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長公主天生犟骨,養娃皇權兩不誤 > 139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長公主天生犟骨,養娃皇權兩不誤 139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知音難覓

“原本,太醫把老奴叫了出去,才說了蘇娘子的不育之症。”

鄧嬤嬤道:“不曾想,老奴拿著方子進去時,她就在門邊,都聽到了。”

看來古今的醫生都是一樣的妙手仁心,會儘量考慮患者心情。

“殿下萬勿擔心,蘇娘子是個灑脫剛毅的性子。”

鄧嬤嬤道:“老奴還未說話,她先說了,不能生育也無妨,她不願讓孩子來到這個世間受苦。”

是個足夠清醒的,不枉為她耗費一場心思。

梳洗完畢,秦瑤光來到外間。

燕吉音從茶案後起身,端了一杯茶呈上。

她的麵板底子好,白皙細膩。

養了這些日子成效顯著,纖纖玉指托著青玉茶盞,兩相映襯之下,格外賞心悅目。

隻不過,她所煮的茶,是依古禮所烹而來。

大景朝的茶飲習慣和現代彆無二致,有綠茶紅茶白茶之分,或者乾脆是時令鮮花曬乾後,依藥性入茶。

都是清茶。

就秦瑤光個人喜好而言,更喜各種天然得來的花茶。

這個時代沒有農藥,長公主府的園子裡花木眾多,都是下人們手工采花製茶,香味芬芳自然。

古禮就不一樣了。

過程繁複不提,就味道來說,實在有些挑戰極限。

簡單概括,是先把茶葉碾成碎末,製成茶團。

煮茶時,再把茶搗碎,加入蔥、薑、桔子皮、薄荷、棗和鹽等調料一起煎煮。

茶香和幾種香料的味道混在一起,尤其是薄荷香特彆突出,聞起來就清新爽利。

隻是這茶一入口,卻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秦瑤光做好心理建設抿了一口,比預期中能入口,但也就隻能入口了。

喝慣了清茶的她,實在不能理解,為何古人如此重口味,要用烹飪菜肴的方式,來烹茶。

偏偏這個法子還著書立傳,被士大夫階層所追捧。

一直傳到大景朝,成為風雅生活的象征。

普通人家裡,根本沒條件去學,更無人會煮。

為了不讓燕吉音失望,秦瑤光又喝了一小口,點點頭道:“四姐兒學什麼都快,這道茶煮得極好。”

燕吉音卻捕捉到她眼底那一閃而逝的為難,笑道:“母親不用安慰女兒。”

被她看穿,秦瑤光乾脆把話說開,道:“不是你煮得不好,是為母不喜這古法煮出來的茶。”

啊,不喜歡就不喜歡。

裝什麼裝?

秦瑤光心裡暗自腹誹:我就不信,那些個推崇古法煮茶的人裡麵,全都是真情實感喜歡的。

比起清茶來,這種煮茶的方式完全破壞了茶葉原有的茶香,實實在在是黑暗料理。

燕吉音偷偷吐了吐舌頭,湊到她耳邊小聲道:“母親,女兒也不喜歡。”

聞言,秦瑤光頓時大笑起來。

兩人相視而笑,有種覓得知音的快意。

讓春桃春杏二人撤去茶具,燕吉音淨了手,重新給秦瑤光煮了一壺以玉蘭花為主、加入薄荷、蜂蜜的花茶。

茶湯清冽,入口甘甜。

秦瑤光捧著慢慢品了幾口,問她道:“為何隻留下二哥兒和五哥兒在學堂?”

燕吉音搖搖頭,道:“女兒不知。”

她補充道:“今兒一早,周太太就說有些鬨肚子。午時請了府醫來診脈,說有泄瀉之症。後來,就說我們學的好,放上半日假。”

這個肖氏,果然不安分。

一會兒拉肚子、一會兒又說學的好放假,前後矛盾。

她不想早些回春棠苑了?

秦瑤光懶得再猜她那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轉而問起老大和老三來。

燕吉音道:“大哥去了外院的演武場,三哥也跟著去了。”

秦瑤光這才記起,在長公主府的外院,有一個裝置齊全、寬闊得可以跑馬的演武場。

燕長青是武將。

當年,先帝賜婚賜得太急,而原先準備的長公主府並未有與燕長青身份相匹配的外院。

皇太後乾脆動用私庫,將公主府旁緊鄰的兩三條巷子全部買下來,拆牆重建充作外院。命工部日夜趕工,趕在大婚之日前完成。

要不是今日事忙,秦瑤光也想去演武場瞧瞧。

想了想,她對燕吉音道:“你多帶幾個人,讓廚房拿些糕點吃食過去。眼下天冷,仔細瞧著彆著涼了。”

“好。”

燕吉音柔柔地應了,又有些小心翼翼地問:“母親,女兒見到下人在收拾行李,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母親明兒要去溫泉彆院。”

秦瑤光“嗯”了一聲,問:“怎麼了?”

“母親,我們能去嗎?”

燕吉音問出她從聽到訊息時,就開始擔心的事。

一開始她就想問了,直到要離開,才心懷忐忑地問出口。

秦瑤光明顯一怔。

在她的角度,既然要離開京城一段時間,那必然是要將五個孩子帶在身邊的。

她壓根就沒考慮過,要把他們留在京城。

卻忘記了,經曆過虐待的五個孩子,心思比普通孩子都更敏感。

回過神來後,秦瑤光看著燕吉音,柔聲道歉:“是母親不好,沒有讓人先告訴你們。”

她伸手整理了一下燕吉音的衣襟,道:“當然是都要去了。要去住上一段時日,你們想不去都不成。”

秦瑤光說得明明白白,燕吉音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她脆生生地應道:“謝謝母親!女兒知道了,這就去叫大哥三哥,回院子裡收拾行李。”

看著她腳步輕盈得好似飛燕般雀躍跑遠,秦瑤光心情大好。

孩子們的心思都寫在臉上,明明白白。

真好。

喝著燕吉音泡的茶,春分端著一個描金漆鬆鶴紋的紫檀木匣子進來。

她蹲身見禮,回稟道:“殿下,皇後娘孃的回禮到了。”

上午進宮,秦瑤光不止是去禧寧宮,還讓穀雨將周清荷抄寫的六十本《心經》都送去了鳳陽宮。

說了要替皇後娘娘祈福,就一本都不能少。

哪怕謝皇後並不在意此事,事情本身也不重要。

但皇家無小事。

秦瑤光已讓曾祥進把她明日離京的訊息散佈出去,沒想到,反應最快的竟然是謝皇後。

若是錯過今日,就得等秦瑤光回京之後再送回禮。

對世家出身、頗為自衿的謝皇後而言,絕不允許自己如此失儀。

秦瑤光簡單一試,就試出來,在大景朝,謝大司徒纔是手眼通天第一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