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134章 遊說孫輕
夜色如墨,濃稠地塗抹在天地之間,元氏城被寂靜籠罩,隻有偶爾傳來的更夫打更聲,在這死寂的夜裡顯得格外突兀。
出了城,沮授快馬加鞭,向著大茂山的方向奔去。一路上,風聲在耳邊呼嘯,他是越跑越精神抖擻。
不知奔行了多久,遠處的山巒漸漸在晨曦中露出輪廓,大茂山到了。沮授勒住韁繩,望著眼前高聳險峻的山峰,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衣衫,便朝著山上走去。
剛到山腳下,便被幾個黃巾士兵攔住了去路。「你是何人?為何擅闖大茂山?」為首的士兵一臉警惕,手中長槍直指沮授。
沮授不慌不忙,雙手抱拳,朗聲道:「煩請諸位小哥通稟孫輕頭領,就說破虜將軍雁門侯帳下沮授前來求見,有要事相商。」
士兵們一聽說是雁門侯的人,相互對視一眼,麵露猶豫之色。其中一人道:「你且在此等候,我這就去通報。」
不多時,那士兵匆匆返回,態度明顯變得恭敬起來:「沮先生,頭領有請。」沮授微微一笑,跟著士兵向山上走去。
一座山穀裡的大帳中,孫輕大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一臉傲然。
帳外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百名持刀大漢整齊排列,他們個個滿臉橫肉,凶神惡煞,手中大刀在日光下閃爍著森冷的寒光,惡狠狠地逼視著剛走進來的沮授。
這顯然是孫輕給沮授的下馬威,他想讓這個不速之客知道,在他的地盤上就得乖乖聽話。
沮授仿若未覺,神色從容,大步前行,完全無視這些滿臉殺氣的刀兵。
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高傲與不屑,那氣勢完全就像是回自己的家。
進了大帳,沮授目光冷冷地掃向孫輕,嘴角泛起一抹嘲諷的笑意:「孫輕,你這位頭領竟然如此膽小怯懦?我不過是一個手無寸鐵之人,你竟擺出這般陣仗,是怕我吃了你不成?
就你這等膽量,還妄想借著黃巾軍之名在常山混出個名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孫輕見沮授毫不畏懼,心中暗驚,知道此人絕非易與之輩。他急忙嗬退刀兵,滿臉堆笑,立馬上前深深作揖賠禮道:「先生莫怪,是孫某一時魯莽,多有得罪。久聞先生大才,今日一見,實乃孫某之幸。」
說罷,孫輕熱情地拉著沮授的手,將他請到案幾,命人速速擺上美酒佳肴,盛情款待。
酒過三巡,孫輕恭敬問道:「不知先生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沮授目光如炬,盯著孫輕:「孫頭領是真當了黃巾軍?」
孫輕一笑:「假的,黃巾軍瞬間爆發,勢不可擋,孫輕也想借機擴充人馬,有所作為。」
沮授輕輕一笑:「孫頭領可知如今張角處境如何?」
「聽說了,被官軍圍困在廣宗。」
「張角掀起的黃巾起義,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引得無數人響應,其勢看似凶猛,可結果呢?
朝廷不是吃素的,如今不僅朝廷官軍出動,皇帝又下詔,可讓各地自行招兵買馬。
如今,不僅朝廷王師出擊,各地軍隊也在四麵圍攻,盧植、黃埔嵩、朱儁都是久經沙場的戰將,張角手下有幾個人能對付了他們。
何況,朝廷還沒有調我雁門軍南下,要是我雁門軍出手,你想想會是什麼結果?」
頓了頓,沮授繼續說道:「於毒和褚燕孫頭領應該知道吧?」
孫輕點點頭:「於毒和褚燕都是冀州有名的悍匪,我也沒有想到他們也是黃巾軍,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一樣,也是假借名頭?」
「不管是不是假借,他們暫時風光不起來了。就在昨日,兩人合兵近三萬,元氏之戰一敗塗地。
兩人各三千精銳都已成了我軍俘虜,而且,房子、欒城、平棘已被我雁門軍收回,於毒褚燕要是有自知之明,估計很快就會退出常山,尋求東山再起。
於毒褚燕尚且如此,你打著黃巾軍的名號,能成氣候嗎?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於毒褚燕率大軍北上一事,常山國的各路黃巾軍都在關注著,元氏之戰的結果,他們也都已經知道了,隻是不知道官軍是雁門軍。
如今一聽是雁門軍,孫輕自然明白了沮授來的目的,他抱拳說道:「孫某雖為一介武夫,但也深知天下大勢。
如今四方大亂,蒼生受苦,孫某一心想要建功立業,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還望先生不吝賜教,為孫某指明方向。」
「孫頭領既有拯救百姓之心,為何不去尋可靠之主呢?」
孫輕歎口氣:「先生有所不知,孫某當年聚眾殺官,才落草為寇。官府一直通緝孫輕,孫輕能投奔何主?」
「我主雁門侯,心懷仁慈,更有愛才之心,對賢能之士極為看重,四處尋訪有能之人,渴望能為其所用,共圖守護黎民之義。
我主所作所為,雁門軍是何軍隊?想必孫頭領早有所聞吧?」
孫輕點點頭:「雁門侯恩澤雁門百姓,天下皆知,孫輕對雁門侯更是佩服至極!」
「那孫頭領是否願意投奔我主,為自己和幾千兄弟謀一個好的前程?」
孫輕沒有猶豫,立即起身跪拜:「先生此來可算是救了孫輕和三千多弟兄,先生請受孫輕一拜!」
沮授扶起孫輕:「主公要是知道孫頭領投靠,一定會高興的!」
孫輕立即表態:「孫輕和三千多弟兄,定會以主公馬首是瞻!」
沮授一笑:「要是常山境內其他黃巾軍,也有孫頭領如此眼光,就是常山百姓之幸!」
孫輕立馬明白了此話含義,他抱拳說道:「先生,其他人孫輕不敢說,周漢河的王當,與孫輕有點交情,請先生在此逗留一夜,孫輕這就去勸說王當來投。」
沮授點點頭,但安頓道:「順其自然,不要強人所難!」
「先生放心,王當和孫輕一樣,也一直想找一條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