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下的玄學五門 第251章 慶功宴起波瀾生
慶功宴起波瀾生
長白浩劫終告平息,籠罩龍國乃至此界長達數年的歸墟陰雲,在吳道與崔三藤聯手之下徹底消散。訊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各大修行勢力與749局各分局,一時間,舉界歡騰,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對英雄的感激之情彌漫在天地之間。
作為事件的核心區域與功臣的“根據地”,延吉,這座飽經風霜的邊陲小城,自然成為了慶功與總結的中心。昔日殘破的749局延吉據點,在龍脈滋養與各派修士協助下,已修繕一新。
飛簷鬥拱,庭院深深,雖不複最初古樸,卻更添幾分曆經劫難後的堅毅與厚重。局內張燈結彩,觥籌交錯,人聲鼎沸。
不僅張天師、空見神僧等留守核心人物儘數在場,龍虎山、少林、茅山、東北馬家、西域喇嘛教等各大正道門派皆派來了重量級人物前來慶賀,甚至一些久不出世的散修老怪也聞訊而來,欲一睹兩位力挽狂瀾的傳奇人物風采。
吳道與崔三藤居於主位。吳道換上了一身靛青色常服,長發以一根木簪隨意挽起,麵容平和,周身氣息圓融內斂,再無半分激戰時的淩厲,唯有那雙偶爾開闔的眸子,深邃如星海,讓人不敢直視。
崔三藤則是一襲月白繡蓮紋的薩滿常服,未施粉黛,容顏清麗絕倫,氣質空靈恬靜,彷彿不食人間煙火,卻又帶著一種母儀天下般的溫柔與慈悲。
兩人並肩而坐,雖未刻意彰顯,但那自然流露出的、彷彿與天地法則同在的道韻,令在場所有修行者心生敬畏與折服。“……此番浩劫,非我吳道一人之功,亦非三藤之能。
乃是我749局上下,乃至天下正道同仁,戮力同心,捨生忘死,方有今日之勝局!”吳道舉杯,聲音平和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在此,吳某敬諸位一杯,謝諸位同道護持之情,衛道之義!
”
“敬吳局主!敬崔居士!”眾人齊聲舉杯,聲震屋瓦,氣氛熱烈到了頂點。劫後餘生,更能體會和平之珍貴,同道之情誼。張天師撫須感慨:“歸墟之禍,綿延千載,幾成我輩心魔。
今日得見局主與崔居士以無上神通,滌蕩妖氛,定鼎乾坤,實乃蒼生之幸,正道之幸!老道代天下玄門,謝過二位!”說罷,竟是起身鄭重一禮。
空見神僧亦口誦佛號,麵露欣慰:“阿彌陀佛。吳居士掌太初之源,崔居士證淨世圓滿,雙星耀世,實乃定數。此界得二位守護,未來可期。
”
接下來,各派代表紛紛上前,或表達感激,或探討道法,或商議日後聯合巡查、清剿殘餘魔物等事宜。宴席之間,靈果仙釀不絕,更有擅長音律的修士撫琴吹簫,擅長舞技的仙子翩躚助興,一派祥和熱哄景象。
崔三藤以茶代酒,微笑著與幾位女性修士及薩滿同道交談,她氣質親和,言語間對薩滿秘術與創生之道的理解,往往能直指核心,令聽者受益匪淺。
吳道則與張天師、空見神僧等人探討著太初之道的些許感悟,雖隻是隻言片語,卻也引得幾位老輩人物時而沉思,時而拊掌讚歎。看著眼前這片祥和景象,吳道心中亦感安然。
他握著身旁崔三藤的手,低聲道:“待此間事了,我們便回老宅看看,過幾日尋常日子。”
崔三藤回以溫柔一笑,眼中滿是憧憬:“好。
聽說街角那家打糕店又重新開張了,還有你以前常唸叨的牛肉湯飯……”
就在這賓主儘歡,其樂融融之際——
一名身著749局製服的年輕成員,麵色惶急,腳步匆匆地自外麵闖入宴廳,甚至來不及通報,便徑直衝到張天師身邊,低聲急促地稟報著什麼。
張天師原本含笑的麵容驟然一凝,眉頭緊緊鎖起,揮手讓那成員退下後,他與身旁的空見神僧交換了一個凝重的眼神,隨即起身,走到吳道與崔三藤席前。
歡宴的氣氛為之一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過來。“局主,崔居士,”張天師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剛接到圖們江分局急報……圖們市境內,臨近邊境線一帶,自三日前起,接連發生數起詭異事件。
先是江中魚群大麵積離奇死亡,屍體乾癟,精血儘失。隨後,附近山林之中,夜間時有怪異啼鳴響起,其聲如嬰泣,聞者神魂動搖,精神萎靡。
昨夜……更有數名邊境巡邏隊員失蹤,現場隻留下些許淩亂足跡與……一種從未見過的、散發著陰寒腥氣的羽毛!”
“羽毛?”吳道目光一凝。
“是,”張天師重重點頭,“經分局初步檢測,那羽毛中蘊含著一股極其古老、暴戾、且充滿山海經時代特征的凶煞之氣!絕非現今已知的任何妖物或異獸所能擁有!
根據殘留氣息與事件特征對比古籍,他們懷疑……極有可能是一頭自《山海經》記載中複蘇,或跨界而來的飛行類凶獸!”
宴廳之內,頓時一片嘩然!
《山海經》凶獸?!歸墟之禍方纔平息,竟又有上古凶獸現世?!
崔三藤秀眉微蹙,淨世蓮身對那“凶煞之氣”感應敏銳,她閉上眼,仔細感知著張天師描述中傳遞出的資訊,片刻後睜開,眸中清輝流轉:“其氣陰寒,性喜食人精魄,啼鳴惑心,羽
帶腥風……此等特征,倒與《山海經·北山經》中記載的某種異禽有幾分相似……”
吳道放下酒杯,眼中再無半分宴飲的閒適,取而代之的是屬於749局主的銳利與沉穩。
他站起身,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聲音清晰而有力:
“諸位,慶功宴恐怕要暫告一段落了。歸墟雖平,然此界多艱,守護之責,片刻不容懈怠。
圖們市之事,情況不明,凶險未知,我需親自前往探查。”
他看向崔三藤,後者亦已起身,眼神堅定,無需多言。張天師立刻道:“老道願隨局主一同前往!
”
空見神僧亦起身合十:“阿彌陀佛,降妖伏魔,義不容辭。”
其他各派代表也紛紛請纓。吳道略一沉吟,擺了擺手:“情況未明,不宜興師動眾。
有天師與神僧二位相助足矣。其餘諸位,還請坐鎮各方,密切關注各地動向,謹防此非孤立事件。延吉這邊,亦需有人主持大局。”
安排妥當,吳道對眾人拱手:“諸位,失陪了。
”
說罷,他與崔三藤、張天師、空見神僧四人,身形一晃,便已化作四道流光,瞬息間消失在宴廳之外,直奔圖們市方向而去。留下滿堂賓客,麵麵相覷,心中剛剛落下的石頭,不免又提起了幾分。
歡慶的氣氛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山雨欲來的凝重。“多事之秋啊……”一位老者喃喃自語,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剛剛經曆浩劫洗禮的龍國,尚未能好好喘口氣,新的挑戰,已然悄然而至。
而那源自古老《山海經》的凶獸,又將帶來怎樣的風波?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東南方向,那座籠罩在未知陰霾下的邊境小城。
……
流光破空,速度極快。不過盞茶功夫,四人便已抵達圖們市上空。俯瞰下去,這座位於圖們江畔的邊境城市,此刻籠罩在一片無形的壓抑之中。
江麵之上,隱約可見一些翻著白肚的死魚,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腥臭和一絲若有若無、令人心煩意亂的怪異能量波動。“好重的凶煞怨氣!
”張天師麵色凝重,手持羅盤,指標瘋狂轉動,最終死死指向市區東南方向的密林山區。“啼聲惑心,食人精魄……絕非善類。”空見神僧佛目如電,望向那片山林,隱隱能看到一絲若有若無的灰黑色煞氣縈繞林間。
崔三藤閉目感應片刻,輕聲道:“其巢穴應在山林深處,臨近水源之地。氣息……比預想的更為凶戾,而且……似乎不止一頭。
”
吳道點了點頭,他的歸墟之瞳(雖力量性質轉變,但洞察之能猶在)穿透層層迷霧,已能看到山林深處,某處隱蔽的洞穴之外,散落著一些更大的、閃爍著幽暗金屬光澤的羽毛,以及幾具已然化作乾屍的動物骸骨。
“下去看看。收斂氣息,勿要打草驚蛇。”吳道沉聲道,率先按下遁光,悄無聲息地落入那片彌漫著凶煞之氣的密林之中。新的征程,就在這片看似平靜,卻暗藏殺機的邊境山林裡,悄然拉開了序幕。
而那隱藏在林深之處的山海經凶獸,其真正麵目,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