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血咒 第121章 波瀾暗湧
朝堂角落,那幾位昔日與平西王關係匪淺、多年來備受壓抑、勢微言輕的老臣,在聽到“皇帝舅舅”時,心中已是一震。待“西苑公主”這個名字響起,他們的身形驟然凝固!
當“外臣之母”與“西苑公主”徹底聯係起來,再看向那年輕皇子與平西王依稀相似的輪廓時,一個石破天驚的認知在他們腦中轟然炸開——
平西王的外孫!西苑公主的兒子!他竟然還活著?!
這確認無疑的念頭,如同一道積蓄已久的驚雷,震得他們渾身劇顫!壓抑了數十年的忠誠與熾熱期盼,此刻如同火山轟然噴發,瞬間衝垮了所有克製!幾人眼眶一熱,老淚幾乎奪眶而出,身體因極致的激動而難以自持地顫抖起來。
蒼天有眼!平西王一脈……終究有後,終究有希望了啊!
而永昭公主,卻隻覺得耳邊嗡鳴一聲,周遭的一切聲響彷彿瞬間被抽離!
西苑公主的兒子?!那個……為國和親、遠嫁西煌、命運悲愴的英雄之子?!
那個小時候在宮裡……據說很可憐、後來病死了的西煌小皇子?!
記憶的碎片猛地撞擊著她的腦海!那個為了她被永寧欺負的男孩……那個似乎偷偷分享過點心的小哥哥……那個模糊記憶中……好像戴著狼牙項鏈的人……
永昭突然意識到,她剛到棲梧殿的那段時間,她被推下水池的那次,阿史那禹疆曾對她異常嚴肅地自我介紹過,他說他叫阿史那禹疆,那時他眼中翻湧著她看不懂的暗潮,像是壓抑著某種強烈的情緒。現在想來,那或許是一種試探,一種近乎固執的期待——期待她能從這個名字裡,認出他是誰。
“西煌與曇昭……說起來淵源已久……”他當時低啞的嗓音猶在耳邊。他是不是想告訴她,他們並非陌路?他們幼時曾相識?
可她呢?她不僅沒有認出他,反而在驚懼與憤怒中,將宮中關於“西煌小皇子早夭”的傳聞,全部歸咎於西煌王庭的冷酷!“都是你們西煌人做的孽!”她當時這樣尖聲指責過他。
難怪……難怪他當時會暴怒至此。
原來他根本不曾夭亡!他就是那個她口中“已死”的皇子!他站在她麵前,親口說出自己的名字,而她竟用他最痛的身世之殤來攻擊他……那不僅是被我誤解的怒火,更是被觸及最深傷疤的劇痛吧?他視為重要真相的坦白,換來的卻是我基於錯誤認知的、最尖銳的指責!
‘可是……可是我真的記不起來了!關於那個小皇子的一切,隻剩下模糊的光影和宮人間零碎的傳言……’
她感到一陣頭暈目眩!她真的從未將那個記憶深處模糊的男孩與眼前這個霸道、冷酷、囚禁她的西煌皇子聯係起來!
此刻,得知他的身世,想到他的母親西苑公主為國和親的壯舉與悲情,永昭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敬佩與深深的同情。西苑公主……是她心中真正的巾幗英雄!
但下一秒,棲梧殿的奢華囚籠、冰冷水池的刺骨懲戒、被迫換上的華服、粗暴的侵犯威脅、手腕上被鐐銬磨破的舊疤、絕望撞牆的劇痛……所有恐怖的記憶再次襲來!
敬佩與恐懼、同情與憎惡、童年的模糊溫暖與現實的殘酷冰冷、以及此刻新生的、帶著一絲恍然與無力的愧疚……種種極端矛盾的情緒在她心中劇烈交織、衝撞!冰與火的感覺在她體內瘋狂撕扯!她看著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混亂!
席間,長孫燼鴻身姿筆挺,麵容冷峻。他的目光銳利,始終冷靜地掃視著全場,尤其是那位不請自來的西煌皇子。永昭自被救回後,對在西煌的經曆始終緘口不言,他雖有疑慮,卻從未逼迫。然而此刻——
他清晰地看到,那位西煌皇子阿史那禹疆,其目光數次若有似無卻極其精準地掃過永昭!那眼神中蘊含的……絕非簡單的打量,在他看來,那簡直是**裸的侵略與占有!
而永昭的反應,更是印證了他的猜測!她那瞬間煞白的臉色、抑製不住的顫抖、以及眼中翻湧的恐懼與痛苦……這一切,都絕非麵對一個陌生皇子該有的反應!
他的眉頭越鎖越緊。是他!定然是他!就是此人在西北邊境,從他麾下精銳的護衛中,強行擄走了永昭!
他緊握的拳頭指節微微發白,眼神驟然變得銳利如刀,死死鎖定了阿史那禹疆!儘管永昭從未明言,但他此刻萬分確定,永昭在西煌所遭受的一切屈辱與恐懼,必然與此人脫不了乾係!
看到對方竟敢在如此場合,依舊毫不掩飾地對永昭投去那種**覬覦的目光,一種護衛領地般的本能被徹底激發!
阿史那禹疆的聲音繼續回蕩,帶著一絲哽咽,卻又充滿了力量:“……外臣之外祖父……更是曇昭一代忠烈,赫赫威名的平西王!他一生戎馬,為國戍邊,最終……馬革裹屍,為國捐軀!其忠肝義膽,赤誠之心,可昭日月!然而,英雄埋骨,功臣蒙塵!其名……幾不可聞!其功……幾被遺忘!”
“今日,陛下四十萬壽,普天同慶!外臣……身為西苑公主與平西王唯一血脈,特藉此良辰吉日,以西煌皇子之名,更以忠烈之後之名,敬獻薄禮!不為他求,隻願……正本清源,榮耀歸位!告慰先烈在天之靈!”
最後,他深深一揖,聲音沉痛而懇切:“願陛下……萬壽無疆!願曇昭……國運昌隆!願忠烈之功……永載史冊!願兩國……永世交好!此乃……我母……畢生所願!亦是我外祖父……畢生所護!”
整個金鑾殿,鴉雀無聲!空氣彷彿凝固了!各種複雜的情緒在無聲地流淌、碰撞:震驚、疑惑、激動、沉思、憤怒……阿史那禹疆這番石破天驚的宣言,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了千層浪!
昭明帝臉上的肌肉幾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他眼底的震驚早已化為冰冷的怒火與極度的不悅!阿史那禹疆的每一句話,都像一根根針,刺在他心上!這是在公然指責他薄待功臣,忘卻和親公主的功績!這是在利用壽宴場合,挾輿論之勢,逼他承認這一切!但此刻,眾目睽睽,萬邦來朝,他絕不能失態!
片刻令人窒息的寂靜後,昭明帝強行壓下翻湧的情緒,朗聲大笑,打破了沉寂:“好!好!沒想到……竟是禹疆皇侄!真是……天大的驚喜!皇侄一番肺腑之言,情深意重,朕……心甚慰!西苑公主深明大義,平西王忠烈千秋,皆是我曇昭楷模,朕……從未或忘!此禮……朕收下了!厚賞西煌使團!賜座!”他的聲音洪亮,充滿了帝王的“寬宏”與“讚賞”,但那笑意卻未達眼底,反而帶著一絲冰冷的寒意。
阿史那禹疆躬身謝恩,神色平靜無波,彷彿剛才那番石破天驚的話語隻是尋常祝詞。他優雅轉身,步履沉穩地走向為他準備的席位。
就在經過皇室坐席的刹那,他的目光狀似不經意地再次掃過永昭。然而,就在這電光火石的一瞥間,他眼底的平靜驟然破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而危險的光芒。他的視線精準地鎖住她驚慌的眼眸,唇角勾起一抹極淡卻極具侵略性的弧度——那不是一個皇子該有的禮節性微笑,而是一個獵人注視獵物時,那種勢在必得、近乎挑釁的壞笑。
這轉瞬即逝的表情快得讓永昭幾乎以為是自己驚懼之下的錯覺,但那目光中深沉如漩渦的佔有慾,卻像一道無形的烙印,狠狠燙在她的心上。
壽宴的氣氛似乎慢慢恢複了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