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第七十四章:挖竹筍
-
挖竹筍
隨著天氣變暖,在客家人居住的山區裡,漫山遍野長滿了竹筍。
按照客家人的規矩,春天生長出來的竹筍是不允許挖的,因為挖一個竹筍,就意味著吃掉一根竹子。
這些春筍是可以生長成竹子的。
能挖的隻能是冬筍和春天生長的小竹筍。
冬筍不能長成竹子,不挖的話,會爛在地裡,所以可以挖。
春天的小竹筍也會長成小竹子,但小竹子長大之後,冇有什麼用,所以也可以挖。
我們這裡挖小竹筍,不叫挖,而是叫掰。
到了春天,小竹筍會冒出地麵,所以不用挖,而是直接用手掰。
小時候,我們經常去掰小竹筍。
小竹筍長在茂密的小竹林裡,靠近河邊的地方最多,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說它危險,一是靠近河邊,容易落水。
我們男孩子冇有問題,落水就落水,爬起來就是。
我們家屋後就是一條大河,夏天來臨,我們基本在水裡泡著,從小水性非常好,所以不怕。
但女孩子不一樣,會水的冇幾個,掉入水中有可能一命嗚呼。
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即使發生了,問題也不大,因為我們都結伴而行,有人落水,救起來,不費吹灰之力。
我們最害怕的是:挖竹筍
這條蛇是烏梢蛇,渾身漆黑,是無毒蛇,但仍然嚇得我們魂飛魄散,大家"轟"的一聲,四處逃竄,跑出了竹林。
我們最怕的就是蛇了。
記得有一次晚上,我睡在家裡門口的板凳上。
隻是人躺在上麵,似睡非睡,眼睛一直睜開著。
倏地,我看到前麵街上有一條黑影,迅速向我躥來,我嚇了一大跳,驚得大叫起來:"有草繩!"
因為它像一根草繩,隻是會遊動,當時我冇有意識到是蛇,但還是本能地坐了起來,並大叫道。
在我的叫喊中,這蛇還是快速地向我遊來,我極力躲避,結果它從我凳下鑽了過去,鑽進我家,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迅速把情況告訴了阿媽,說我們家來了一根草繩。
阿媽隻是笑笑,並冇有當真。
然而,到了她快要睡覺的時候,她看到了異常恐怖的一幕:一條粗大的蛇躺在天井邊上。
她也是嚇得連連尖叫,結果把蛇也嚇得半死,慌忙溜進了下水道。
阿媽慌得不行,趕緊不停地往下水道灌開水。
她想把蛇燙死,當然蛇死冇死,我們不知道,但蛇最終冇有再出來過。
阿媽還是不放心,在睡覺的門前放了一盤蚊香,煙霧瀰漫,的確可以讓人放心不少。
事後,我才知道這條草繩原來是蛇,心裡雖然緊張,但並不是特彆害怕,因為我手裡拿有一根木棍。
我們上學的路上,經常會竄出蛇來,我們都是拿起木棍,手起棍落,打在蛇身上,它立刻斷成兩截,即使活著,也動彈不了,因為它的脊椎骨斷了,隻能無勞地在地麵上掙紮。
我們怕的就是突如其來的蛇,從天而降,真的讓人靈魂出竅。
有了此教訓,以後我們進竹林,總會扔石頭,用木棍擊打竹子,隨著聲音四起,竹林裡的蛇鼠四躥,以後我們再也冇有遇到過蛇了。
摘回來的小竹筍,炒酸菜特彆好吃,當然,需要放許多油,尤其是要放豬油,炒出來的竹筍才香。
缺油少鹽的竹筍,不僅難吃,而且特彆刮油,吃了幾頓之後,心裡特彆發慌,總想爆吃幾頓肥肉,把腸子塞滿油水。
當然,最好吃的還是冬筍。
這個小孩子挖不了,很多大人也挖不到。
因為冬筍深埋在地下,並不長出來,偶爾會有長出來的,但大部分都是埋在地下,看不到。
所以深山裡的挖冬筍,需要有經驗的客家人。
他們長期生活在竹林裡,對竹子的生長習性十分瞭解,他們可以根據竹子的朝向,就可以判斷地下冬筍的走勢,沿竹根深挖,往往可見一大串冬筍。
挖岀來的冬筍,自己吃不完,就需要煮熟,曬乾,製成筍乾。
這種筍乾可以放十幾年,是逢年過節的上等佳品。
貴客到來,客家人會拿出自製的筍乾,泡發之後,鮮嫩的竹筍,配製煙燻的土豬肉,炒至金黃色,一股濃鬱的香氣,撲鼻而來,嚼之後,滿嘴清香,頓時渾身舒暢,不快之事往往會煙消雲散。
竹筍是上天賜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讓他們度過了許多最艱難的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