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雪尋春_青山荒塚 第九十三章·鬼蜮(下)
·鬼蜮(下)
渡厄牢位於後山中腰,方圓幾裡都有哨位,這時已點火示警,好在月黑風高,冰雪覆地,溫厭春把黃芮扛在肩頭,心知今夜必有一場大亂,全力施展輕功,順利甩開追兵,奔到風波樓,什麼也顧不得,抓過兩把木槌,奮力敲響大鼓。
這麵鼓就在演武堂的門口,每季大比,鼓聲雷響,聞者無不振奮,然夜半三更,鴉默雀靜,猛聽得擂鼓聲急,管事的提燈照看,認出了溫厭春,大吃一驚。
不一會兒,眾人陸續趕到,孟玄知披衣走近,看她滿身是血,還押著前日見過的天機會使者,心中一突,厲聲詢問經過,溫厭春照實說來,又道:“事出非常,我不能坐以待斃,脫身要緊,隻能帶走這一個人,剩下的……”
孟玄知麵色一沉,讓她待在這裡,盯住黃芮,哪兒也不準去,又叫管事們把守演武堂,任何人不得進出,隨即拂袖而去,直奔到渡厄牢,
翌日,合山巨震,風波樓上下都感憤氣填胸,與天機會部屬大起爭執,群情鼎沸,竟至械鬥,鴻雁閣也沒能置身事外,孟玄知親自找上門去,向傅淮問責,雙方正在難解難分,若水坊的晏夫人出麵調解,將這件事攬到自己身上。
經過一番調查,有四名守衛受了黃芮的指使,借著職權之便,將八個尚未廢掉武功的重刑犯支配到溫厭春側近,並在她的食水裡下了軟筋散,到得夜間,偷換鎖鑰,變改巡邏排班,沒承想動靜有異,黃芮不得不鋌而走險,卻也失手。
事敗之後,殘存的五個犯人險遭滅口,幸虧孟玄知來得及時,方纔得免於難,自知彆無活路,索性便將實情吐露,黃芮為求保命,也指證傅淮,不過憑著他們的言語,難能抉摘其罪,加之對方據理而辯,咬定溫厭春與師無恙沆瀣一氣,殺害辰十五,事關機要,寧枉勿縱,此舉是給部下報仇泄憤,也是為大局著想。
一時間,歸藏山中充滿火氣,直到天機會大長老出頭乾預,強行打住紛爭,晏夫人乘此請令,著心腹連夜前往鄰水鎮,查究溫厭春的根底,發現她跟餘沉碧確有往來,從前行蹤無定,做過的幾件義舉卻可查證,反是那名“人證”所言有虛,已被她拿下審問,另使仵作複檢辰十五的屍身,結果並無出入。
經此一事,溫厭春可算洗脫了冤屈,但因這亂子鬨得太大,四部隨後舉行共議,商酌如何息事寧人,其間少不的予她補償,以及如何處置傅淮。
前一個還罷,大長老看過溫厭春的任務案卷,想她武藝高強,頗有功績,又受了一番委屈,破例擢升為上品也使得,後者則牽涉到了十方塔內爭。
風波樓與鴻雁閣素有嫌隙,新仇舊恨一齊湧出,孟玄知得理不饒人,若水坊做慣了和事佬,此次卻擺明偏向,這一來,幾成兩山對峙之勢。
傅淮到底是天機會的四長老,且與大長老交情甚深,多年間兩得其便,是以斟酌之後,決定對他小懲大誡。便在這時,溫厭春養好了精神,聽說議論難決,當天就來求見,各人以為此女心存不服,還待死標白纏,豈知她大大方方地走進廳堂,說的卻是師無恙在雪原寶庫裡偷襲宋清川、奪走圖卷一事。
“事出倉卒,未及稟明,師無恙搶去的隻有部分輿圖,占比不到兩成,餘下都給我奪了回來,正因如此,我身受暗器,無力再去追他。”
當著四部首腦之麵,溫厭春長身玉立,目不斜視,將那天的事重又說了一遍,最後道:“司空夫人對十方塔極是信任,讓我等知悉要事,卻遭背叛,宋長老經過這場大難,心有餘悸,也不肯將圖卷交出,但念我捨命相救,允準臨摹。”
廳中諸人先是一驚,繼而大喜,唯有傅淮變了臉色,心生不祥之感。
果不其然,溫厭春的目光自左而右,釘在他的麵上,沉聲道:“不瞞諸位長者,輿圖於家國有大用,對個人卻是要命的麻煩,我思量再三,與鐘少堡主說定,請他於正月初一喬裝至明台縣赴約,若得我準話,認為可行,便攜圖捲上山。”
大長老聽出她話中之意,臉色立變,喝道:“放肆!你敢要挾我們?”
孟玄知皺眉,要待開口,卻被晏夫人使眼色製止,便見溫厭春拱手一禮,說道:“輿圖本為鐘家的東西,如何處置,端看司空夫人之意,我不過是坦誠相告,然師無恙叛逃未久,十方塔若不能整肅門下,又豈能服眾?遑論交付機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