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 第183章 閻忠獻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183章 閻忠獻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五日後,黃河西岸沙塵蔽日,韓遂的五萬大軍如黑雲壓境。牛角號聲撕裂晨霧,鐵甲映著冷冽的日光,數萬雙皮靴踏碎滿地霜華。

前鋒營的黑旗裹著腥風,十數批斥候如離弦之箭,分散馳向枹罕方向,馬蹄濺起的泥點在枯草上暈開暗紅痕跡。

三日後,軍至唐翼穀口。韓遂身披玄色大氅,正立在高崗上俯瞰河穀,忽聞急驟馬蹄聲自東南方傳來。

當先斥候滾鞍下馬,盔纓浸透汗水:「報!雁門軍一萬三千精銳,已離枹罕三日,正沿白土川北岸而來!」

「再探!」韓遂邊說邊摩挲著腰間錯金環首刀,眼底掠過鷹隼般的寒芒。

遠處連綿的山巒在暮色中化作猙獰的剪影。

「主公,雁門軍一萬多兵馬離開枹罕,莫非是要奔襲允吾嗎?」閻行小心翼翼的問道。

韓遂搖搖頭:「不可能去奔襲允吾,我估計雁門軍是要在白土川阻擋我軍。

白土川是從允吾到枹罕的必經之地。在白土川紮營,既可控製河穀通道,又便於監視我軍動向。」

梁興不解的說道:「白土川地形相對開闊,最適合騎兵作戰,雁門軍兵馬一萬多,騎兵估計也就五幾千吧?

雖然雁門騎兵悍勇,我西涼騎兵也是譽滿天下的,我軍兩萬騎兵,雁門軍不可能不清楚,在此阻止我軍。

莫非其中有詐?」

韓遂沒有回答,回頭看了看閻忠,笑著問:「孝文怎麼看?」

閻忠是涼州漢陽人,曾為信都縣令,也是當地名士,有一定的戰略眼光。

中平元年(184年),他在皇甫嵩帳下任職,皇甫嵩擊破黃巾,威震天下。他勸說皇甫嵩抓住時機,利用手中兵權,誅殺宦官,取代東漢朝廷,南麵稱製。

但皇甫嵩拒絕了他的建議,閻忠遂逃走,《後漢紀》稱其「佯狂為巫」。

之後,閻忠投奔了韓遂,曾勸說韓遂起兵,鼓動他利用當時天下混亂的局勢,取代東漢朝廷,建立自己的霸業。

閻忠臉上的皺紋映得如刀刻般深邃,他眺望著白土川方向,緩緩說道:「白土川看似平坦,實則暗藏殺機。雁門軍棄守枹罕、北據白土,此乃以地形為刃,行險中求勝之計。」

「如何說?」韓遂平靜的問。

「川道南北兩山如壁,最窄處僅容三馬並行。敵軍萬人扼守穀口,隻需以強弩、滾石封堵,我五萬大軍縱有虎狼之勇,亦難展開鋒芒。」

說著,他彎腰抓起一把細沙,任其在手指間簌簌而落:「此為『一夫當關』之勢,卻又暗藏玄機。若我軍強攻,敵軍可借兩側山道繞後突襲,斷我糧草;若分兵迂迴,正中其分散兵力之策。」

韓遂摩挲著劍柄皺眉:「他們兵力懸殊,豈敢主動迎戰?」

「正因懸殊,方顯其狠。」閻忠冷笑一聲,抬手一甩,細沙揚起如硝煙,「雁門軍料定我軍驕橫輕敵,欲以小股精銳誘我入彀。白土川看似咽喉,實則是懸在我軍頭頂的鍘刀!攻,則傷筋動骨,退,則士氣儘喪。

此等險招,非深諳兵法之人不能為。」

一股旋風驟起。閻忠望著旋風的旋轉,忽然壓低聲音:「更可怕的是,敵軍既敢棄守枹罕,想必在允吾方向另有伏兵。這白土川,或許隻是引君入甕的第一枚棋子。

此次雁門軍的參軍是田豐,此人我早有耳聞。田元皓,河北名儒,腹中韜略可比管仲樂毅。以多謀善斷著稱,其謀略風格更偏向於穩慎精準,有時也會奇詭出險。」

韓遂瞳孔猛地收縮,腰間環首刀不自覺發出輕鳴,問:「依孝文之見,我軍當如何破局?」

周圍諸將紛紛屏息,目光如炬般聚焦在閻忠身上,空氣裡彌漫著凝重的火藥味。

閻忠卻不慌不忙,緩慢說道:「將軍可知『虛虛實實,兵不厭詐』?

敵軍敢以寡敵眾,必在暗處藏有殺招。我軍若強攻白土川,正中其下懷。

但,這殺招既是敵軍倚仗,亦是其死穴!」

「請先生明示!」韓遂探身向前,胡須因急切微微顫動。

閻忠蹲下身,撿起一根樹乾,在地上畫了起來:「此處,大夏河支流。我軍可分三千精銳偽裝成運糧隊,沿河而上,佯裝繞道偷襲枹罕。

敵軍若分兵回援,白土川防線必弱;若按兵不動,我軍便真取枹罕,斷其退路。」

他又抓起一把紅沙,灑在白土川北側山地:「與此同時,以五千騎兵虛張聲勢,在北山反複巡弋,製造即將包抄的假象。敵軍見我軍動靜頻出,必難辨虛實。」

「可若敵軍識破我軍虛實,死守白土川呢?」閻行忍不住發問。

閻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死守?正合我意!我軍趁夜全軍偃旗息鼓,留千人虛守營帳,其餘人馬輕裝疾行,沿白土川南岸隱秘小道西進。

南岸峭壁很險,雁門軍未必會設防。待繞至敵軍身後,前後夾擊,雁門軍縱有三頭六臂,也插翅難逃!」

韓遂聞言撫掌大笑,眼中凶光畢露:「好!就依孝文之計!若能踏平白土川,定要讓雁門軍血染這整片黃沙!」

風起,呼嘯之聲,似已裹挾著金戈鐵馬的殺伐之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