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血咒 第69章 帝心似海
柳家覆滅的餘波,如同深冬的寒流,依舊在長安城的上空盤旋不散。
德妃柳清綺深受打擊,一病不起,終日纏綿病榻,形容枯槁,形銷骨立,彷彿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機與魂魄,玉芙宮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而西北邊陲,因長孫燼鴻的強勢坐鎮與鐵腕整飭,那蠢蠢欲動的胡部氣焰暫時被壓製下去,局勢得以喘息,呈現出一段短暫而脆弱的平靜。
含章殿內,燭火通明,安靜得隻能聽見朱筆劃過奏章的細微沙沙聲。昭明帝端坐於寬大的紫檀木禦案之後,神情專注,彷彿全身心都沉浸在國家大事之中。他批閱完一份關於西北糧草調運的緊急公文,緩緩放下了手中的朱筆,身體微微向後靠向龍椅的椅背,顯露出一絲疲憊。他伸出骨節分明、保養得宜的手,端起旁邊溫度恰到好處的白玉茶盞,輕輕吹了吹水麵漂浮的幾片翠綠茶葉,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深邃的眼眸。他看似無意地、用一種極其平淡的口吻,對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一旁的大太監高無庸說道:
“高無庸,”他呷了一口清茶,語氣隨意得像是在閒聊家常,“德妃……近日如何了?柳家之事,對她打擊不小吧?”
高無庸立刻躬身,姿態謙卑到了極致,帶著恰到好處的憂戚:“回陛下,德妃娘娘……自柳家遭難,終日以淚洗麵,悲慟欲絕,茶飯不思,夜不能寐……不過數日,已是形銷骨立,憔悴不堪了。太醫院院判親自診過脈,說是……憂思過度,五內鬱結,極大損傷了心脈氣血,非尋常藥石可速效,需得靜心長期調養,切忌再受刺激。”
昭明帝聞言,輕輕放下茶盞,發出一聲意味難明的輕歎,語氣中帶著一絲彷彿真切的惋惜與一種難以捉摸的深沉:“唉……畢竟是骨肉至親,血脈相連,遭此滅門慘禍,換作是誰,也難以承受。心傷至此,也是人之常情。”
他微微停頓,指尖無意識地在光滑的禦案上輕輕敲擊著,目光投向虛空中的某一點,彷彿在思索著什麼,忽然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更加幽深難測:“你說……她那位青梅竹馬,若是得知柳家覆滅、她如今這般淒慘境況……會作何感想?是否……該派人給他遞個訊息,讓他知曉,或許……該讓他回來京城,‘寬慰’‘照料’她一二?畢竟,故人之情,最是難得……”
高無庸聽到這話,心頭猛地一凜,後頸瞬間冒出一層細密的冷汗!他深深低下頭,不敢接話,更不敢揣測聖意,隻能將身體躬得更低,彷彿這樣就能躲開那無聲卻淩厲的帝王心術。
昭明帝似乎也並不需要他的回答,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無、冰冷徹骨的弧度,彷彿自言自語,又似在佈局落子:“還有朕那個傻女兒永昭……整日裡隻知躲在甘露宮,與那些藥草砂罐為伴,心思純淨得近乎癡傻,對這宮闈深處的汙穢與算計,全然不曉。有些……塵封已久的陳年舊事……看來,也是時候,該讓她知曉一二了。免得……一直被人矇蔽了雙眼,還渾渾噩噩,不知其中情由。”
他頓了頓,語氣恢複平淡,卻斬釘截鐵地命令道:“高無庸,你幫朕仔細算著日子,差不多時候,待西北戰事稍定,便傳朕的口諭,讓永昭去‘蘭台閣’,將前朝遺留的那幾卷孤本《百草註疏》整理出來,朕……日後研讀醫理,或有用處。”
“奴才遵旨。”高無庸恭敬應下,心中卻如明鏡一般,陛下此舉,絕非為了幾本醫書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