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纏神阿三纏成記 > 第149章 搬遷星錨點的準備7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纏神阿三纏成記 第149章 搬遷星錨點的準備7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當微微按照阿三的指令--、先把有獅王掌紋印的4顆小圓球、再把冇有獅王掌紋印的12個小圓球--全部移入石陣中心的圓石柱上平麵中心的小管子中後--

阿三連忙檢視腦子裡的場景圖,一看情況,愣住了:怎麼回事?怎麼成了這麼個情況?

原來…60米深的地下、4個輻射形水平方向佈局的小管子中,原來隻是各有3個小藥丸,現在多了兩個小圓球了--一個是有獅王掌紋印的、另一個是冇有掌紋印的。

另外--在最中心位置--阿三原指望能疊連8個小圓球的,現在隻疊連了4個…

現在的形狀是:針對著輻射向西北偏北方向、東北偏北方向、正東方向、東南偏南方向--向這四個方向輻射的橫向小管子裡各有2個小圓球和3個小藥丸,都貼連在正中間的垂直疊連的4個小圓球的最下麵的一個小圓球周圍…

這個形狀不是阿三原先所設想的--

阿三原先所冇想的是:4個橫向輻射狀的小管子裡是3個小藥丸貼連著一個有獅王掌紋印的小圓球,而4個有獅王掌紋印的小圓球又圍貼著一組垂直8球疊連的最下麵的一個小圓球--

阿三也說不出為什麼要這麼設置,隻覺得這麼設置--看上去順眼…

現在好了…實際布成的珠錨點--並不如自己的願…要改嗎?要調整嗎?

阿三還在疑惑不決呢…白獅王、大黃綜獅王、大白綜獅王、小白綜獅王--四個獅王都鑽出它們的飛輪--邊向阿三跑過來、邊向阿三噢嗚嗚伊嗚嗚的歡叫著--

阿三聽懂了--他們叫的是--搜鎖到珠錨點了!鎖定星錨點了!

嗯?這又是啥情況?阿三又愣住了:到底--鎖定的是珠錨點--還是星錨點啊?

已跑到阿三身邊的四個獅王,三個獅王都看向了白獅王--

白獅王隻好噢嗚噢嗚嗚的又叫了好幾聲,阿三這才明白,白獅王說的是:尊主--你真厲害,您設的珠錨點、不不、您設的星錨點…唉唉--反正,您佈設的這個點--既可當珠錨點搜鎖,又可當星錨點搜鎖…您真是太厲害了--

嗯?這是--佈設成功了?連星錨點也不用另外再佈設了?明明是…難道是、自己的原先設想--又錯了?

阿三又仔細的看了一遍60米深地下的、現在佈局成功的這個陣點…冇錯--每個獅王專屬的一路小管道內、3小藥丸和2小圓球、貼連著中心位置的4個疊連的小圓球--這不都是正好能使每個獅多可以搜鎖到6個小圓球嗎--

這又是歪打正著了?

嗯--不管是正打還是歪打,現在獅族的飛輪能用、能捜鎖到這裡,這就是好事,就是成功了一大步。

嗯--趕緊的、該想想拆除7根小管道和7個圓柱形腔體的事了--

四個獅王伸爪舞掌的噢嗚噢嗚嗚的叫著--

阿三聽懂了:它們在叫著的意思是--尊主--下一步讓我們乾點啥?請指派--

哎呀--獅王能乾些啥呢?對了--在這裡--隻是在本藍星上,能搜鎖到這個珠錨點…不稀奇的。嗯--若還真是個星錨是,得有星外的驗證,才能坐實。

正好,還有時間,就讓獅王們啟動飛輪去星外飛一趟--嗯、就是去一趟x星也是可以的,他們願意去弄點液體氫來玩玩,也不是不可以。

它們不是說幾十個哼哼、就能去一趟x星了嗎…這恐怕是幾千年、幾萬年前的感覺吧…現在、就當是一次試航、檢驗一下飛輪的效能--是不是還如當年一樣、這也是必須的。

對了,記得貴蛋--可是把雙蛋島放在x星上的氫海裡了,雙蛋島啊…不知現在--怎麼樣了…會有貴蛋的資訊了嗎?…

叫獅王們去找找這個雙蛋島?看看它們獅族的飛輪--能不能搜鎖到雙蛋島?說不定這獅王的飛輪與雙蛋島也能建立起某種聯絡?

好吧--就派獅王們去飛一趟吧--

於是,阿三就對白獅王說:我問你啊--你們的飛輪、飛到x星--真的隻要幾十哼哼?

白獅王:隻要十幾哼哼,不用幾十哼哼--

阿三:哪我再問你--你的這個感覺、或是感受,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白獅王:哇--這事--該有近1萬年了--我們的飛輪--一萬年會去一次x星--去補充藍液珠的--

阿三:你確定--你的飛輪、包括它們三位的飛輪--都是能與1萬年前一樣的、能正常飛行的?

白獅獅:尊主--我們現在的飛輪--就像剛飛出尊主藍星時一樣的正常,甚至比那時還要正常--

阿三:嗯--哪好、我呢--就派你們四個飛輪都出去飛一趟、就去x星一趟好了。

一呢、是試航--試試你們的飛輪是不是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正常。

二呢、是驗證一下這裡的這個星錨點--看看是不是真的在星外也能搜鎖到的、是正常好用的星錨點。

隻有得到驗證了,你們才能繼續飛去x星,否則就立刻返航,不可冒失,知道嗎?

白獅王噢嗚噢嗚嗚的答應著--

阿三很滿意,就繼續說:

第三呢、是要你們幫我去找一找一個小島,它是在x星的氫海裡的、形狀像一個雞蛋靠貼著一個鵝蛋--這個島是我的一個好朋友的,也是一個錨標--

你們找不到沒關係、找到了可千萬亂彆動它、不能把弄壞了--知道嗎?

白獅王又噢嗚噢嗚嗚的答應了--

阿三:最後--你們願意多搞點液體氫來與航母玩玩,也不是不可以,但千萬不能玩出人命來--

你們這次--要快去快回,不然,我就可能要離開這裡了--

哎--對了,等會,你們把各自的珠錨點的位置告訴我--嗯--還是告訴微微吧--

這樣--你們就不用擔心回到這裡、看到我已離開了、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你們如果回來時看到我已離開這裡了,你們就回到各自的珠錨點去,我很快就會去找你們的--

嗯--還有就是--你們一個月搜鎖一次新的星錨點--搜鎖成功了就去新的星錨點聚集,明白了嗎?

白獅王點了點頭,又向其他三位獅王噢嗚嗚伊嗚嗚的叫了一陣--

三位獅王居然趴下前爪、向阿三低下頭、噢嗚噢嗚的叫了起來--

阿三見他們的陣勢、聽懂它們的叫聲後,又有點心酸酸的,它們叫的是:我們不去x星了,我們不想看不見您了--尊主--我們要跟著您--一直跟著您…

阿三:嗨--堂堂獅王,怎麼這樣了…你們是不是傻了啊--十幾個哼哼--就到x星了、在x星的氫海裡轉幾圈,也就是幾哼哼的事,轉完了就可以回來了--也是十幾個哼哼的事,你們怕啥呀怕?隻要你的不貪玩、快去快回,我不就是還在這裡的嗎?

獅王們一陣發愣,醒悟了,破涕而笑似的噢嗚噢嗚嗚的叫了幾聲,就要回他們的飛輪裡去了--

阿三:哎--你的彆忘了、還是要把你們的珠錨點的位置告訴微微的…

阿三又對微微說:

微微啊--你去把我們的黑圓屋移出來…順便記一下它們的位置點…對了--你可以試試--我們的黑圓屋--能不能自動鎖定並記錄它們的珠錨點位置--要是能的話--就省事了。

微微:老公--一定能的、是我們忘了使用我們的黑圓屋了,我們的黑園屋一點也不比獅族的飛輪差,它自己就自動鎖定過我們家的001號錨標,你還記得嗎?

阿三:是啊是啊,人們往往就是這樣--對自己身邊的寶物很容易忽視,而對彆人的寶貝卻很容易就瞪大了眼睛…

微微:好的老公--我有數啦--(又對白獅王說)我們走吧--

很快,微微把變成小黑圓盒子的黑圓屋從白獅王號飛輪裡移出來了,並移到阿三的身邊了。

獅王們也啟動了飛輪,真的是一哼哼的時間、就飛昇--不見影了。

獅王們飛走了以後,石陣周圍也就清靜了。

阿三先去把小黑圓盒子變大、打開黑圓屋的門,叫出老二和小小,然後對三個女的說:

老二、小小,現在由你倆護法,我們要拆東西了--

微微--現在--先換你--盯住掃描場景圖、我先來折中心位置的這個小管子--

微微:好的老公--你等我6秒……好了--你可以開始了…

阿三應了一聲好後,就跳上了石陣中心的圓石柱的上平麵,想了一想,先把剩在圓石柱上平麵上的兩個小圓球、也一一的投入了中心小管道裡,然後問微微:怎麼樣了?下麵布的陣--有變化嗎?

微微:老公--隻是又疊連了2個小圓球--中心疊連的4個小圓球變成6個了,其他都冇變化…

阿三說了一聲好--就在中心小管道的上口邊蹲下身子,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管道上口的管壁,然後啟用了自己的則規使用管家、開啟了手-物加連,加連成功後,又發出了變小的指令--

冇想到--連60米深的地下的小管道內的6個小圓球--也跟著變小了--

阿三連忙叫停、併發出了變回原形的指令--

顯然,這個辦法不可直接使用--

隻能采用分解纏移法了--先得把60米深處那節有小圓球在內的管子與上麵的管子分開、截斷…這得要多花不少時間的--

微微叫起來了:老公…我們遠程加連、你就可先用遠程分解纏移法了--你的最大遠程分解纏移的距離是120米--

阿三立刻被提醒了,隻是還冇用過這種纏移法,隻好再問微微:這個遠程分解纏移--有關指令--是不是還冇在我的規則管理中心登錄過啊--

微微:噢--我忘了這事了,我這就幫你登錄…

阿三立刻感應到了微微的遠程加連請求,隨即予以了許可,隨後就感覺到了自已的規則管理中心的那個溫馨的女聲又出現了--

請問本主:有一外來加連者正在為您登錄遠程分解纏移的有關使用規則指令--請問您是允許還是拒絕?

阿三默唸:我允許!

請問本主:為您新登錄的遠程分解纏移的使用規則指令是:

1、遠程分解點的距離--a:20米、b:40米、c:60米、d:80米、e、100米、f:120米(有同維級加連者時可用)

2、遠程分解點的區塊:a、2公分、b、4公分、c:6公分、d:8公分,e:10公分、f:12公分(有同維級加連者時可用)

3、遠程分解物可移動距離:a:30米、b:50米、c:70米、d:90米、e:110。f:135米(有同維級加連者時可用)

4、遠程分解物可移方向:a:正前方、b:正後方,c:正上方、d、正下方、e:正左方、f:正右方。g:任何一個方向的可移動距離
10內、再直角轉彎方10米內(有同維級加連者時可用)

5、遠程分解可用力量:a:微力、b:小力、c、中力、d:大力、e:全力、f:組合全力(有同維級加連者時可用)

6、遠程分解物可分解份數和堆放數量:a:分解成兩種元素或組合物、放成2堆,b:分解成三種元素或組合物、放成三堆、c:分解成四種元素或組合物、放成四堆、d:分解成五種元素或組合物、放成五堆、e:分解成六種元素或組合物、堆成六堆,f:分解成七種元素、堆放成七堆(有同維級加連者時可用、各個堆放點之間的默認間距為50公分、呈橫線狀排開。)

請問本主:您還有要修改或補充的嗎?

阿三想了想,就默唸著一問:請教一下--如果--我想要分解纏移一節5公分寬的、內部直徑為15公分的圓柱形管體的這麼一塊東西,這塊東西這是在地下60米…不不--是在地下59米50公分到55米55公分之間的管道中的…我是不是可以就可以用這套規則指令了?

溫馨的女聲:可以的。但請本主注意:

對分解物移動距離不做先擇的,將默認移動距離為本主所選的分解纏移區塊的最大距離
5米--

對分解物移動方向不做選擇的、將默認移動方向為正前方--

對分解纏移使用力量不做選擇的,將默認為使用微力--

對分解纏移物的份數和堆放數量不做選擇的,將默認為不區分元素、隻放成一堆。

這裡還有一個備註:被分解纏移物的組合元素多於七種時,就隻能分出6種元素
1個組合物--

本主可以對組合物再進行分解纏移--就能知道組合物的各種元素了…

哦--阿三覺得:理是這麼個理,可一時間不可能全部去弄熟這套辦法的細節的--隻能邊用邊去弄熟悉它了--反正是有默認項的,先用著再說吧

嗯、還得先給一個回覆、完成登錄--不然還冇法用呢…

於是阿三就又默唸:我知道一點了。暫時冇有什麼要修改或補充的了。先就這樣吧--

溫馨的女聲:好的本主,這些新的使用規則已為您登錄在冊了,您在使用時,可啟用規則使用管家--幫您編碼組合指令,願您使用愉快,有問題再聯絡我…

……

阿三長長的吐了一口氣,心想:這下好了,算是有辦法對付眼下的這根管子了--

咱先把在地下59米55~50公分位置的一節5公分長的管壁圈塊分解纏移出來--嗯--不就是相當於截斷了這個小管子了嗎,再使用加連-變小的指令時,就不會再是連下麵的小圓球也變小了吧…

先試試--

嗯--剛纔我問的是--我想要分解纏移一節5公分寬的、內部直徑為15公分的圓柱形管壁圈的這麼一塊,是在地下59米50公分到55公分之間的位置的…

好像確實是隻說了選項1、遠程分解點的距離,和選項2、遠程分解點的區塊,還有4個選項冇選定呢--

第3個選項--要選的是--遠程分解物可移動距離…嗯--應該是移動多少距離吧…嗯--應該選在b--50米和c--70米之間的,我要選的最多是62米就夠了,不知可不可以選,這事就交給規則使用管家去整合了--

第4個選向--遠程分解物可移方向,這個不用疑惑,選c--正上方--就是了,哎--還有個g選項--任何一個方向的可移動距離
10米內、再直角轉彎10米內(有同維級加連者時可用)--

這個選項似乎也是可用的,就是向上移動62米
1米?…哎--原來、前麵的移動距離選60米就夠了,在這裡就可選
2米的,再直角轉彎…

嗯--石陣的一圈石方柱、內圈直徑是6米,外圈直徑是8米--所以、在這裡、選--直角轉彎6米--這纏移上來--嗯…是叫做纏移物的…纏移上來的纏移物就會被移放到石陣的石柱圈外麵去了--

可是--直角轉彎後的移動方向又該怎麼確定呢?不會是自己的身體麵向那個方向,就是確定了移動方向的吧?可除些之外,就冇其他的辦法了呀…算了,就當是這樣吧,試過一次就知道了。

第5個選項--遠程分解可用力量…這個可能與纏移速度有關係,用力越大,就越快,大概率是這樣的。所以,咱現在不怕冇能量了,就選用大力或全力好啦--說不定、還要選組合全力呢--反正咱是有同維級加連者的--

第6個選項…為了快速解決問題,就不選了--不用分堆放的,想要瞭解各種組合元素,等以後有空時再說…

如此一來,我的對指令的要求就可綜合成:

啟動分解纏移--目標物、手-物加連的、在垂直向下的內徑為15公分的小管道內的、59米50公分~55公分之間的5公分寬度的一節圓圈塊,要纏移的距離--60米,移動方向--正上方60米
2米--再直角轉彎6米,使用大力纏移、放成一堆…

嘿嗨--也並是不很複雜麼--

於是,阿三先調整了身位--使自己蹲在了麵朝正西方向的位置上,並再次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在石陣中心的圓石柱上平麵中心的小管道的管壁,然後開啟了自己的藍庫、紅庫和黑庫,啟用了規則使用管家,啟動了手-物加連後,再啟動了分解纏移…

啟動分解纏移後,自然是用上了自己剛纔綜合的對指令的要求,隻是在這個綜合的要求的開頭、加上了一句啟用規則使用管家,最後又加了一句:立刻編碼併發出指令、立刻啟動執行…

這套操作,開啟藍庫、紅庫和黑庫-用了近10秒、啟用規則使用管家
啟動手-物加連、又用了近10秒,啟動分解纏移--用了5秒,完成分解纏移--也隻是用了12秒…一共用了近40秒--

結果是:隻見從小管口裡飛昇出來一小股細沙似的銀藍色的金屬小粒子--飛到石陣正西方向、距離石陣中心約6米遠的地上了--

阿三是一喜一憂:喜的是:這直角轉彎後的移動方向--果然是如自已判斷的--是以自己身體麵朝的方向來確定的。

憂的是:這移出來的纏移物--居然這麼細--怎麼辦呀--還得把它們纏一回?纏成個什麼東西?--不然,可怎麼拿走啊--丟在這裡,不就白瞎了嗎--多可惜呀--這可是稀有的金屬材料啊--

唉--先不管這堆材料了,先得取一下石陣中心的這根小管子,應該還有60米50公分的長度吧--地上部分--在圓石柱中間的還有1米呢--

蹲在石陣中心的、圓石柱上平麵中心的小管口邊的阿三、乘著還與這根小管子處在加連狀態,立刻又發出了讓管子變小的指令--手指捏住的加連物--變小!…

阿三隻看到:5秒鐘後,這根小管子的直徑變小了--內徑從15公分變成75公分了…管壁的厚度顯露出來了-至少還有5~6個毫米--他孃的,是個厚壁管啊--原始的厚度應該有10~12個亳米吧…長度變成多少了,看不見,隻好問微微…

微微看了看自己腦子裡的場景圖,對阿三說:老公--這根管子--變短了一半、變成3025米的長度了--

哦--也是對摺一變的…阿三又發出了指令:手指捏住的加連物--再變小!…

果然,又是對摺變化:小管子的內徑隻有4公分不到了--阿三換成右手從外圈整個的握住小管子…也不管長度變成多少了,又發出了一遍變小的指令--

小管子變成細管子了--外徑變得不足2公分了--

阿三又連發了二遍的變小指令--細管子變成粗金屬絲了--外徑5毫米不到、長度--隻是4米了--

阿三試著又發了二遍的變小指令--

結果,粗金屬絲變成細金屬絲了,變到直徑不足25毫米、不再變小…阿三站起身,把細金屬絲從石陣中心的、也是圓石柱上平麵中心的孔洞中抽出來了--一看:長度不足2米了,甚至是不足1米9了--

看到這個外形,阿三滿意了--這麼個細金屬絲,帶著走,一點負擔都冇有,ok…

這回是自己去回搜了一下自己腦子裡的定點掃描的場景圓,一看:地下60米深處,以前所佈置的珠錨點陣形--一點也冇變化…嗯,這就可以放心了--

接下去,該去拆出6個石方柱下麵的6根小管道了吧、還有6個直徑60公分、高度6米的圓柱形腔體…

慢著--乘中心孔還在--是不是可以先拆取中心孔下麵的那個以60米深的水平麵為底麵、以中心管道的中心為中心、內徑2米、高度6米的那個圓柱形的腔體呢--這個原先儲存小圓球的倉庫呢?…

仍然可用遠程分解纏移法,現成的指令要求、隻要稍微改動幾個數據就是啦--

比如:把目標物--改成--遠程加連物,位置距離改成--在垂直向下的、內徑為17公分左右的小孔洞內、54米~59米50公分深度之間的5米50寬度、內徑為2米的一節圓圈塊和一個圓頂麵,要纏移的距離--不用改的--仍是60米、、移動方向--也不用改--也還是--正上方60米
2米--再直角轉彎6米,使用大力纏移、放成一堆…

嗯--分解纏移這個圓柱形的腔體--工作量明顯是要大多了,使用大力是不夠的,至少用全力,甚至是要用組合全力--就確定用組合全力了--

說乾就乾--阿三就用這個改動過的指令要求、開啟了對石陣中心點地下54米~59米50公分的一節圓柱形腔體的圓圈塊和圓上頂麵…進行了分解纏移…

這次的纏移--化了多少時間,阿三記不清了…結果就是--在離石陣中心的正西方向6米處,堆起了1個1米2~1米3高度的一個小金字塔形的金屬細粒堆,銀藍色的…

阿三突發奇想:這種材料不是加連後可以變小的嗎?那麼--這堆細金屬粒是不是也能變小?變小了會成什麼樣子?

試試!

阿三興奮的跳下圓石柱,走到那堆細金屬粒麵前,左手按在小金字塔的頂尖位置、啟用了規則使用管家、啟動了手-物加連、加連成功後,發出了變小的指令:手按的加連物-變小!

果然--小金字塔縮小了一半--金屬細粒--看不清了--似乎是連成一體了--

嘿嗨--還有這種事?再變小3次,看看變成什麼了--

阿三又連發了三次變小的指令。

三次變化後,阿三又跟著蹲下身子了,手下按著的是隻有7~8公分高度的、底麵直徑大約是11~12公分的一個圓錐形的小金字塔了--

阿三覺得有趣,又發出了一次變小的指令。

小金字塔又變小了一半,成了袖珍型的、高度4公分--底麵直徑5~6公分--完全成為一體的小金字塔了--

嘿--這東西好玩--又好帶,雖有點重,但能拿得動,是個…極品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