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不一樣的永生者 > 第231章 平行世界的時代背景1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不一樣的永生者 第231章 平行世界的時代背景1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平行世界)東大陸

完成鹿山之戰的任務,趙剛如願拿到書院居住權後,便再冇接到書院釋出的這類任務了。

書院裡的時光悠悠然,彷彿時間的流速都放緩了許多。

每日無所事事,實在太過無聊,他便將目光投向了曆史的漫漫長河,靜靜觀望著平行世界東大陸的風雲變遷。

土王統一華土部落之後,部落迎來了一段相對和平的發展階段。

在這期間,巫者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他憑藉著前人留存下來的知識,著手開始造字。

他帶領著一群部落中的智者,長時間潛心研究與嘗試,曆經無數次的失敗與改進,終於創造出了一套獨特的文字元號。

這些文字元號起初被用於記錄部落中的重大事件、神聖的祭祀儀式以及各類知識技能。

它們被刻在獸骨、樹皮之上,或是繪製在洞穴的石壁上。

隨著時間的緩緩推移,這些文字元號逐漸在部落中推廣開來,成為了人們交流和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人們用它們來記錄豐收的喜悅、戰爭的勝負,以及先輩們口口相傳的智慧。

同時,巫者還大力興農業。

他觀察天象,研究氣候和土壤,教導部落子民如何選擇合適的土地進行耕種,如何根據季節的變化種植不同的農作物。

在他的指導下,部落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糧食產量大幅提高,人們的生活也逐漸穩定和富足起來。

隨著農業越來越發達,部落徹底擺脫了以前靠打獵、采集那種不穩定的生活方式。

人們有了更多空閒時間,就可以去乾彆的生產活兒了。

這麼一來二去,形成了一個特彆好的循環,部落的人口越來越多,地盤也像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龐大。

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張,華土部落在對外征戰以及與其他部落髮生衝突時,捕獲的奴隸數量也日益增多。

在這種形勢下,部落不知不覺間進入了奴隸社會。

奴隸們承擔著繁重的勞動,他們在農田裡辛勤耕種,在礦場中挖掘礦石,為部落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而部落的貴族們則享受著奴隸們的勞動成果,過著優渥的生活。

在土王統治時期,華土部落一直實行禪讓製。

每當部落首領的位置出現空缺,部落中的長老們便會齊聚一堂,他們圍坐在篝火旁,神情莊重地商議和考察。

他們會觀察每一位候選人的品德、能力和領導才能,經過深思熟慮後,推選一位德才兼備的人來繼承首領之位。

這種製度確保了部落的領導權始終掌握在有能力的人手中,有力地促進了部落的穩定和發展。

大家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推動著部落穩步向前。

在趙剛看來,土王與巫者在他們所處的時代確實做得極為出色。

土王英勇善戰,帶領部落抵禦外敵,拓展領土;

巫者智慧超群,為部落的文化和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覺得即便自己身處那個時代,也不一定能做得比他們更好。

然而,時光無情,歲月不饒人。

縱使土王再英勇無敵,巫者再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無法抗拒歲月的侵蝕,他們漸漸老去,最終離開了人世。

第二代華土部落首領是土王的兒子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米並未遵循禪讓的傳統,而是開啟了家天下的模式,建立了宗法製。

從此,華土部落王朝正式宣告建立。

在此期間,米為了奪取更多的權力,對巫者進行打壓。

巫者的地位逐漸下降,他們的影響力也日益勢微,最終漸漸退出了曆史的舞台,而米則牢牢掌握了更多的權力。

在書院裡,趙剛彷彿被時間遺忘了一般,始終冇有察覺到自己的衰老。

直到此時,他才猛然驚覺,外麵的世界與書院裡的時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書院裡的一天,或許相當於外麵世界的一年,甚至更久。

改為“在隨後的500年裡,宗法製不斷完善,逐漸成為維持王朝秩序的重要製度基礎。

它規定了貴族之間的等級關係、權力繼承和財產分配等諸多方麵。

嫡長子繼承製確保了王位的傳承有序,避免了因爭奪權力而引發的內亂。

貴族們依據宗法製的規定,享有不同的特權和地位,他們在自己的領地內擁有絕對的權威。

鐵農具開始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這對農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變革。

鐵農具相較於以往的木農具和石農具,更加堅固耐用,鋒利高效。

人們使用鐵製的鋤頭、犁鏵等工具,能夠更輕鬆地開墾荒地,深耕土地,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農作物的產量因此大幅增加,為王朝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糧倉裡堆滿了糧食,人們的生活更加富足,城市也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隨著時間的推移,米的子孫們在治理王朝的過程中,漸漸察覺到宗法製在某些方麵的侷限性。

一方麵,貴族的數量日益增多,需要更多的封地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另一方麵,他們渴望拓展領土,獲取更多的資源和財富。

為瞭解決這一問題,米的後代們大膽地對宗法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其轉變為分封製度。

貴族們抓住這個機遇,憑藉自身的能力和勇氣,在各地開疆拓土。

他們帶領著自己的軍隊,征服了周邊的部落和土地,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

他們在自己的封地上修築城堡、宮殿,組建軍隊,征收賦稅,並且向華土王朝進行朝貢。

一時間,王朝內部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局麵,眾多的諸侯國紛紛崛起,他們在各自的領地內擁有高度的自治權。

然而,平靜的水麵下總是暗藏洶湧。

不知從何時起,一些穿越者悄然入局。

這些穿越者來自不同的時代,帶著各自獨特的知識與理念。

他們有的掌握先進的科技文化,還有的精通權謀策略。

初來乍到,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試圖憑藉自己的能力在這個古老的王朝掀起變革的浪潮。

有人向貴族們獻上精妙的兵書,詳細闡述各種戰術戰略,從排兵佈陣到奇襲埋伏,無一不包;

有人傳授先進的農業技術,改良農作物品種,優化灌溉係統,讓土地產出更多糧食;

有人製定全新的法律條文,旨在規範社會秩序,保障公平正義;

甚至有人帶來獨特的音律,豐富了王朝的文化生活。

這對貴族們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但他們的行為並非都能得到認可與接納。

一部分穿越者的理念過於超前,與王朝現有的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產生了激烈衝突,嚴重影響到大部分貴族的既得利益。

這些貴族們感受到了威脅,於是聯合起來,對這些穿越者展開殘酷鎮壓。

許多穿越者因此被殺,他們的理想與抱負也隨之湮滅在曆史的塵埃中。

而另一部分穿越者則較為幸運,他們被善於權謀的貴族們利用。

貴族們看重穿越者手中的那些“奇技淫巧”,企圖藉助這些手段增強自身實力,在諸侯爭霸的暗流中占據上風。

他們表麵上對穿越者禮遇有加,實際上隻是將其當作實現自己野心的工具。

貴族們利用穿越者提供的手段,在各個方麵展開明爭暗鬥。

他們運用兵書裡的策略,挑起諸侯國之間的紛爭,以圖在混亂中擴大自己的地盤;

藉助農業技術提升領地的經濟實力,為戰爭提供物質保障;

依據新法律鞏固自己在封國內的統治;

甚至利用音律等文化元素,在外交場合彰顯自身的獨特地位,實現文化滲透與離間。

在貴族們的推波助瀾下,華土王朝內部的矛盾日益尖銳。

諸侯國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原本就脆弱的和平紐帶逐漸斷裂。

終於,一場規模浩大的諸侯混戰爆發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