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 第148章 光和改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148章 光和改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當夜,趙劍親自將皇甫嵩派去偷襲下曲陽的三千士兵,送到了皇甫嵩的營寨。

這三千人是偷偷從北門進城的,不料一進城就被雁門軍包圍了。

「我乃雁門侯夫人郭霞,下曲陽已被雁門軍佔領,你我都是官軍,都為平叛而來,隻要你等放下兵器不與敵對,我保你們平安無事,天黑後就送你們回營。」

郭霞立馬在包圍圈陣前,高聲喊著。她的身旁是穀再麗六姐妹。包圍圈的另一頭,屈玲立馬橫刀,身邊也是屈突族六姐妹。而夏侯輕衣立於城牆之上,一千弓箭兵張弓待發。

官軍領兵將領前後看了看,十幾員英姿颯爽的女將,士兵的盔甲都是官軍製式,比他們的盔甲要好。

雁門軍中有諸多女將,這是世人皆知的事,雁門侯的幾位夫人就是沙場宿將。

黃巾軍沒有這樣的盔甲,更沒有女將。領兵將領確信包圍他們的軍隊的確是雁門軍後,立即命令士兵放下兵器,束手就擒。

見自己的將士毫發無損的回來了,皇甫嵩心裡暗暗感歎!他暫時不知道自己的將士是如何被擒的?但他相信一定是受到了強大的威脅。

皇甫嵩對趙劍簡單的說了聲感謝的話,兩人對笑了一聲,抱拳分手。

回到營寨,皇甫嵩立即寫了一份奏摺,派人連夜送往洛陽。

「臣皇甫嵩稽首頓首,上書陛下:

日前臣統軍與黃巾軍張寶部激戰於下曲陽,幸賴陛下天威,將士用命,已陣斬賊首張寶,其部眾潰散。

恰此時,雁門軍自北來援,趁勢攻克下曲陽城池,俘獲黃巾賊兵及家眷數萬餘人。

然雁門軍乃邊地勁旅,歸並州節製,非臣所能調遣。今賊眾雖降,然黃巾餘孽根基未除,若不速斷,恐生後患。

臣以為,此等賊眾久從叛逆,若縱留世間,或複聚為亂,必致地方不寧。

伏乞陛下降旨,令雁門軍就地處決所俘賊兵及家眷,以彰天威,以絕禍根。如此,則叛逆震懾,邊境可安,臣亦得專心清剿餘寇,不負陛下托付。

臣惶恐待命,伏惟聖裁。

臣皇甫嵩頓首

光和七年冬月」

趙劍早已寫好了奏摺,在皇甫嵩率軍離開時,立馬派人給侯勃傳話,帶奏摺趕往洛陽,交於高望呈報漢靈帝。

他的奏摺這樣寫道:

「臣趙劍稽首頓首,上書陛下:

伏惟陛下聖明禦宇,垂拱治世。今黃巾頭領張角病亡,張梁、張寶已為皇甫嵩將軍所誅,逆黨大潰。

然所俘數萬賊卒及家眷,臣竊以為多係被脅從之無辜百姓,非儘懷叛逆之心。今北地邊陲,人口凋零,防務亟需充實。

臣為大漢基業長遠計,願將此輩安置於雁門郡境內,仿安置鮮卑族之策,劃地為屯,教以耕戰。令其墾荒種田以足邊糧,習武備邊以固疆圉,使其化賊為民,為陛下戍守邊境、保境安民。

如此一來,既可消弭餘孽隱患,又能增北地人丁、強邊郡實力,實乃一舉多得之策。臣必悉心管束,令其感沐聖恩,永為大漢屏藩。伏乞陛下恩準,以固國本。

臣惶恐待命,伏惟聖裁。

臣趙劍頓首

光和七年冬月」

兩日後,雁門軍果然撤出了下曲陽,帶走了四萬多黃巾家眷。

皇甫嵩、郭典、劉備眾人,遠遠的看著雁門軍帶著黃巾家眷浩浩蕩蕩的隊伍,都是一臉的無奈!

聖旨未到,他們隻能是看著。

「這雁門侯也太囂張了!」劉備感歎一聲。這話似乎是說給皇甫嵩聽的。

但皇甫嵩沒有理會。

幾日後,朝廷降旨,任命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晉封槐裡侯。郭典仍為钜鹿太守,任命劉備為钜鹿縣令,關羽和張飛任钜鹿縣尉。聖旨上隻字未提趙劍一事。

同時,另一聖旨到了雁門,漢靈帝對趙劍的上書大肆誇讚了一番,但並未給封賞。趙劍自然是不會在乎封賞的,他把黃巾軍家眷做了一番安置後,從黃巾軍卒裡挑選了兩萬多人,一共組建了四支野戰軍團,每支人馬一萬,每支軍團都配置騎兵、刀盾、槍兵、弓兵。

一軍團黃忠統領,麾下大將有孫輕和王當,駐守雁門郡防務。

二軍團張遼統領,麾下大將有屈鷹、典韋和鮑出,駐紮雁門郡,但不參與雁門防務。

三軍團趙雲統領,麾下大將有張合、夏侯蘭和杜長,駐守常山國防務。

四軍團徐晃統領,麾下大將有周倉、裴元紹和管亥,駐守中山國防務。

另外還成立了一支近衛軍,五百重灌騎兵,五百輕騎兵和三百輕騎女兵,黃舞蝶統領,麾下大將有郭霞、夏侯輕衣、屈玲、柯最琳十二姐妹和穀再麗十二姐妹。

趙劍讓雁門軍進入了休養、訓練之中,調沮授回到了陰館,全權負責一郡兩國的政務,由田豐負責三地的軍務。

而他則準備前往黃河以南,和長江兩岸,去遊曆一下,去搜羅一些人才和美人。在遊曆中等待漢靈帝駕崩後的局勢。

因大部分黃巾軍被滅,漢靈帝在光和七年十二月將年號改為中平元年。

皇甫嵩上任後,看到到冀州百姓在戰亂後生活困苦,奏請朝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用來贍養饑民,漢靈帝同意。

冀州百姓作歌稱讚他:「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複安居」。

此歌傳開後,沮授立即寫了一首《頌雁門侯歌》:

「雁門豐收穀滿倉,常山桑綠蠶作裳,中山畜旺牧歌長。

三地稅輕百姓歡,家家戶戶笑逐顏。往日愁租眉不展,今隨牛鈴穀入倉。小兒拍手街頭唱:稅輕年稔日子香!」

此歌以三地物產點出農耕興旺,用「笑逐顏」「穀入倉」直寫幸福,借小兒歌謠強化「稅輕」帶來的安樂,刪繁就簡突出減輕稅賦後的生活美景。

此歌很快在三地傳開,並傳向了周邊州郡。

當傳到了皇甫嵩耳裡時,他沉思了許久。之後給钜鹿太守郭典去了一封書信。

「公台:

趙劍收攏黃巾家眷,已獲陛下恩準。廣宗所押數萬眷屬,若能轉予趙劍,令其教化編伍,充作戍邊之卒,既順聖意,亦解羈押之困。邊關需丁,此輩若能棄戈從戍,或可化亂為用,為大漢守土。事宜從速,望公台協理排程,使這批眷屬早日往赴雁門,勿誤軍機。

專此,即請

時安

皇甫嵩

中平二年一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