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血咒 第65章 玉殞心枯
就在德妃如同行屍走肉般回到玉芙宮門廊下時,一個身影正從偏殿方向走來——正是二皇子殷承瑞的啟蒙師傅,陳清硯。
他似乎是剛給二皇子授完課出來,手中還拿著幾卷書冊。驟然見到德妃如此淒慘欲絕的模樣,陳清硯腳步猛地一頓,臉上瞬間掠過震驚與深切憂慮。他立刻放下手中書卷,快步上前,躬身行禮:“娘娘……您……您這是怎麼了?鳳體要緊!萬望保重啊!”語氣中的關切,聽起來情真意切。
德妃彷彿根本沒有聽見,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隻是機械地被宮女攙扶著向前挪動。
陳清硯微微抬眸,目光飛快地掃過她額上那道刺目的傷口和那雙失去所有神采的眼睛,語氣沉重而帶著一種“局外人”的同情與規勸:“娘娘……柳家之事,微臣……在外朝,略有耳聞。陛下旨意已下,恐難更改……娘娘還需……節哀順變,保重鳳體為要。尤其……更要為二殿下計啊。”他話語懇切,彷彿完全是出於對皇子的師道責任和對娘娘鳳體的擔憂。
德妃依舊毫無反應,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般被攙入了內殿。陳清硯站在原地,望著她消失的背影,眼中一絲難以捉摸的光芒一閃而逝,隨即迅速恢複平靜,若無其事地轉身離去。
柳家男丁女眷數百口人,被沉重的鐵鏈鎖拿連成一串,哭嚎震天,在官兵的押解下,踏上了流放北疆三千裡、前往苦寒之地的死亡之路。沿途百姓圍觀,唏噓不已。
然而,蕭遠山豈會就此罷手?斬草務必除根,方能永絕後患!
他早已暗中重金買通了押解隊伍的官差頭目。當流放隊伍行至荒無人煙、地勢險峻的“落鷹峽”時,一夥早已埋伏好的“山匪”突然殺出!官差們象征性地“抵抗”了幾下,便驚呼著“山匪凶悍”,迅速“潰散而逃”,將手無寸鐵、鐵鏈纏身的柳家數百口人,徹底暴露在“山匪”的屠刀之下!
一時間,峽穀內慘叫聲、哭嚎聲、求饒聲、利刃砍入骨肉的悶響聲不絕於耳!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男女老幼,無一倖免!一場針對政治犯家族的血腥屠殺,在精心策劃下,被偽裝成了一樁駭人聽聞的“山匪劫殺案”!
事後,當地官府“聞訊”趕來“勘察”現場,得出的結論毫無懸念:流放隊伍不幸遭遇落鷹峽一帶最凶悍殘暴的山匪團夥,官兵力戰不敵,潰散,所有流放犯人……無一活口,全軍覆沒。此案,成了當地卷宗中又一樁無從查起、不了了之的無頭公案。
柳家被滅門的慘劇,如同一聲驚雷,迅速傳回長安!雖然官府明麵上的定案是“凶悍山匪”所為,但朝野上下,暗流湧動,所有明眼人都能清晰地嗅到這其中令人窒息的陰謀氣息!這分明是一場趕儘殺絕的毒計!
柳家滿門被屠的噩耗,如同最後一道喪鐘,徹底擊垮了德妃柳清綺。
她將自己緊緊關在玉芙宮最深處的內殿,不見任何人,不言不語,不飲不食,終日蜷縮在床榻一角,形容枯槁,眼神渙散,神智恍惚。時而無聲流淚,時而對著虛空喃喃自語,反複唸叨著父母、兄長的名字,彷彿他們的魂魄就在眼前。
太醫院院判親自前來診視,開了無數安神定誌的方子,宮女們想儘辦法喂她服藥,卻始終不見任何起色。她彷彿被抽走了最後一絲生機,迅速地憔悴、枯萎下去。
二皇子殷承瑞每日下學歸來,都憂心忡忡地守在母妃冰冷的榻前,看著母妃那毫無生氣的樣子,小臉上寫滿了恐懼與無助。
一日課後,他忍不住向師傅陳清硯訴說,聲音帶著哭腔:“師傅……母妃她……病得越來越重了……整日昏昏沉沉,誰也不認識,喂她吃藥她就吐出來……瑞兒叫她也好像聽不見……瑞兒好怕……好怕母妃會……”他說不下去,眼淚大顆大顆地滾落。
陳清硯聞言,臉上立刻浮現出深切的憂色。他沉吟片刻,似是經過深思熟慮,然後小心翼翼地從懷中貼身處,取出了一個精緻小巧的白玉瓷瓶。
他雙手捧著,極其鄭重地遞給殷承瑞,語氣溫和而帶著一種追憶與關切:“殿下純孝,天地可鑒。觀娘娘此症,似是驟逢大變,驚懼交加,憂思過慮,以致心神渙散,五內俱傷,鬱結不通。非尋常湯藥可解。”他微微歎息,眼神中流露出真誠的回憶之色,“不瞞殿下,微臣早年寒窗苦讀,備戰科考之時,亦曾因壓力巨大,日夜焦思,患上嚴重的心神不寧、驚悸失眠之症,幾近崩潰,學業幾乎難以為繼。幸得一位雲遊至此的仙風道骨之人,贈予此丹藥,名曰‘清心凝神丸’。言其采深山奇花異草,依古法煉製,專治心神驚悸、憂思鬱結之症。臣服用後,果真頓覺心中煩惡儘去,心神得以寧靜,思緒複歸清明,夜能安寢,白晝亦精神矍鑠。臣便是倚仗此藥,熬過那段艱難時日,最終僥幸名列榜眼。”
他頓了頓,將玉瓶又往前遞了遞,眼神懇切而坦誠:“此藥雖非出自太醫院禦製,然效果奇佳,臣視若珍寶,一直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若殿下信得過微臣,不嫌此藥粗陋,或可請娘娘一試。或許……能助娘娘暫解煩憂,寧神定誌,緩緩收攏渙散之心神。”他言語真摯,理由充分,將自己與二皇子的“同病相憐”之感表達得淋漓儘致。
殷承瑞看著那潔白無瑕的小玉瓶,又抬頭看看師傅那雙寫滿了真誠與關切的眼睛,再想到母妃痛苦不堪的模樣,心中頓時燃起了一股強烈的希望。他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鄭重地接過玉瓶,感激道:“多謝師傅!瑞兒……這就去給母妃試試!”
當夜,在德妃又一次陷入昏沉囈語之時,殷承瑞小心翼翼地開啟玉瓶,倒出一粒朱紅色的藥丸,就著溫水,小心翼翼地一點點喂入母妃口中。
藥效發作得極快。德妃緊蹙的眉頭果然漸漸舒展開來,急促而紊亂的呼吸變得平穩悠長,緊攥床單、指節發白的手也緩緩鬆開,竟真的沉沉睡去,不再囈語掙紮,麵容呈現出許久未有的安寧。殷承瑞守在榻邊,看著母妃難得獲得的平靜睡顏,心中對師傅陳清硯充滿了無比的感激與信任。
隨即,他喚來了德妃最信任的心腹張嬤嬤,將玉瓶交給她,仔細叮囑道:“張嬤嬤,母妃近日心神損傷太重,這藥是瑞兒向老師求來的靈藥,方纔試過,甚是有效。請你務必小心收好,在母妃憂思過慮、驚悸不安、難以安寢時,便給她服下一粒,助她寧神靜心。”
張嬤嬤看著二皇子殷切的眼神,又見娘娘確實安穩睡去,不疑有他,連忙恭敬接過玉瓶,鄭重承諾:“殿下放心,老奴記下了,定會小心伺候娘娘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