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回京後,未婚夫他追悔莫及 第二百七十章 對比一番
厲王離開,孫氏這邊也鬆了一口氣。
因為魏鍥之還有衛所的公差,這一路走的急切,此刻乏累的感覺全都湧了上來。
進了院子,以為國公不會出來,沒想到他正好背著手路過。
明明一家人,可是遇見了就覺得尷尬。
“父親。”還是葉微漾先反應過來,對國公行了個禮。
國公嗯了一聲,到底還沒出正月,並不算這個年過完了,可他還的衣裳眼色暗沉,尤其是這背著手的動作,很是有年歲的感覺。
鬢角的頭發,在陽光的照射下,斑白的讓人心驚。
“近來天寒。”國公想說點什麼,可話出口,剩下半句皆是沉默。
“沒什麼事我們先回去了。”孫氏不想去揣摩他的深意,更不想聽他的話。
孫氏在前頭走,魏鍥之跟葉微漾在後頭跟著。
“你兄長尚且知道問我身體如何,你過年的時候便是連封信都沒有?”自己清清冷冷的過了一個年,國公心中還是有氣,看她們都追隨孫氏,終是沒忍住出聲。
魏鍥之回頭看了一眼,而後嗤笑一聲,“兒子粗鄙,您又不是不知道。”
像寫信這種事,魏鍥之素來少做。
“自知粗鄙,大過年的還要去打擾彆人。”國公忍不住接過話來。
不過覺得,有個人跟自己吵架也好,好歹不說覺得這院子不再空了。
孫氏本來往前走了幾步,此刻回頭冷冷的瞥了國公一眼,“一家人哪那麼多事。”
隻有外頭人,才會纔在孩子回來如此乏累的情況下,追在後麵唸叨個不停。
孫氏一開口,自是能成功的讓國公閉嘴。
“國公,夫人。”隻是還沒重新離開,心頭的人匆匆來報。
說是東宮來了訊息,魏良娣得罪了太子妃,太子震怒之下,請夫人進宮親自教導良娣規矩。
那麼多嬤嬤,從未聽說過需要嫡母親自出麵的。
你想著懲罰誰,你直接找人去磋磨便是了。
國公府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四姑娘如何全憑著太子的心意。
“母親,兒子去找殿下。”魏鍥之有些不滿的開口。
她們這剛回來,母親總要休息了,要是太子看四姐姐不順眼,自己親自進宮,他讓自己怎麼動手自己便動手。
母親是武將出生,你若是細究之下,母親能交她什麼規矩?
“你倆歇著吧,殿下的命令,如何能不從,她反正也不差這一趟了。”總不能太子直接將她留下吧。
就算流下,東宮也會給自己安置歇息的地方。
“兒媳陪母親一道。”葉微漾連忙扶住了孫氏的手。
魏鍥之還想說什麼,衛所那邊也送來訊息,讓魏鍥之提前進宮。
這下到是誰也不用讓著誰了。
三個人這才進來,又要出去,國公眨巴著眼,看了又看,直到她們重新上了馬車,國公才反應過來。
這院子裡啊,又是空空蕩蕩的了。
魏鍥之全程緊抿著唇,整個臉上都寫滿了不悅。
“你呀,還是要壓壓脾氣的。”葉微漾趕緊拉了一下魏鍥之的手,對方畢竟是儲君,“我怕是此事多少與厲王有關係。”
厲王今日說什麼路過,可你仔細瞧,騎馬的手露在外頭,可卻膚色正常。
他從哪路過的?怕是剛從馬車上下來吧。
良娣入宮的時候,厲王親自過來湊熱鬨,他們離京厲王相送,他們回來,厲王早早的相迎。
太子那邊肯定瞞不住。
此番,十有**是敲打。
“他不送,還能攔著旁人了?”從太子決定要納四姑娘起,魏鍥之於他的心思,便不像從前那般尊重。
到底還是有了隔閡。
葉微漾拍了魏鍥之一下,“你呀,這裡是皇宮,可不能什麼都說。”
“我都說了,你男人是有些莽撞,但不是傻子。”他是不愛拐彎抹角的說話,可是也在衛所當了這麼久的差事,如何能不直到規矩理法。
隻是自己人跟前,魏鍥之再抱怨,心中憋悶的厲害。
此番進宮,太子他最好是有事!
到了宮門外,兩邊就封開了。
東宮的嬤嬤早就在等著了,等他們一下馬車,便領著他們往東宮去。
葉微漾給木香使了個眼色,讓她嬤嬤送了銀子,“我們可是要去給東宮娘娘請安?”
嬤嬤收銀子的動作倒是利索,“不必,殿下有令,請兩位夫人直接去探望良娣便是。”
她說的利索,自是早就安頓好了。
可是,就算是尋常家的妾氏孃家來人,都是要先去給主母問安。隻有兩種情況不用。一是主君寵妾滅妻,慣的妾氏無法無天,所以妾室纔不講究規矩。二氏,妾室的身份著實太低了,主母根本不想見,尋個理由隨便打發了便是。
頭一種,顯然不是。
可是東宮已經安排下來了,你總不能在東宮提意見吧。
葉微漾不由自主的將唇抿的很緊。孫氏倒是沒那麼重規矩,隻是有些疲憊。可葉微漾懂得這些細枝末節的禮數,心裡越發的不是滋味。
終於到了良娣的偏殿,雖不至於說寒酸,可到底都沒法跟國公府比,就這派頭也不是寵妾該有的。
進了屋子,四姑娘已經在地上跪著了。
頭頂著一個水盆,身子奮力的挺的直些。
“母親。”四姑娘顯然沒想到國公府會來人,有些錯愕的喊了一聲,隻是身子一彎四姑娘麵上隨即露出痛苦的神色,而後趕緊將身子跪的正些。
這些日子,四姑娘過的渾渾噩噩的,整個人瘦了許多,眼下也不知道跪了多久了,唇色發白,不見一點血色。
四姑孃的眼淚大滴大滴的往下落,“我不敢做錯事。”
她的命根子還在國公府捏著,她又不得太子心意,現下隻求活著就行,早就將尊嚴碾碎。
而今,不過是因為出門碰見其他良娣,對方是個得寵的,一看四姑娘要走,立馬出言嗬斥。
可就是如此,下頭的人稟過去了,就成了兩位良娣吵鬨。
正好太子在太子妃那用早膳,太子親自交代懲罰四姑娘。
四姑娘自覺冤枉,可是她如此解釋並不是為自己鳴不平,而是單純的解釋,她來東宮沒鬨事,國公府千萬彆斷了她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