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不負修真人 第641章 中醫教學,從小抓起(丹丹曆練)
他們這十二個孩子,因為平日裡學習了功夫,對於人體經脈有著比常人更深的認知,所以在學習中醫的時候,入門的速度特彆快。
彆人可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理解和記憶的知識,他們很快就能掌握,並且還能融會貫通。
大約一年左右的時間,他們就紮實地掌握了中醫的基礎知識,並且樂於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分享出去,在同學和學堂之中進行散播。
有一次,在學堂裡發生了一件事兒。有個同學因為吃水果吃得太急了,不小心噎著了,當時小臉憋得通紅,呼吸也變得急促困難,眼看就要窒息了,周圍的同學,都嚇得不知所措。
就在這緊急關頭,國之月憑借著自己所學的中醫急救知識,冷靜地采取了相應的措施,輕鬆地幫那個同學解決了危機,讓他恢複了正常呼吸。
這一幕,可把著急趕來的學堂先生給震驚到了,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居然有這般本事。
後來,當先生詳細瞭解情況,知道教他們這些知識的,居然是鐘醫昇時,不禁對鐘醫昇的醫術和育人能力大為讚賞。
思索一番後,學堂的先生覺得中醫實在是一門了不起的學問,它不僅可以治病救人,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
而且還蘊含著諸多預防疾病以及養生保健的智慧,對於孩子們學習中醫這件事,他打心底裡非常讚同。尤其是看到國之月出色的應急救援能力,他自愧不如。
當天放學回到家後,國之嬌和國之月,就迫不及待地把學堂先生的想法,說給了國忠達和鐘醫昇聽。鐘醫昇聽後,微微皺眉思索了一會兒,然後說道:“好,我明天和你們一起上學堂,商量下這件事。”
她覺得這是一個傳播中醫文化的好機會,若能讓更多的孩子,從小接觸中醫,那對中醫的傳承和發展,可是大有裨益的。
國忠達聽了,也連連點頭,一臉欽佩地說道:“如果中醫在學堂中普及的話,那麼中醫的發揚光大,就有了根基。娘子,你是發揚中醫的傳播者,我特彆欽佩你。”他深知中醫的價值,也明白鐘醫昇此舉的意義重大。
第二天,鐘醫昇便如約來到了學堂,和學堂的先生碰麵後,兩人就教授中醫知識的時間和課程安排,細細地商討了一番。經過一番認真的交流與協調,最終把相關事宜都確定了下來。
此後,鐘醫昇每隔一天,就會特意抽出一個時辰的時間到學堂去,教授學生們中醫方麵的知識。
她知識淵博,講解又生動有趣,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大家都尊稱她為“醫昇先生”,而中醫文化也在這小小的學堂裡,慢慢開始生根發芽,為更多的孩子,開啟了一扇瞭解傳統中醫醫學的大門。
鐘醫昇的生活,變得更加忙碌而充實,每日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卻又有條不紊。
白天,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醫館的工作中,麵對前來求醫的百姓,她總是耐心地診治,仔細地為他們把著脈,通過脈象洞察身體的微妙變化,隨後精準地開出藥方。
在治病的同時,她還不忘為百姓們,講解中醫的基礎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他們病症產生的緣由、人體的執行機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養生要點。
對於醫館裡的學徒們,她更是傾囊相授,不僅詳細地講解中醫的基本理論,從陰陽五行到經絡氣血,從臟腑辨證到藥性藥理。
每一個知識點,都講解得深入淺出,還親自示範各種實際操作,如針灸的手法、推拿的技巧、藥材的炮製方法等,讓學徒們能夠在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中快速成長。
夜晚回到家中,她也絲毫沒有停歇。待孩子們完成了功課和功夫後,她便開始教孩子們中醫知識。
她深知孩子們的認知特點,所以總是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將深奧的中醫知識,轉化為孩子們能夠理解的內容。
等孩子們學完以後,進入甜美的夢鄉後,她和國忠達坐在昏黃的燈光下,整理專門為孩子們,編寫的醫學知識教案,精心地梳理著每一個知識點,補充例項、繪製插圖,隻為了讓孩子們,在學堂裡能夠更好地學習和吸收。
然後,每隔一天,她便會帶著這些精心準備的教案前往學堂,站在講台上,為學生們教授中醫知識。
她的課堂生動活潑,充滿了互動與實踐,學生們都被中醫的神奇所吸引,積極地參與其中,對中醫知識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隨著鐘醫昇不懈地努力與普及,周圍的百姓們,也都被點燃了對中醫的熱情之火,興起了一股學習中醫的熱潮。
大街小巷裡,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不再僅僅是家長裡短,更多的是中醫養生的小竅門、病症預防的方法。
中醫知識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百姓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老百姓們通過學習中醫,逐漸掌握瞭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明白了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情誌舒暢對於健康的重要性。
學會了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還學會了一些簡單的中醫養生方法,如艾灸、按摩穴位等,用以日常保健。
在這個過程中,周邊地區也發生了悄然的變化。由於百姓們健康意識的提高,生病的頻率大大降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也越來越少。
百姓們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生產生活中,或耕種土地,或經營小買賣,家庭收入逐漸增加,整個地區的經濟,也因此變得活躍起來。
市場上的商品琳琅滿目,交易頻繁,各行各業都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當地的縣令,是一位心係百姓、目光敏銳的官員,他很快就發現了這一令人欣喜的變化。
意識到中醫普及,對於百姓生活和地區發展的巨大益處後,他立即果斷地抓住了這個機會,決定在全縣範圍內大力推廣中醫的普及。
為了確保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專業性,縣令特意專門聘請鐘醫昇為總顧問,充分發揮她在中醫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
鐘醫昇欣然接受了這一重任,她先是根據不同層次的中醫大夫的需求,精心編寫了一係列詳細的教案,為大夫們提供專業的學習資料和教學指導,幫助他們提升醫術水平,以便更好地為百姓服務。
然後,她又參與到麵向百姓的中醫知識普及工作中,通過舉辦講座、編寫宣傳手冊、組織義診活動等多種形式。
將中醫知識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廣大百姓,讓更多的人,受益於中醫文化的滋養,全縣上下形成了一股全民學中醫、用中醫的良好氛圍,為當地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