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不縣郊素f8XB湧陌 > 011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不縣郊素f8XB湧陌 011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超然物外,先賢荀子

“你們聽說了嗎?岐伯殿著火了!”

“什麼?岐翁師徒呢?”

“哎,彆提了,沒能救出來。臨淄尹大怒,派人徹查此事。”

岐伯殿失火之事成為臨淄的談資。

這個熱點也將會被新的新聞所覆蓋。

宅邸內,丹鼎中放著硃砂、各類草藥。

劉川盤坐鼎前,沒有立即煉丹,而是翻閱著竹簡。

此次殺人放火,共獲得五萬錢財貨,這些是岐伯全部的浮財,那座宅子倒是值錢,不過卻不能帶走。

剩下的便是這份竹簡《天回醫簡》,此醫簡記載了扁鵲的醫術,共有脈術、針灸、辨藥、湯劑、丸劑、以及六十種病的藥方。

“很好……”劉川連連讚歎,雖不是法術,也有益於自己的醫道。

在臨淄還得是醫術揚名,總不能四處人前顯聖施法,那樣是能揚名,但死得也快。

此醫術比師父的醫書全麵的不是一點半點,足以令自己揚名天下。

尤其是針灸之法,再配合神念以及內氣,不知能省下多少醫藥。

劉川翻閱數次,隨後放下竹簡,開始煉丹。

這次是新的丹方,乃是硃砂兩方另外一方——硃砂烹鼎丹。

此丹不增益真氣,而是增強肉身,培養氣血。

“體魄強大,或許有助於真氣上限提升。”

劉川掌心冒火,飛入鼎中。

硃砂漸漸融化成丹液,在真火煆燒之下,材料中的雜質冒出黑煙,進入劉川袖中。

這就是仙丹煉製之法。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丹藥蘊含太多重金屬物質,無論加入多少配料,都不改其劇毒屬性。世上大多方士因此而死。

而在煉氣士看來,丹毒並非不可解,隻需利用真火與真氣化開重金屬當中的毒性即可。

真火煉出的丹藥,又稱作“仙丹”。

咕嚕咕嚕!

朱紅丹液鼎中懸浮,藥香濃鬱,真火消散,丹液冷卻成丸。

劉川服下一顆烹鼎丹。

嘩!

刹那間,胸中彷彿氤氳火焰,朝著四肢擴散開來。

腹中真氣巡行不休,化解丹藥藥力。

一丹煉化,白衣濕透。

劉川內視自身,五臟六腑增強些許,氣血更是漲了一成。

“果然是“仙丹”!從今日開始三十日辟穀,或許又能拓寬真氣上限。”

劉川心想。

真氣是自己的根本,真氣決定神念覆蓋範圍。

神念範圍目前是方圓三丈,法術波及範圍亦是如此,若是有朝一日,能波及三百丈,乃至三千丈,那纔是真正的天下無敵。

……

轉眼數月,歲暮天寒,銀裝素裹。

百姓穿上厚重衣服抵禦寒冷,時值戰亂,傷病者巨,醫館前排了長長的隊伍。

為了接濟災民,醫館拿出大部分收入施粥。

仙翁鄭安期坐鎮粥棚,親自將粥米打到災民木碗中。

懸壺醫館。

“琅琊生”劉川繼續坐堂,病人依舊絡繹不絕。

隊伍末尾,有一名麵如白玉,三縷長須飄飄的赤袍中年人,眼神不像其他人翹首以盼,而是漫不經心打量周圍,見到粥棚,忍不住暗暗點頭,心中對鄭安期師徒有了好感。

“仗義疏財,賑濟百姓。乃是天下良醫。”

男子遠遠望著為眾人看病的劉川。

他是稷下學宮的大夫張蒼,此次前來是為了考察歲末臘祭之事。

張蒼看向殿堂,直接忽略包裹跟粽子似的符寶。

那是一名白衣少年,嘴角總是掛著淡淡的笑容,處於紅塵亂世,但給人一種獨立於世外,看透一切的不融洽感。

不知為何,自己覺得很熟悉。

這琅琊生劉川名不虛傳,三根銀線分看三人,或是開出藥方,又或是一針治癒。

病患大多是日常見的病症,當然,藥醫不死病,遇到明顯有死氣的病人,劉川也不輕易斷生死,而是開一副滋補的藥方,令其死得安詳一點。

張蒼見過無數騙術精湛的騙子,但此人是貨真價實的高人。

隊伍消失的速度很快,張蒼不願擠占病人的時間,經常讓出自己的位置,所以排在最後方。

終於,張蒼來到劉川麵前。

“這位先生,抬起手來。”劉川沒有問病。

“稷下學宮大夫張蒼,前來拜訪琅琊生閣下。”

“張蒼?”劉川若有所思看了一眼這名男子,轉頭喊道,“符寶,關店!”

稷下酒樓二樓,此地為各地方士聚會辯論之所,二樓唯有名士方可進入。

窗邊,兩人看著芸芸眾生,劉川皺眉思索。

歲末臘祭是稷下學宮年末大典,屆時大祭酒出場出題考覈眾人,得到大祭酒賞識者,可榮獲博士稱號。

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成名捷徑?

“臘祭……在下答應邀請,不過閣下可否一並邀請家師?”

師父畢生願望是登堂入室,若是得不到邀請,恐怕會抱憾終身。

張蒼略有些為難,說:“恐怕不行。”

“在下也不去了。”劉川說道。

張蒼一臉震驚,問道:“這可是稷下學宮邀請,閣下難道不知含義?”

“吾重名利,更重吾師。”

揚名不僅僅是這一個途徑,反正齊國沒幾年好活。

“在下佩服。”

張蒼無言以對,又懷疑是劉川以退為進,因此也不強行挽留,答應邀請鄭安期之事。

氣氛有些沉默。

噠噠噠!

街道上,騎兵疾馳,一陣雞飛狗跳。

“八百裡加急……”張蒼瞳孔一縮,這可是大事的征兆。

很快,訊息從小道傳來。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趙王獻圖降秦,趙國滅。

“第二個國家。”劉川心想。

此時,項羽是個孩子,劉邦還是個愣頭青。

“天下……危矣。吾等該如何是好。”張蒼麵色蒼白,秦國兵鋒強悍至斯。

秦法嚴苛,令人談之色變。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順應變化即可。”

張蒼神情不滿,說:“自夏商而來,天下分封諸侯,未有一家統一,何來分久必合之說?閣下還是專心看病吧,天下大事,可不是這般簡單。”

劉川放下茶杯,說:

“夏朝首創家天下,以家天下統一公天下,此乃傳承一統。商以祭一統天下,此乃敬天祭祀一統。周以禮一統天下,諸侯國莫不行周禮,此乃文化一統。”

這番從文明角度的論點令張蒼耳目一新,不過他還是反駁道:

“秦國先君何德何能,與三代聖王相提並論?依何一統天下?”

這十六歲少年,還是太過稚嫩。

劉川起身,望向窗外。

“無他,郡縣爾。”

周朝建立文化大一統,再到秦國的領土大一統,此乃一脈相承。

張蒼失神良久,茶水冷卻也不知。

“大夫,在下先行一步。”

回過神來,劉川早已下樓。

張蒼望向窗外,說:

“閣下,在下會解決你們師徒之事。”

張蒼坐下,他未曾想除了醫道,此人對天下大事看得這般深刻透徹。

他終於明白見到劉川的熟悉感是怎麼回事了。

那是超然物外,看透世情的睿智與灑脫。

張蒼曾在另一人身上見過。

便是已故恩師——荀子。

當然,此人比師父差了不少,劉川將來也是流芳百世的賢人嗎?

“秦國……”

(注:張蒼,漢初丞相,北平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