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297章 人心不齊
初平元年(190年)四月,趙劍一行人踏進了常山國屬地上艾縣。
五月,董卓的使者帶著厚禮,和漢獻帝的「聖旨」,來到了雁門陰館。
五月中旬,雲涼兩州的雁門軍突然撤回駐地,不再威逼董卓的駐地。
五月底,董卓率軍撤離洛陽。
洛陽城、雲州的訊息很快穿透了虎牢關的烽煙,砸進聯軍大營。
當聽到「董卓孫女董白受趙劍挾持,董卓派人前往雲州送禮,獻上十匹汗血馬、赤金百斤、項羽的天龍破城戟,朝廷還加封趙劍為征北將軍」時,整個中軍大帳靜得能聽見燭火劈啪。
這一連串的訊息太震撼了!太意想不到了?
董卓獻禮,不驚奇,因為孫女。
朝廷加封趙劍,不驚奇,說是朝廷加封,那就是董卓的加封。
眾人驚奇的是,趙劍是怎麼挾持上董白的?
聯軍十五萬兵馬,彆說是董白了,就連董卓身邊那些有用的人,他們也沒有擒獲一個。
怎麼會這樣?
除了驚愕,有人陷入了沉思,如曹操;有人羨慕了起來,如王匡;有人佩服,如孫堅;有人不服,如公孫瓚;也有人是嫉妒,如劉備。
袁紹是羨慕和嫉妒,袁術是不服和嫉妒。
但事實擺在他們眼前,他們不可能不做反應?
袁紹捏著竹簡的指節泛白。
「征北將軍」,那是朝廷四征將軍之一,是掌握一方重兵、地位顯赫的中高階軍事將領,位列「九卿」之下、「雜號將軍」之上,俸祿二千石。
他猛地將竹簡摜在案上,青銅酒樽震得跳起,酒液潑在地圖上,暈開一片深色,倒像函穀關外新添的血跡。
「荒謬!」袁術第一個拍案,他腰間玉帶因動作滑到腹間,「這趙劍不加入我們聯軍,獨自抗衡董賊可以,我還敬他是英雄。
可如今擒獲了董賊的孫女,董白乃董賊的心頭肉,趙劍不以此挾持,逼董賊退出朝廷,還受封!
那是朝廷封的嗎?那是老賊封的。我看這定然是老賊使的美人計!」
一旁的袁遺立即附和道:「公路所言甚是!天下誰人不知趙劍好色啊。」
其他諸侯竊竊私語起來,孔伷撚著胡須說道:「我看未必單純是好色。趙劍此人素來詭詐,依我看,他扣著董白,又受董卓的禮,怕是想兩頭漁利。」
「漁利?」公孫瓚點點頭,「董白是董卓心尖肉,趙劍捏著這張牌,卻肯受董卓的封,我看是在等我們的訊息。」
他抬眼掃過眾人,「假如是董卓放的這個餌,就是衝著我們來的。
董賊西遷朝廷,火燒洛陽,不僅僅是在避我聯軍鋒芒,更是為了提防趙劍。
趙劍擁兵十萬,從西、從北都威脅著董卓。董卓西遷長安後,隻要能穩住趙劍,就可以抽調出更多兵馬來和我聯軍決戰。」
話音未落,站在劉備身後的張飛已按捺不住:「那董白是董賊心頭肉,趙劍留著她,與董卓暗通款曲也未可知。
如今他受封征北將軍,說不準會調轉馬頭打我們?
依我看,當派使者去問他要董白。肯交人,便信他三分;不肯,便是與董卓沆瀣一氣,當共討之!」
因為是劉備三兄弟擊敗的呂布,眾諸侯對劉備已經有了好感,張飛的出言,並沒有引起誰的不滿,反而有人對他的說法點起了頭。
帳內頓時分成兩派,主張聯趙者說「敵人的敵人可暫為友」,懷疑者罵「不可輕信」,吵得案上的燭火都晃得厲害。
袁紹猛地一揮手,帳內驟靜,他看著曹操說道:「孟德,我看再派衛茲走一趟。帶二十車糧草,隻說『關東軍盼將軍早定心意』,不提董白,也不問封爵。
他若肯見,便是還有餘地;若閉門不見…」
袁紹眼中寒光一閃,「那便不是聯不聯的事,他如今還羽翼未豐,日後恐怕就是你我的心頭大患了。」
忽然,一聲怒喝如驚雷炸響,帳內瞬間死寂。隻見孫堅站起身來,雙目赤紅,指著滿堂諸侯,聲音因憤怒而發顫:「董卓老賊焚宮闕,掠天子,劫百姓!
你們一個個手握重兵。如今,董卓已經撤離洛陽,爾等不是思量著去追殺老賊,卻在此處談論起了雁門侯的是非。
你們都打的是什麼算盤?忘了當初歃血為盟的誓言了嗎?忘了洛陽城外累累白骨了嗎?」
「孫堅!」袁紹臉色鐵青,拍案而起,「你休要放肆!追擊董卓需得萬全之策,豈能逞匹夫之勇?」
「萬全之策?」孫堅冷笑,直指帳外,「我已占據陽人多時,也不見諸位跟進。
此時,還大言不慚的說議出『萬全之策』,董卓進入函穀關,憑險而守!到那時,這聯軍還有何麵目麵對天下蒼生?」
他猛地轉身,紅袍在風中獵獵作響,「你們不追,我追!我孫堅就算隻剩一兵一卒,也要殺向長安,取那老賊項上人頭!」
說罷,他頭也不回地衝出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