

張澤岩的心裡“咯噔”一下子,他取過文書展開一看,瞬間眼前一黑。

“朝廷……朝廷竟接受了馬世番的請降書?隻要求馬世番這點賠償?”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