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第二十九章:正月十五偷青
-
正月十五偷青
阿青與小美約好,正月十五這一天,去鄰居家偷青。
這是客家人一個非常奇特的習俗。
他們這個習俗有點類似美國的零元購。
現在美國一些州也有一個奇怪的約定,就是顧客可以去超市拿東西。
這個拿其實就偷,拿起東西就跑,不用付費,隻要不超過上限,警察就不會管。
超市也會視而不見。
據說是為了保護窮人,不至於餓死。
遠古時代的客家人生活在原始森林裡,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很多人衣食無著,饑寒交迫,差不多也是在餓死的邊緣上。
也就產生偷青。
話說山寨裡的陳大磊是有名懶漢。
因為他父母早亡,又冇有兄弟姐妹的幫襯,所以日子過十分的艱難,他自己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破罐破摔,有一天過一天。
新年來臨了,家家戶戶都穿上了新衣,除夕之夜,大魚大肉,其樂融融。
隻有他大年三十還在吃烤紅薯,到了元月十五,他家的紅薯也冇有了,他餓得頭昏眼花,兩眼發綠。
但是家裡什麼吃的也冇有了。
眼看就要餓死了。
陳大磊不甘心就這樣餓死,於是,餓了一整天的他,趁著夜色,跑出了山寨,看外麵有冇有吃的。
一陣山風颳來,有樹葉向他飄來。
他抓起了一片樹葉丟進嘴裡,樹葉苦澀,難以下嚥,且有倒刺,弄得嘴巴火辣辣地疼。
他來到河邊,喝了一口山泉水,嘴裡好受一些,但依然很餓。
他站起來,眼睛忽然一亮。
他看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菜地。
這是山寨人種的菜地,其王婆婆的菜地最大,菜也最多。
以前他雖然吃了上頓冇下頓,窮困潦倒,但從來冇有想到要去偷彆人的菜。
今天不一樣了。
他餓了一整天,家裡一點吃的都冇有,再不想辦法,隻有餓死在山寨外了。
他隻好去偷菜了。
他來到王婆婆菜地。
這裡有許多白菜、蘿蔔。
他拔出了一個白蘿蔔,生吃起來,填飽肚子後,又拔了許多白菜和蘿蔔。
他麵前堆積成了一座小山。
忽然,他身後傳來一聲炸雷:"陳大伢子,你在乾什麼啊!?"
陳大伢子是陳大磊的小名。
他回頭一看,竟然是王婆婆。
他的臉頓時紅了起來。
他雖然窮,但從來不偷人家的東西。
這是:正月十五偷青
陳大磊聽了之後,深受感動。
他覺得王婆婆說得對。
自己也是三尺男兒,隻要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他接過米和臘肉後,飽吃了一頓,第二天果斷走出山寨,開始在外麵闖蕩。
經過五年的打拚,他終於功成名就,成了山寨的首富。
他回來後,第一件事就給王婆婆修建一棟漂亮的樓房,之後,擴建祠堂,辦學校,培養人才。
自己也成家立業,最終成了陳家山寨族長,在他的領導下,山寨搞得紅紅火火。
他的事蹟在客家人群中流傳下來,大家都說是他偷菜的功勞。
因為隻有他偷菜,纔會遇到王婆婆,纔會受到如此深刻的教育,纔會大徹大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於是,慢慢的,正月十五的時候,客家人都來到彆人的菜園子,摘一把青菜,想以此徹底擺脫窮鬼。
客家人叫做偷青,其實也叫做丟窮。
阿青與小美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天。
倆人年芳二十,正要出去打拚。
在客家人的習俗裡,正月十五之前,仍屬過年,過了十五,新年結束,就要出去討生活。
在討生活之前,須要做一件事,去人家菜園子偷青,把不愉快,不吉利的東西丟掉,把好的東西帶回家。
於是,她們倆人來到了山寨外麵的菜地。
這個菜地附近都有人家,她們就是選有人家的菜地,目的就是讓人罵。
罵得越凶越好,因為越能把身上的窮鬼趕走。
她們進入了菜地,開始摘青菜。
摘人家的青菜也是有規矩的。
不是要你挑蘿筐來,把人家的菜全部偷走,而是隻能摘一把,最多手上拎一把。
當然,偷完了青菜,由於是晚上,有的主人已經睡覺了,即使不睡覺,也是在家烤火,主人不知道,如何罵呢?
阿青準備好了一掛鞭炮。
倆人手拎著青菜,關好菜園門,然後,點燃鞭炮。
"劈啪,劈啪"的鞭炮聲,在四處炸響。
呆在家中的菜園主人知道有人偷青了,馬上跑出來,笑嗬嗬地罵。
這個罵不能講文明,講禮貌,而是要十分惡毒地語言攻擊。
隻有這樣,才能讓窮鬼受不了,羞愧難當,流著眼淚離開。
千萬不能表揚啊!
如果是表揚,完了,窮鬼會興奮地唱歌跳舞,不走了。
這樣的偷青就是失敗的偷青。
主人在罵,阿青她們也不能走,而是要靜靜地聆聽,罵完之後,才能高高興興回家。
到了家,要立即把青菜煮熟,吃掉,絕對不能留。
因為好東西,要留在心裡,不能隨意丟棄。
做完了這一切,第二天就可以上路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一陋習也漸漸被客家人所拋棄了,很少再有人偷青了。
然而,遠古時代的客家人卻不一樣。
他們居住在原始森林裡,生活十分不易,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於是吃成了他們生活中最主要的任務。
青菜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也可以說是維持生命的源泉,在客家人心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偷人家一把青菜,等於偷了人家非常重要的食物,然後遭人罵,讓自己警醒。
丟掉窮根,催人奮進,讓一代代客家人,在曲折的人生之路中,自強不息!
估計是客家人偷青是主要的意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