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天生犟骨,養娃皇權兩不誤 541
彆鬨
“夫人,你的腳程也太快了,叫我一陣好追。”
燕長青埋怨的聲音傳來。
他以為第一天就能追上秦瑤光,怎料她也兵分兩路。
秦瑤光坐在窗邊,晾著剛洗過不久的長發。
夜色中,她的長發如絲緞一般黑亮潤澤,在燭火的映襯下散發著微微光芒。
“是你太慢了。”
秦瑤光的語氣裡帶著笑意,望向燕長青身邊的人:“怎麼連元安也來了?”
她知道燕長青會追來。
但燕元安的出現,出乎她的預料。
“大家都不放心你。”
燕長青走近她,高大的身影籠罩在她之上:“我送你。”
“彆鬨。”
秦瑤光輕斥一聲:“你要是離京大半年,豈不是誰都知曉了?”
如何能瞞得過謝殊的耳目。
燕長青固執道:“我都安排好了,送你到了地方就回來。來回不過兩個多月,不礙事。”
秦瑤光失笑:“你理智些。”
燕元安適時開口:“父親,有孩兒在母親身邊,您放心就好。”
“這不一樣。”
燕長青揮揮手,煩躁地擰了一把眉心。
他知道燕元安智計過人,但再怎麼過人,也隻是個武功稀鬆平常的孩子。
真遇到什麼事,他又該怎麼保護夫人?
“一樣的。”
看出他內心所想,秦瑤光開口道:“論武力,我有青衣衛和蘇白率領的女衛,京畿大營的士卒也是你一手選拔過的,還有什麼不放心?”
不如燕元安,倘若遇到什麼事,還能跟他商議。
“可是……”
燕長青極猶豫。
夫人的安危是天大的事,在他看來,沒有誰比他來得更可靠。
“彆可是了。”
秦瑤光笑著說:“不如,你陪我走到下一個驛站再折返,如何?”
燕長青不情不願,但這總好過讓他馬上回去,於是答應下來。
秦瑤光望向燕元安:“元安,你怎麼會來?你這個年紀,正是該好好上學的時候,皇後也需要你。”
出發前,家裡幾個小的都想跟著。
燕錦陽隻差沒在地上撒潑打滾了,眼睛裡的金豆子一連串一連串的掉。
看起來,實在是又委屈又可憐。
燕時晏嘴上不說,緊緊抿著的唇線,透露出他的情緒。
“母親,您去吧,我會好好上學,好好跟在戴大人身邊,不給您添亂。”
他嘴上如此說著,眼睛裡卻充滿渴望,滿心希望秦瑤光否定他的話,將他帶上。
燕吉音則直接很多:“母親,旅途疲乏,不如帶上女兒,還能給您念念話本子解悶。”
個個都是孝順的,隻有燕元安站在他們後麵,始終沒說什麼。
秦瑤光都給否了。
她這一去天高水長路漫漫的,到底會發生什麼事,連她也無法預料。
怎麼還能帶上孩子們呢?
沒想到,燕元安不說話,他是直接行動。
合著,他是讓弟弟妹妹們來試探的對吧?
見她不允,乾脆就不開口,走了燕長青的路線,直接出現在她麵前。
秦瑤光的想法,還是把她和燕長青一起打包送回去。
燕元安卻說:“母親,書院和皇後那裡,兒子都請過假了。”
燕長青微怔。
書院倒還好說,隻是謝皇後也允?
她走的這一趟,謝殊擺明瞭會算計。
還是說,謝皇後和謝殊父女兩人發生了爭執,他們的意見並不統一?
看出她眼底的疑問,燕元安唇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母親,兒子跟皇後娘娘說了,感念您和父親的養育之恩。”
燕元安神色溫和,秦瑤光卻從他的語氣裡聽出了不一樣的意思。
難道,是他拿自己當籌碼,跟謝皇後談判了?
“元安,”秦瑤光心疼地看著他,“你不必為了我,做到如今這個地步。”
謝皇後畢竟是他的生母。
而自己呢?
那個虐待孩子的長公主,也是她自己。
她受之有愧。
燕元安沒有說話,眼神倔強堅定。
“夫人,孩子一片孝心,你就讓他跟在你身邊,我也放心。”
燕長青出言打著圓場。
秦瑤光歎了一口氣:“我不讓你們跟來,自然有我的道理。”
她看著燕元安:“你還記得為母曾對你們說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嗎?”
燕元安,是她心中的下一任皇帝,如何能與她一同涉險。
“母親,”燕元安卻淡淡一笑,“有孩兒在您身邊,可減少大半風險。”
這孩子,你不如直說謝家想害我吧!
所以,跑到我跟前來做人質?
秦瑤光又是感動又是無語,試圖說服他:“有青柏在,還有這麼多身手高明的護衛。”
燕元安搖搖頭,索性使出了無賴**:“母親,孩兒是不會離開的。倘若您執意要趕我走,孩兒就一直跟在您身後。”
“父親答應過孩兒,把他的馬借給我用。”
秦瑤光看了一眼燕長青,合著,你倆早就計劃好了是吧?
知道自己肯定不行,所以拐個孩子來?
燕長青以手握拳輕輕咳了兩聲:“夫人,這麼大一個使團,多個孩子不礙事的。”
“母親,我吃得不多。”
燕元安故意露出可憐巴巴的表情:“您給我添雙筷子就行。”
秦瑤光不可思議地看著兩人,內心抓狂。
這從哪兒到哪兒,他們眼下所談的,是多雙筷子的事嗎?
見她真的有了生氣的意思,一大一小兩個男人互相看了一眼,立刻閉嘴。
秦瑤光扶額:“行吧,元安留下。”
使團裡忽然多出一個孩子,誠如燕長青所言,秦瑤光身邊都是可信之人,她做出的決定,沒有一個人質疑。
兩天後的清晨,燕長青騎在馬上,目送一行人逐漸遠去後,才毅然撥轉馬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他也有他的戰場。
秦瑤光既然作為欽差出使,他就要替她保障好後勤。
哪怕聯合公社裡有百官投資、哪怕有燕元安隨行,但有燕家滿門血案在前,他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秦瑤光帶領的先行使團全員騎馬,在路上走得很快。
這一走,就走到了秋天。
京城的樹葉漸漸黃了,桂子飄香。
淳寧大婚。
能娶到下嫁的公主,蘇家一舉成為京城裡最被羨慕的人家。
一名老仆穿著喜氣的新衫,正在門口掃著滿地的紅色炮仗碎屑。
“二叔二叔,大事不好了!”
藍衫小廝跌跌撞撞地出現:“二叔,京裡都傳遍了,長公主……長公主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