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 第488章 關羽謀下邳
劉備見陳登似乎不想明說,便進一步試探道:“備願與陶公共守徐州,護佑徐州百姓,先生可願信備?”
陳登微微一笑:“使君素有仁德之名,能共守徐州,是徐州之幸。
然,徐州此戰後,兵力趨於匱乏,可統帥之人寥寥無幾,能戰之將、謀定之臣,也是屈指可數。
恕我直言,使君實力也兵不過萬,將隻有關張兩位將軍,謀臣唯孫乾、簡雍二位,二位謀略與軍政才能一般。
而曹操陣營,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於禁皆有統軍之才,也有善戰之能,許褚、李典、樂進都是虎將。
謀略方麵,戲誌纔是曠世奇才,荀彧是王佐之才,程昱、荀攸也智謀達人。
可抵禦曹操者,徐州無人啊!”
“那,依先生來看,雁門軍…如何?”劉備語氣平穩,問。
陳登不假思索,立馬答道:“趙劍天馬行空,雁門軍兵強馬壯,沮授、田豐都是大謀之才,雖不比戲誌才、荀彧之能,卻也有頂級謀略。
趙劍本人就是天下無敵,麾下趙雲、黃忠、徐晃、張遼、張合、徐榮軍團,都久經沙場,戰力強悍。
今,又組建了馬騰、閻柔、段煨兵團,雖不知這三人實力如何?能被趙劍委以統領兵團,足以說明此三人定有才能。
其麾下勇將如典韋、鮑出、龐德,據說皆勇冠三軍。
幽州牧劉虞竟也為其出仕,太原郭家,天下豪富毋極甄家為其後盾,數部鮮卑,涼州羌族皆依附他。
若徐州能得趙劍護佑,自然無懼曹操!
此次雁門軍突襲彭城,馳援郯縣,必有用意。
隻是…
不知道趙劍來了沒有?”
頓了片刻,陳登看著劉備問:“使君,若雁門軍染指徐州,使君有何打算?”
劉備心中一涼,知道陳登是向好雁門軍,眼底笑意斂去幾分,卻仍語氣謙和而堅定:“徐州乃陶州牧之基業,備能蒙州牧錯愛,誓死扞衛州牧!”
他話鋒一轉,聲音壓得更低,帶著幾分“推心置腹”的凝重:“雁門軍驍勇,備早有耳聞。隻是‘染指’二字過重。
若其是奉朝廷詔令、或為馳援徐州而來,備自當率部接應,共聽州牧調遣。
可若無故覬覦州牧疆土、驚擾徐州百姓,備雖不才,也斷不能坐視。”
“畢竟,”他抬眼看向陳登,目光似含深意,“備受州牧厚恩,當以死相報!屆時縱是與雁門軍反目,亦是為護州牧基業、保一方平安。
先生乃徐州柱石,想必也不願見故土遭兵戈、百姓流離吧?”
既撇清自身“據有徐州”的嫌疑,嚴守從屬身份,又將立場繫結陶謙與徐州百姓,把“對抗雁門軍”包裝成“儘忠護主、安民保土”。
以此來再次確認陳登會站隊哪方?
陳登指尖叩擊案幾,目光銳利如鷹,直刺劉備眼底:“州牧年事已高,徐州要的是太平!
雁門軍若真要來,誰能攔得住?
何況州牧也是明理之人,趙劍也非曹操之流。徐州會怎麼樣?你我還是拭目以待。
誰讓徐州不安,我陳家絕不姑息!”
劉備點點頭,眼底閃過一絲狡黠:“先生所言極是!州牧仁厚,畢生以安民為念,豈會陷徐州混亂?
備更盼徐州乃天下百姓樂土,若雁門軍接納,備必當為徐州百姓守土一方!”
陳登點點頭,兩人又寒暄幾句,劉備告辭。
回到驛館,關羽立即說道:“大哥,曹操轉攻下邳,笮融棄城而逃,正是天賜良機!
下邳枕泗水、臨沂水,城高池深,還有甕城為核心,易守難攻
又是徐州倉儲重地,漕運便利,能持續補濟。
此地士族聚居、民心歸附,掌控此地便等於握住徐州民政命脈。
而彭城卻是平原開闊,無險可依,敵軍一衝便破。且彭城糧草全靠外調,一旦被圍便是坐以待斃。
占了下邳,便是占了徐州的‘腰眼’,進可攻、退可守,日後無論應對曹操、雁門軍,還是立足徐州,都比困在彭城被動強百倍!”
他話鋒一轉,語氣帶著幾分謀劃:“陶謙素來倚重大哥,此時若主動請令,言稱‘願率部馳援下邳,為州牧守住這根本之地’,陶謙定然應允。
屆時我等入了下邳,外拒曹操,那時即便雁門軍來了,大哥乃陶謙屬下,以陶謙之聲望,雁門軍也斷不敢公然搶奪!
之後,大哥內收民心,穩定局勢稍,這兵家要地便儘在大哥掌握。
既名正言順,又能避開雁門軍的鋒芒,豈不比困守彭城被動周旋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