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長公主天生犟骨,養娃皇權兩不誤 > 614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長公主天生犟骨,養娃皇權兩不誤 614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都是她逼我的

“王爺說了,隻要占了皇宮,每人就賞一兩金子!”

“呸!瞧你這點出息,抓住一個大官就有十兩,活捉皇帝有一千兩金!”

另一人搓著手,笑容裡帶著一些猥瑣:“我對什麼金啊銀的不感興趣,我就想要摸摸皇後娘孃的金貴身子。”

立刻就有人鬨笑起來:“做你孃的春秋大夢吧!皇後娘娘還輪得到你?”

那人悻悻然:“妃子也行,我不嫌棄她們是二手貨。”

又有人參與討論話題:“依我看,還不如找個宮女,運氣好的話還是個雛兒。皇宮那麼大,皇帝忙不過來嘛。”

眾人再次鬨笑,笑聲裡帶著男人都懂的那種意圖。

不過,他們的意淫也僅止於此。

眼下他們隻能望著高高的城牆和寬闊的護城河歎氣。

有那起子不怕死的試圖遊過去,結果被守在城牆上的金吾衛亂箭射死。

他們跟著汝陽王謀反,是為了大富大貴升官發財,又不是為了送命。

當即就安分下來,不再有人冒險。

汝陽王的軍隊成分複雜,核心力量是從小跟著他的親衛、他親手培養出來的死士,還有一批他在封地想方設法收攏的人,都對他忠心耿耿。

這是他手下最忠誠的部隊,是心腹。

但人數不多,僅僅五千人。

任由他想破頭,使了許多法子,都無法突破這個上限。

後來軍師就勸他莫要執著,忠心難得,但利益就能驅動人心,幫助你找到能用的人。

他深以為然,用這個法子糾結起來一支軍隊。

正因為如此,汝陽王的軍隊中多亡命之徒、多趨炎附勢之人,不知道什麼叫做赤膽忠心、更不懂得“忠義”二字如何寫。

畢竟,如今並非民不聊生的亂世。

謝殊的執政固然有私心,各大世家也沒少乾被百姓戳著脊梁骨痛罵的事,但謝殊還要臉,他還想青史留名,表麵上的功夫做得足夠到位。

汝陽王造反,缺乏實質性的群眾基礎。

所打出的“清君側”的口號,更是瞎扯淡。

除了對他忠心的人,連他自己都不信。

汝陽王一路攻打進京,看似勢如破竹,個中內情隻有他自己清楚。

他必須得快,必須讓跟著他的人都嘗到甜頭、看到希望。

否則,他聚集起來的不義之師,就有分崩離析的風險。

他屠城,除了殺雞儆猴,更多的還是讓手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們嘗到甜頭。

可他也很無奈啊!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再提起長公主。

汝陽王經營多年,目的就是為了營造一個世家目中無人壓榨百姓、皇室昏庸草菅人命的局麵,方能趁勢起兵。

謝殊能迅速執掌權柄,還有他在暗中添的一把火。

目的就是讓謝殊被權利的**所吞噬,縱容家族子弟肆意妄為,激起民憤。

原本,這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

直到兩年前,隨著盧亦被休、盧家名聲受損,勢力大減;緊接著薛、崔兩家相繼被趕出京城;謝家因在雹災中涉及糧倉案,不得不收斂一二。

世家的氣焰,再無往日囂張。

約束家族子弟,暫時蟄伏等待時機,甚至主動修橋補路討好百姓,成了各大世家的共識。

與之對應的,是皇室聲名鵲起。

崔永唯在謝家會館被皇帝親自下旨抓捕,在保皇黨和清流的推動下,民間有了歌頌皇上英明的聲音。

接下來,隨著樂陽紙筆在全天下大範圍的推廣應用,學監免費提供紙筆供學子讀書,還教人識字,樂陽長公主名揚天下。

整個形勢,對汝陽王越來越不利。

不能再等下去了!

汝陽王的脾氣越來越暴躁,不得不兵行險著,借沙洲收複秦瑤光出使之機,把燕長青引出京城,他方能起兵造反。

他想要秦瑤光的命。

要不是她,怎麼會走到如今這一步。

他簡直不知道,秦瑤光這個女人究竟有什麼法力,能讓那麼多人為她前赴後繼。

能從他佈下的天羅地網中逃脫,還能反殺吐蕃悍將帕巴拉,收複居延城。

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無法想象!

汝陽王在收到屬下從河西快馬加鞭送到的密信時,兩眼一黑。

他沒有選擇,隻能比她更快。

比起之前的計劃,如今是險之又險,他心裡根本沒有必勝的把握,隻能求快,無法求穩。

這一切,都是被那個該死的女人給逼出來的。

逼得他無法等待,隻能讓大軍造勢,實則率領五千精銳輕車簡從,直逼京城。

是以,他的速度才會那麼快,快得出乎所有人預料。

五千精銳,兩千是他的心腹、三千是亡命之徒。

他也想帶上忠心可靠的人手,但忠心並不意味著有與之匹配的實力。

汝陽王沒有選擇。

而這樣一支隊伍,隻能由他率領。

攻打皇宮如此重要之事,他也不放心彆的人。

萬一手下起了貪念,直接坐上了龍椅,他豈不是替他人做嫁衣?

先不論血統是否正宗、是否能服眾,哪怕有萬分之一的風險,他都不想冒。

十多年前,他正是錯信了謝殊,才導致和皇位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不得不回到封地隱忍度日。

今日,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一切都很順利。

他埋在京城的暗樁給他發了訊號,開啟南門讓他們入內。

那會兒還是上午。

接下來,就亂了套。

他想指揮屬下一鼓作氣拿下皇宮,沒想到那些沒見過世麵的鄉巴佬,進了京城花花世界就迷了眼,仗著有馬有刀,竟是燒殺擄掠起來。

胡作非為。

一座絲毫沒有防備的京城,對他們來說,簡直就像敞開衣衫的姑娘,任人蹂躪。

對汝陽王來說不幸的是,京畿大營的士卒雖然沒來得及進駐京城,仍然有五城兵馬司、大理寺衙役、京兆府捕快等武裝力量。

仗著對京城地勢的熟悉,和他們周旋,令汝陽王的人手摺損不少,引來報複。

看著四處燃起的火光,汝陽王吃人的心都有了。

他是來奪皇位,並非要一個滿目瘡痍的京城。

還沒登基就縱兵糟蹋百姓,將來的史書上會怎麼寫?

好不容易,他才借皇宮這個龐大的誘餌收攏了軍隊,粗略一清點,折損了七八百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