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 第362章 劉備附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362章 劉備附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二日,晨霧剛散,東平陵外便響起了震天的鼓角。管統登上東門敵樓,遠遠望見曹操大軍列陣於城下,旌旗如林,甲冑映著晨光泛出冷光,前鋒步兵持刀盾擺出攻城姿態,卻隻列陣不動,並無半分衝鋒的跡象。

他眉頭微蹙,又轉身策馬趕往西門,袁紹今日兵馬隻有五千,騎兵環伺、步兵肅立,陣型嚴整如鐵壁,同樣隻是對峙,連衝車、雲梯都未曾向前挪動半步。

管統目光掃過袁軍陣列,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佩劍。

兩門敵軍明明集結了兵力,卻隻擺開架勢不攻城,既不試探虛實,也不叫陣辱罵,安靜得反常。

他抬眼望向遠方,雖看不到袁軍大營,可兩門敵軍的詭異舉動,像一張無形的網,讓他心頭沉甸甸的。

袁紹昨日兵馬上萬,就算折損不少,也不應該隻剩五千,那剩餘兵馬呢?

“難道是……”管統眼底閃過一絲警覺。

敵軍分兵列陣卻按兵不動,明顯是故意牽製城上守軍,讓他們把兵力集中在東西兩門。

可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掩護其他方向的偷襲,還是在調兵?

以曹操的八千兵馬,加上袁紹的兵馬,至少還有一萬七千兵力,攻城還是有實力的。

為什麼不來攻城了……難道…是在挖掘地道?

他當即召來親兵:“速去傳令,加派哨探巡查城牆四周,在城牆內側關鍵位置,挖掘一米深的土坑,將小口大肚的陶甕、陶罐倒扣在坑底,甕口朝上,再讓聽力敏銳的士兵伏在甕口旁,仔細分辨地下傳來的聲音。

若敵軍在挖地道,鐵鍬鏟土、木鍁掘地的震動聲會通過土壤傳導至甕李,聲音越清晰、越靠近,說明地道離此處越近。

一旦發現地下有異動,立刻回報!

再讓東西兩門守軍警惕,切勿被敵軍陣型迷惑,隻留半數人守城,其餘人輪番休整,以防不測!”

親兵領命而去,管統仍站在城頭,臉上淡淡一笑,知道紋絲不動的敵軍陣列,這平靜之下,藏著袁紹的殺機。

一連三天,袁紹和曹操每日列陣按兵不動,少半天後就收兵回營。

當晚,洛口方向的傳令兵急匆匆趕回,帶回了一個不好的訊息,曆城失手,洛口失手,大公子袁譚和淳於瓊都逃往平原郡。

“什麼?”袁紹大驚!

斥候探察的訊息,曆城和洛口的雁門軍兵力不足七千人,麵對他的一萬五千兵馬,不戰而逃在情理之中。

雖然沒有探察到去向,但跡象表明應該是退回東平陵了。

即便是沒有退回東平陵,以不足七千兵馬,彆說是攻擊曆城的一萬兵馬了,就是淳於瓊五千兵馬守衛的洛口,也是難以攻破的。

可現在,洛口丟了,曆城丟了!

是什麼情況?是什麼原因?

不管是什麼情況,什麼原因,兩地已經丟了。

這兩地一丟,那他的大軍就處在了雁門軍前後夾擊的局麵了。

“廢物!”袁紹拍著案幾,氣的大罵。

帳內燭火搖曳,袁紹手指泛白,臉色很快從錯愕轉為鐵青。

“曆城、洛口……竟皆失?”他喉間滾出低語,先前勝券在握的銳氣瞬間被寒意澆透,心底那絲不安終於凝成了沉屙。

審配見袁紹神色劇變,已知其心已亂,當即上前一步,聲音沉穩如磐:“主公,此刻當斷則斷,撤軍為上!

洛口與曆城為糧道咽喉,二者皆失,前線無糧可供,糧草一旦緊缺,屆時無需敵軍來攻,我軍自亂。

看來這是趙劍的佈局,今雁門軍複奪兩地,必已佈局了攻擊我軍的後手。

若我軍遲疑,一旦趙劍數路來攻,阻斷我軍退路,恐成甕中之鱉。”

許攸也趕緊附和:“主公,審公此言有理。我軍需避實擊虛,保留根本。

今時勢已逆,不如暫退平原,憑冀州之地的糧草與兵力重整旗鼓,等待雲州有變,趙劍分心之時,再圖捲土重來,方為長久之計。”

劉備立於帳側,見審配和許攸陳詞已畢,袁紹麵色仍有猶豫,便緩步上前,拱手時姿態謙和,語氣更添幾分委婉:“明公,正南和子遠先生所言,實乃洞見時勢之論。

備雖無征戰長才,卻也略知‘勢不可為則退’的道理,願再為明公進一言。”

他沒有直言“撤軍”,反而先提舊事,語氣帶著幾分感佩:“昔年明公討董卓、據冀州,何等雄姿?

正因明公每臨大事,從不為一時之困絆住腳步。

今曆城、洛口雖失,然冀州根基尚在,將士之心未散。

若為爭一時勝負,強留濟南,萬一糧儘援絕,反折了多年積攢的元氣,豈非得不償失?”

話到此處,他話鋒微轉,又暗合袁紹心思:“趙劍雖占青州諸地,但平原還在明公手上。明公若此時悄然撤軍,避其鋒芒,待明公退回平原並重兵扼守,憑冀州糧倉養精蓄銳,再聯合曹公和徐州陶公,那時趙劍縱有青州諸地,又怎能與明公的大勢抗衡?”

一番話,既不提“退”的窘迫,隻論“守勢待時”的長遠。

既肯定了審配和許攸的建議,又處處捧著袁紹的威望與過往功績,半句未露催促之意,卻讓袁紹聽來,隻覺撤軍並非示弱,反是顧全大局的明智之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