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操控祖宗:從長平之戰到千年世家 > 第30章 塵封竹簡言興替,無聲暗潮流新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操控祖宗:從長平之戰到千年世家 第30章 塵封竹簡言興替,無聲暗潮流新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廷尉府,大秦的法度中樞。

這裡冇有丞相府的氣派,也冇有將軍府的威嚴。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陳年竹簡與桐油混合的獨特氣味,古老而肅穆。

一排排頂天立地的巨大書架,如同沉默的軍隊,將整個府衙分割成無數條幽深的甬道。書架上,塞滿了自商鞅變法以來,曆代秦王積攢下的律法、戶籍、地圖、卷宗,浩如煙海。

李斯上任廷尉正的的故紙,梳理得井井有條,心中無不駭然。他們彷彿看到的不是一個文官,而是一位正在解剖巨獸的庖丁,每一刀都精準地落在筋骨脈絡之上。

李斯不眠不休。困了,便以冷水洗麵;餓了,便啃幾口乾硬的麥餅。他的眼中佈滿血絲,但精神卻愈發亢奮。他知道,自己手中的每一卷竹簡,都可能成為未來大秦鐵騎踏破新鄭城門的引路石。他正在做的,不是整理文書,而是在為王上,為大秦,鍛造一柄足以肢解一個國家的無形利刃。

與此同時,來自新鄭的密報,如同涓涓細流,通過羅網那張無形的網絡,源源不斷地彙入鹹陽宮。

每一日黃昏,都會有一名不起眼的信使,將一隻小小的竹管,送到章台宮的偏殿。

嬴政已經習慣了這種等待。他不再焦躁,而是將每日送來的情報,與樊夫、李斯二人共同審閱,將其視為一種學習。

“稟王上,上將軍暴鳶已完成都城衛戍交接,相國府三百親衛被遣散,換上了王室禁軍。”

“稟王上,禦史台查出張平在三年前,曾接受過一名魏國商賈的‘獻金’,雖數目不大,但韓王已下令深究。”

“稟王上,新鄭城中已有流言,稱張相國‘身在韓營心在魏’。”

一條條情報,冰冷而客觀,共同勾勒出了一幅畫麵:一張針對張平的天羅地網,正在韓王自己的默許下,緩緩收緊。

張平並非坐以待斃。他數次請求覲見韓王,想要當麵辯解,卻都被以“王上體恤相國,不忍其勞累”為由,擋在了宮門之外。他派人聯絡朝中故舊,卻發現往日那些與他稱兄道弟的同僚,如今都對他避之不及。

這位在韓國政壇屹立了十數年的相國,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作孤立無援,什麼叫作人言可畏。他就像一頭被困在陷阱裡的猛虎,空有一身力量,卻無處施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泥土,一點點將自己掩埋。

“丞相,”嬴政將手中的帛書放下,看向樊夫,“這張網,收得太慢了。韓王多疑而寡斷,若無雷霆之擊,恐會夜長夢多。”

少年君主已經學會了耐心,但他骨子裡的果決,讓他更傾向於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達成最終的目的。

樊夫撫須微笑,他知道,王上已經真正入局,開始獨立思考棋局的走向了。

“王上所言極是。溫水煮蛙,雖能斃敵,但耗時過久。如今,隻差最後一味猛藥,便可讓這鍋水,徹底沸騰。”

他說著,將目光投向了李斯。

李斯心領神會,從整理好的卷宗中,取出一份關於韓國宮廷禮製的記錄,呈了上去。

“王上,丞相,臣查閱韓國舊檔,發現一事。半月之後,乃是韓王之母明姬太後的生辰。按照慣例,屆時韓王將大宴群臣,並允許百官攜帶家眷入宮朝賀。同時,為顯仁德,會下令搜檢宮中府庫,將一些舊物賞賜給有功之臣。”

他的話音剛落,嬴政與樊夫的眼中,同時閃過一道精光。

一個完美的,讓“人證物證”同時出現,且讓韓王無法迴避的場合,就這麼呈現在了眼前。

“好!”嬴政一拍桌案,站起身來,“寡人明白了。”

他走到殿中,負手而立,原本還有些稚嫩的臉龐上,此刻已滿是與年齡不相稱的冷峻與威嚴。他沉默了良久,似乎在權衡這最後一擊的分量。

最終,他轉過身,目光如電,掃過樊夫與李斯,下達了那道決定一個國家相國命運的最後指令。

“傳令掩日,讓他的人,在太後壽宴前三日,將‘張平通魏’的訊息,‘不經意’地透露給明姬太後身邊最受寵的宦官。”

“再傳令驚鯢,備好死士。若壽宴之上,韓王依舊猶豫不決,便讓那名當初給張府管家送禮的‘魏國使節隨從’,出現在新鄭的街頭,被巡城的衛兵‘恰巧’抓住。寡人要讓他親口‘招認’,自己是奉了張相國之命,前來聯絡。”

兩道命令,一道攻心,一道定局。

前者,是利用後宮婦人的枕邊風,給優柔寡斷的韓王施加最後的壓力。

後者,則是準備好了圖窮匕見的最後手段,一旦發動,便再無轉圜的餘地。

“諾!”

樊夫與李斯,深深地躬下身去。他們知道,從這一刻起,韓國相國張平的命運,已經寫下了句點。

而這位年僅十四歲的大秦君主,也通過這一場不見血的廟堂之戰,完成了他作為帝王的,第一次真正的“狩獵”。

樊夫為了這一時刻也是等了很久。

隻要大秦這邊奠定好了基礎,那自己回去之後,變化可能就會有更多,現在這些一步步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每一步都是不容易的,為了自己的家族,他需要做的更多。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