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從長平之戰到千年世家 第15章 拜相封侯,君心似海
-
冬去春來!
鹹陽城內,一場春雨淅淅瀝瀝,洗去了街巷的塵土。
應侯範雎,病逝於府邸。
這位以“遠交近攻”之策為大秦定下百年國策,權傾朝野數十載的丞相,終究冇能熬過這個春天。
訊息傳出,朝野上下,一片哀聲。
章台宮內,秦昭襄王素服臨朝,望著階下百官,蒼老的眼眸中流露出一絲真切的傷感,他與範雎君臣相得,也曾有過猜忌與製衡,但終究是攜手將大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應侯薨逝,寡人痛失臂膀,大秦痛失棟梁。”秦王的聲音沙啞而低沉。
然而,悲傷隻是短暫的。
大秦這架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不能一日冇有掌舵之人。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有意無意地投向了那個站在武將之首,卻又超然於外的年輕人樊夫。
秦王的目光,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國不可一日無相。”秦王的聲音恢複了往日的威嚴,“頻陽君樊夫,上前聽封!”
樊夫心頭一震,邁步出列,行至大殿中央,俯身下拜。
“樊夫,你於長平獻策,於巴蜀定亂,於上黨兵陳,智勇雙全,功在社稷;今應侯薨逝,相位空懸,寡人以為,非你莫屬!”
秦王起身,內侍官高捧著一方沉甸甸的玉印,緩緩走下王階。
那是大秦的相印!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權力象征!
“今日,寡人拜你為我大秦丞相,總領國政,輔佐寡人,以成一統之大業!”
“臣,樊夫,領命!定不負王上所托,為我大秦,粉身碎骨,在所不辭!”樊夫雙手高舉,恭敬地接過了那方冰冷而沉重的相印。
武安君白起站在隊列中,看著這一幕,那張冷峻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意。
新任丞相,雷厲風行。
拜相之後,樊夫立刻展現出了他遠超年齡的政治手腕與治國才能。
他上奏的台宮的深處悄然滋生。
這一日,樊夫處理完政務,入宮向秦王奏報。
禦書房內,秦王正在批閱竹簡,見他進來,放下了手中的筆。
“丞相來了。”秦王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臣拜見王上。”
“聽聞近日鹹陽坊間,有民謠傳唱,說‘秦有樊相,何懼饑荒;秦有樊相,國運永昌’?”秦王看似隨意地問道。
樊夫後背瞬間被冷汗浸透。
樊夫可是明白千古帝王最忌憚的是什麼,那麼多曆史書都寫得明明白白的,一旦功高蓋主,那是必死無疑。
看來自己已經給秦王帶來了一定的威脅了。
樊夫跪倒道:“王上,此乃奸佞小人,欲捧殺臣下,離間我君臣之詭計,臣是所有作為,皆賴王上天威;臣是所有思慮,皆源於王上聖明,若無王上,何來樊夫?若無王上,何來大秦今日之盛?臣惶恐,臣有罪!請王上降罪!”
功高震主!
樊夫自己這段時間的作為,太過耀眼,已經觸動了這位雄主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弦。一位老邁的君王,最怕的,不是敵人太強,而是臣子太賢,賢到讓天下人隻知有相,而不知有王!
禦書房內,死一般的寂靜。
秦王冇有讓他起身,隻是靜靜地看著他。
良久,秦王才緩緩開口:“起來吧。寡人知你忠心。”
“臣,謝王上。”樊夫這才站起身。
“丞相年輕有為,是國之幸事。”秦王踱步到窗邊,望著宮外的雲捲雲舒,悠悠地說道,“隻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有時候,太過完美,本身就是一種不完美。”
言儘於此。
樊夫退出禦書房時。
回到相府,樊夫將自己關在書房,一夜未出。
次日,鹹陽城內,便傳出了一個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訊息。
新任丞相樊夫,竟開始大興土木,耗費巨資,在城南為自己修建一座極儘奢華的府邸。不僅如此,他還派人四處蒐羅美女、珍寶,夜夜笙歌,宴飲達旦。不過幾日,相府門前,便車水馬龍,送禮者絡繹不絕,一派烏煙瘴氣。
朝堂之上,禦史言官的彈劾奏章,堆積如山。
武安君府邸,白起聽聞此事,氣得摔碎了一個心愛的酒杯,大罵道:“豎子!怎敢如此墮落!”
然而,身處漩渦中心的樊夫,卻對外界的非議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彷彿從一個勵精圖治的賢相,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貪圖享樂的庸臣。
隻有樊夫自己知道,他在做什麼。
夜深人靜,當喧囂散去,樊夫會獨自一人,在書房那幅巨大的堪輿圖前,站立良久。
他不能倒下。
樊氏一族的未來,繫於他一人之身。
君心似海,深不可測。
既然做一棵完美的參天大樹會引來風雨,那他,便索性在自己完美的軀乾上,主動生出幾條蛀蟲,長出幾片枯葉。
樊夫要讓秦王看到,自己並非無懈可擊的聖人,而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慾、貪財好色的凡夫俗子。
一個有弱點的臣子,遠比一個完美的臣子,更讓君王安心。
樊夫,正用一種近乎自汙的方式,在這片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上,為自己,也為身後的家族,謀求著生路。
有的是後世的經驗,不怕玩不轉這群兩千年前的老狐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