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軌跡走?重生開局意外嫁魔頭 第123章 如星星之火的思源
沈維帶著一批物資出發,需要些時日才能到楚蘿那個地方。
最先趕到楚蘿身邊的是一群種地好手。
大征這個時節已經是農閒時節。
可是森沙氣候奇特,沒有特彆寒冷的季節。
森林的一邊雨水過多,沙漠的那邊又乾旱過度。
彆人隻覺得這是惡劣地界,可是在楚蘿眼中,這可是個種植好地方。
楚蘿一開始沒有去那座城邦,而是與舒童一起帶上種地好手們一起去那座叫做大暗森林去查探。
摸清水源,以及這個地方適合種什麼。
種地好手們看著這個地方兩眼冒光。
他們一聽是井先生找他們,一個兩個的都積極不已。
他們原本所在的地方,大多是偏僻村落。
土地貧瘠,忙碌一年到頭隻種出能吃半年的糧食,剩下半年得挖野菜外出乞討為生。
遇上點什麼事情,得靠賣兒賣女才能過活。
這樣活一天算一天苦一天,吃上頓沒下頓的日子,讓人活在煎熬裡。
直到有一天,他們有幸得一個人的相助,才知道肚子吃飽,白米飯白麵饅頭管飽是什麼感覺。
才知道什麼叫人樣,什麼叫有盼頭的日子,什麼叫做好。
這人有一個稱呼:井先生的弟子。
井先生的弟子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三年前,他們貧瘠困苦的村子在春種時節來了一個人,號稱井先生弟子。
查探看他們的土地,教給他們種合適的東西。
還送大家種子,有問必答,凡是聽井先生弟子的農戶當年就獲得豐收。
就這麼兩年,雖不同村子有不同的土地,但是都過上了比以前好幾倍的日子。
後來在這些村子不遠處,井先生的弟子便會開一名為思源的糧食鋪子。
到播種時節,在各地四源糧食鋪子會很便宜的賣出最好的種糧。
要是沒銀兩買種糧,思源糧食鋪子會讓農戶賒賬。
一年還不上還可以兩年還
也會以很不錯的價格收購農戶多餘的糧食,讓農戶手中有餘錢。
思源糧食鋪子還會有些新奇的種子,思想的人會賣一塊地先種,有願意一起種的思源的人會教會。
除瞭解決吃的,思源在的地方還就地開辦書院。
雖然條件簡陋,但是這群幾代人寫不出自己名字的窮苦百姓,總算有了會讀書認字的孩子。
這群讀仁義禮智信的孩子,與淳樸的父輩們有一個共同的恩人:井先生。
這些人雖然沒有見過真正的井先生,但是在他們心中,這是供上家神櫃台上的人。
去廟裡燒香拜佛都得祈求恩人長命百歲,平安喜樂。
所以這次思源糧食鋪子一說要找種地好手,幫井先生的忙,二話不說就踴躍報名。
即便這個地方是讓人懼怕的森沙,他們也在所不辭。
楚蘿吩咐的是儘量在近的地方找人來幫忙。
可思源那邊傳來的訊息是還有更遠的地方人想來幫忙。
年關將至,楚蘿立馬吩咐下去說人夠了。
她沒想到當初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竟然帶來這麼大的影響力。
她對他們赤忱,並沒有想要回報,隻記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可如同春種秋收一樣,種下足夠多善意的種子,無論是否采收,無論是誰采收,都會開出些善意的果實。
她當初建立糧食鋪子,不過是想更方便幫助那些農戶,更為一切符合人的思想。
無緣無故的好會讓人接受不了,會懷疑彆人的用心,會讓人覺得不可信任。
遠沒有明麵的交易讓人放心踏實。
幾世人情世故讓她明白,鬥米恩,升米仇。
一味的給予,同樣也會滋長人的貪念。
再說中芳堂沒那麼多財力給她支援。
她用來產出種糧的土地也需要人力物力財力,不能入不敷出,不然後續難以為繼。
還有的是她知道那些靠種地的為生的百姓,大多數人一輩子老老實實。
他們活得艱難,得到尊重善意並不多,他們信奉吃虧是福,不吃虧就已經賺了。
要是對彆人的善意不還,愧疚難安。
她提出念頭,一個智慧的受益的長者幫她落實了下來。
並把店鋪取名為思源,並把她所傳的交給更多的人,他們大多是無依無靠的人,因為井先生付出他們有了自己家,思源。
他們自願稱自己為井先生的弟子,並去幫助更多的人,讓思源的光照到更多的地方。
思源糧食鋪子不需要特彆經營,楚蘿也沒花什麼功夫,隻是讓有思源的到的地方如果有盈利,就辦一個書院。
不但要倉廩實,更要知禮節,知仁義智信,百姓都能如此大征纔能有未來。
這是少聖與他的老師常甫先生的書裡一再提到的話。
無論重生幾世,她都會一遍遍的讀他們的書,並踐行著其中的道理。
在沈維知道思源糧食鋪子之時,思源已經有一定規模,大征的不少都有了思源。
當楚蘿讓中芳堂幫思源傳遞訊息糧食時,沈維還以為楚蘿是中間介紹的人。
畢竟這種助人有益百姓的事楚蘿做得不少。
當他真正知道思源糧食鋪子具體做了多少,又幫助了很多人時,他無比佩服這位井先生。
中芳堂也給出了最大的幫助,說是親如一家都不為過。
有了中芳堂遍佈各種不怎麼起眼的小鋪子,思源也如星火般擴散開。
在越是不怎麼繁華富有的地方,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楚蘿一直不願過多管,也沒過多的時間。
好在她在最初定下了規矩,能確保思源自行發展,但也不會脫韁失控。
楚蘿怎麼都沒想到,現在他們反過來幫她在這個不安全的森沙開疆拓土。
來了沒幾日,他們已經建了水渠,把森林中的水引了些出來。
森林周圍的荒地也被開辟出來。
他們的興致高漲得不行,乾勁更是十足。
要不是森林中有野人,他們建的水渠會更多。
黑巫醫與舒童看著這些人,也都深覺震撼。
沒有手持皮鞭,身佩利劍的監工奴隸主人,這群人居然也可以這麼朝出晚歸,乾得勤勤懇懇心滿意足。
甚至還堅信這片土地能長出能吃的東西。
「這片土地有毒,種不出東西,即便能長出些東西,也不能吃,有毒」
舒童和黑巫醫都對楚蘿說過這話。
但楚蘿卻笑著說她有辦法化腐朽為神奇。
要想征服一個地方人民,先得與那裡的土地化敵為友。
她曾用了一輩子,就做著這麼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