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長公主天生犟骨,養娃皇權兩不誤 > 625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長公主天生犟骨,養娃皇權兩不誤 625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電車難題

“蔣大人!”燕長青熱情地衝著大司馬招著手。

“郡王爺,有何貴乾?”

大司馬在原地一愣,隨即笑眯眯地走過來,並沒有把“好端端的這位郡王爺找我乾啥”這句話寫在臉上。

官場老油條了,豈會像十多歲的少年郎一樣,把心思都寫在臉上。

燕長青熱情更甚。

他一手一個,把還在懵逼的兩小隻往大司馬跟前一推:“本王已經跟他們都交代好了,麻煩蔣大人多照拂些。”

這麼一來,哪怕是大司馬,也難掩目光疑惑:他交代什麼了?

望向趙鈺川跟燕守拙,發現兩名小將臉上的疑惑比他隻多不少。

正想再問,一轉頭,燕長青竟是沒了蹤影。

他瞠目結舌地看著燕長青剛才還站立的地方,手指著空氣問:“你們大將軍人呢?”

燕長青的手下忍住笑,上前稟道:“將軍有要事在身,有勞司馬大人。”

迫不及待想和夫人相會,怎麼算不得要事?

他沒撒謊。

長長的夜風,從空蕩蕩的大街上刮過,捲起幾片落葉。

經曆了一場浩劫的京城,在風裡顯得格外冷清。

皇城裡傳來的廝殺聲,讓京城百姓惶惶不安,哪怕後來聲音消失,也不敢走出家門檢視。

誰也不知道,明天一早起來,是不是就已改朝換代。

在動蕩中不幸死去的無辜百姓、仍在冒著熱煙的火場,是京城被撕開的巨大傷口。

屍首無人敢收斂、受傷的人連呻吟都隻能能壓回喉間,被毀掉的家無人敢回。

誰也不知道,會不會還有新的一輪刀兵之禍。

騎在馬背上一路前行,秦瑤光的一顆心越來越往下墜去。

大獲全勝的喜悅之情,一掃而空。

她慢慢收緊韁繩,控製著馬兒停下腳步。

一陣風吹過,馬兒打了個響鼻。

“主人?”

青柏在她身後三步處停下,疑惑地問。

“我們不回府。”

秦瑤光改了主意:“去京兆府。”

放汝陽王進京甕中捉鱉,是她和燕長青的共同決定。

在作出決定之時,都知道這是最明智、傷亡最小的計策,付出最小的代價,逼汝陽王進京。

反賊進京,勢必會造成破壞和傷亡。

尤其是汝陽王的手下,大多是亡命之徒。

做大事,就要有取捨。

可付出代價的,卻是京城最底層的老百姓。

亂兵進城,高門大戶都有護衛。

誠然,倘若讓汝陽王按部就班一路糾結大軍前進,勢必會帶來更多百姓傷亡。

這就像是電車難題。

為了拯救更多人的性命,就要犧牲少數人嗎?

這少數人,難道又不無辜?

並沒有人征詢過他們,就被白白犧牲了。

秦瑤光的心情,越來越沉重。

不行。

宮中還需收拾殘局,訊息傳出來沒這麼快。

根據她出宮後一路所見,她是第一個從皇宮出來的人。

“是。”

對她的決定,青柏從不懷疑。

京兆府裡,正一片混亂。

從皇城方向傳出來的喊殺聲,讓府尹心驚膽戰。

連皇宮都淪陷了,接下來會怎樣?

接下來的寂靜,更讓人心慌。

人類最大的恐懼,來源於未知。

宮中驚變,會不會影響未來的朝局?換句更直白的話,汝陽王會不會成功?

萬一要真的成功了,他這個京兆府尹,或許就做到頭了。

如此關鍵的位置,汝陽王一定會用他自己人。

不過,與其為將來能不能保住頭上的烏紗帽發愁,不如為京城百姓,儘他最後一份努力吧。

京兆府裡裡外外,包括用來審案的公堂上,或坐或躺,擠滿了人。

都是遭了兵災的無辜百姓。

“你去後院一趟,看看家裡還有沒有多餘的床褥子,還有什麼禦寒之物,都抱出來。”

府尹吩咐著長隨:“讓廚房熬些驅寒的藥湯送來。”

這些老百姓中還有不少傷病員,深秋夜寒,就這麼躺在地上熬一宿,沒病都會熬出病來。

長隨遲疑:“大人,夫人她……”

官衙後麵就是府尹的府邸,是典型的前衙後宅形式。

並非府尹夫人不願,她已經搜羅了好大一批床褥出來,奈何府衙裡收留的人越來越多,她難免會有些情緒。

“你跟夫人說,都是我欠她的,事後一定補償。”

後宅裡,府尹夫人站在開啟的庫房門口,指揮著仆婦們往外搬東西。

聽了長隨的傳話,她氣哼哼道:“補償?他頭頂的烏紗帽能不能保住還兩說呢,老孃是圖他那點補償嗎?”

長隨還能說什麼,他什麼都說不了。

夫人說的,乃是大實話。

但老爺他見不得治下百姓受苦,好歹把這個晚上熬過去再說。

“夫人,夫人!”

一名跑腿小廝連滾帶爬衝過來:“長公主殿下到了!”

“當真?”

府尹夫人喜上眉梢。

有捕快帶回來樂陽長公主和安樂郡王領兵回京的訊息,後來他們就都進了皇宮。

長公主既然出了宮,還能安然無恙地抵達京兆府,豈不是說明一切都在掌控中?

喜不自勝。

“微臣拜見長公主殿下。”

府尹正要大禮參拜,被秦瑤光用馬鞭托起來:“事急從權,不必講這些虛禮。”

她環視一圈,看著被府尹收留的百姓,點點頭道:“你做得很好。”

“殿下謬讚,”府尹拱手,“都是下官應當做的。”

秦瑤光來此有兩個目的:

一是藉助京兆府尹的口,將平安無事的訊息儘快傳遞出去,安定人心;

二是救助老百姓。

京兆府是最瞭解京城的衙門,捕快衙役好多都是兩三代人傳下來的職業,他們所掌握的門道,正是秦瑤光所需要的。

進來一看,府尹已經開始收容百姓,比她預想的更好。

不少百姓看見她,都磕頭見禮。

長公主的出現,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記強心針。

府尹夫人風風火火從後宅一路小跑,顧不得喘勻氣,就對秦瑤光見禮:“殿下,能看到您,真是太好了!”

秦瑤光笑著點頭:“辛苦了。”

“殿下,您看這些東西夠不夠?若是不夠,臣婦差人回孃家取來。”

不敢出門,是畏懼外麵的亂兵。

如今安全了,能在長公主跟前好好表現的機會,萬萬不能錯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