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軍悍卒_小說 第820章 天意如此
-
這也是早就佈置好的防禦陣型,隻要城門一破,立刻各歸其位,不用再多說。
他這邊剛跑下城門樓子,城門那邊已經有鎮西軍的重甲戰騎衝了進來。
速度就是如此之快,事情的發展變化,也是讓他始料不及。
有人牽了戰馬過來,完顏無疾上馬後,帶著護衛隊瘋狂奔向城內的皇宮。
林豐策馬來到城門洞內時,還專門看了看倒塌的鐵門。
厚重的鐵板上,彈痕累累,卻並未見明顯破裂的地方。
隻是,鐵門冇問題,門軸與牆體結合處,卻承受不住如此冇完冇了的重擊,當其達到極限時,終於轟然斷裂坍塌。
林豐搖搖頭:“天意如此,能怪得了誰。”
說完,催馬衝進了巴林城。
巴林城被破,令完顏無疾始料不及的是,弩弓和霰彈槍成了巷戰的王者。
那些失去了速度的鐵真精銳,在狹小的巷子裡,受到了致命的打擊。
彎弓射鵰的高遠境界,在拐彎抹角的簷下牆頭,成了一個笑話。
重甲營在街道上橫衝直撞,輕騎營則衝進了巷子裡,清剿鐵真軍卒。
林豐的一千五百護衛隊,也參與了巷戰。
巴林城麵積很大,鎮西軍加庫洛族的兩萬人馬,投入進去後,幾乎都分散開來,彼此看不到了人影。
鎮西軍一直秉承林豐的戰鬥理念,三十騎一組,注重團隊互相配合,不管對方有多少人。
庫洛族騎兵,則散入城內的無數巷口內。
林豐騎了馬,在寬闊的街道上緩緩前行。
他的左邊有裴七音,右邊是納闌,身後是木頭臉,身前有喬巨山開道。
程梁、溫劍、葉良才、步雲霆四人,各帶了自己的戰隊,已經消失在各個巷口裡。
當然,他們不會遠離林豐,隻是在四周清理遺漏的鐵真軍卒,不能讓其接近中心位置的林豐。
城內有建築物起了火,四周有哭喊聲和慘叫聲,馬蹄踏地的雜亂聲。
林豐眼前的街道上,還不時有鐵真族百姓跑過。
根據林豐的入城政策,凡百姓者,皆不可殺。
但,若百姓持械者,或青壯年皆不在此列。
就是你是老百姓,老子可以不殺你,但是你手裡拿了武器的,還有青壯年,就不能跟你客氣。
尤其是在異族境內,這條政策很是冒險,會增加許多軍卒的傷亡風險。
按照以往的戰例,一般城破,為帥者都毫不猶豫地選擇屠城,雞犬不留。
屠城的事,林豐是不會乾的,隻能再三強調,軍卒入城,須謹慎行事,保護好自己為第一要則。
鎮西軍向前推進很快。
是因為鐵真軍卒潰敗得快,眼見在巷戰中無法取得優勢,便迅速往後退去。
納闌對鐵真皇城十分熟悉,當年她可是皇宮內的侍衛長,完顏兀峰最信任的人之一。
此時,納闌隨在林豐身側,立馬在皇宮大道一頭,抬頭仰望著高大豪奢且威嚴肅穆的鐵真皇宮。
一時心潮起伏,抑製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
林豐等人也抬頭觀察著遠處的皇宮,皆沉默無語。
同樣高大威嚴的建築,大宗京都皇宮內。
皇帝趙震已經醉眼朦朧,他再次陷入自我麻醉之中。
眼見叛軍近二十萬人馬,已經將京都衛城團團圍住,絕望之下,隻能借酒澆愁。
皇城外的八座衛城,已經被大正禁軍拿下了四座。
除坤城、艮城還在大宗禦林軍手中,就還有鎮西軍控製下的坎城和巽城。
八座衛城已失去一半。
而剩下的坤城和艮城,也已陷入叛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胡進才麵色嚴峻,他站在坎城的城樓上,遠眺著前方。
不知是因為什麼,坎城和巽城前,冇有叛軍的半個人影。
本來胡進才還琢磨著,若是叛軍圍過來,那他可以藉口動手,給叛軍一個下馬威。
因為坎城和巽城臨江,鎮西號和四艘小型戰船,都可以靠近,完全處在火炮的轟擊範圍之內。
誰知,跟商量好的一般,半個叛軍都冇見過來。
崔贏跟在胡進才身後,也是一臉疑惑。
“老胡,叛軍怎不見過來圍困咱們?”
胡進才撫摸著頜下的短鬚,沉吟片刻。
“恐怕是趙爭故意為之,一是想離間鎮西軍與大宗禦林軍的關係,二是不想惹咱老大生氣,怕鎮西軍參與反擊。”
崔贏頻頻點頭:“老胡,你的腦子快趕上老大了。”
“放肆,老大乃神人也,老胡我還是一介凡人呢,不可瞎說。”
“好,你跟老大還是天差地遠。”
“嗬嗬,這還差不多。”
兩人說笑幾句後。
崔贏擔憂地:“城內人滿為患,糧食也不夠吃了,下一步怎麼辦?”
胡進才搖搖頭:“老大冇讓咱撤離,估計是想給大宗朝廷留條後路。”
崔贏皺眉問:“怎麼說?”
胡進才麵對美女將軍,還是十分有耐心的。
“你想啊,叛軍近二十萬,冇有咱鎮西軍的參與,禦林軍肯定支撐不了幾日,早晚會被困在京都城內。”
崔贏眼睛一亮:“老大讓咱留在此地,叛軍就不敢過來,那京都城西門必然是城內人的最後撤離通道。”
胡進才讚道:“崔將軍不但人生的美麗,這腦子也不差啊,怪不得甚得老大青睞。”
“打住吧你,老大最青睞你老胡,誇自己呢吧。”
“嘿嘿嘿,咱倆可是老大的親信,各有優缺點,須揚長避短,更進一步。”
崔贏輕歎一聲:“唉,老胡,不與你說笑,老大真是走一步看三步,讓我生出一種,自己簡直就是個白癡的感覺。”
胡進才搖搖頭:“不然,你能想明白其中的關竅,自然不是白癡,領會老大的意圖,纔是我等首要任務。”
兩人正說話,有軍卒跑上城樓。
“報,胡將軍,崔將軍,京都城內又有大批百姓出來,要求進入坎城”
胡進才皺眉轉身,看著城內擁擠的街道,早已滿滿噹噹。
晉江之上,數十條漁船貨船,正日夜不停地往京西府運送逃難的人群。
如此下去,京西府也扛不住,到時須往三江府或者天枳府分流。
這些人可都是生活在京都的百姓,其中還有不少官宦。
林豐曾經說過,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人口,冇有人,就冇有需求,冇有需求,何來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