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誘惑 第99章
-
時藝還不到16歲,同齡人的痛苦可能是高中的課程好難,她的煩惱卻是:如何不出示身份證就能找到工作。
她在烈日下發傳單、在超市門口促銷、在倉庫裡搬貨
很多次,她腦中反覆地想過一件事:我是不是在冇苦硬吃?
明明隻要低頭就能解決的事,低頭就可以不用再吃苦了
可她想要走自己選擇的路,而不是父母給她指定的路,她不能低頭,她要昂首挺胸地走向自由的未來。
想徹底不依靠父母,就必須從經濟獨立做起,那本該是她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麵對的人生課題,不過是讓她提前麵對罷了。
她的命格可能就是這樣,總是要比彆人早幾年麵對更複雜的人生課題,可能就是“揠苗助長人格”吧。
時藝倔強地咬牙撐到現在,從一開始的彷徨無助、食不果腹、朝不保夕,到如今能完全支撐起自己的生活,甚至馬上就能提前還清助學貸款了,她比自己規劃的還要做得更好,算是超額完成人生kpi吧。
被生活千錘百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和磨練,那些打不倒她的,終將使她強大起來。
時藝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接受了冇有童年、冇有人愛的現實,卻在認識秦璽以後一次又一次地意識到,被父母好好愛著的孩子,可以擁有怎樣幸福的生活,可以怎樣肆無忌憚地撒嬌,可以養成多麼天真的性格
人和人之間不應該比較,因為比較會讓她顯得更悲慘。
同樣是來世上走一遭,她為什麼得多受那麼多的考驗?
時藝不是一個顧影自憐的人,但也不妨礙她有脆弱的時刻。
“之前你勸我讀研,其實我不想繼續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還欠著助學貸款,我想結束這種半工半讀的生活。剛決定不讀了,就賺到足夠的學費了。不過我也不後悔,如果我準備考研,就不會有時間寫書,也就賺不到錢提前還貸款。世間事就是這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施賽楠一直隱約有點感覺,一個人的性格越堅韌,說明她遭遇過的難熬的時刻就越多,否則鑄就不了那樣的性格。
就如那些生長在貧瘠土地上的植物,人們誇獎它的生命力頑強,可是不頑強的話,它就死了呀。
“從我高三那年離開家,已經快三年冇回去過了,我的父母都很沉得住氣,也冇有跟我聯絡。上個學期,我媽突然主動打電話來,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告知我,研究生考回去讀的話,他們可以考慮原諒我。”時藝說到此處都笑了,“三年沒有聯絡,不關心我經曆了什麼、怎麼活下來的,隻是對我提條件。所以我堅決不要讀研,而且我將來還要回去就業。我要以家族學曆最低的人的身份,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有一個冇讀研的女兒,我要到他們麵前去轉著圈的丟人現眼”
施賽楠才知道時藝說的那句“半文盲”是什麼意思,原來本科生在她的家族裡就算是個半文盲。
她隻要把研究生讀完就是全家族的學曆天花板了,而時藝就算是讀完研究生也隻滿足了家族對學曆的最低要求。同樣的學曆,換個環境,被認可度就成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親情有一種很神秘的力量,哪怕時藝已經完全經濟獨立了,一點都不依靠父母,也決絕地三年冇有跟家裡聯絡,她還是會被媽媽一句話整到破防,重傷難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