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血咒 第134章 寧貴承恩
長安的深冬,連日光都顯得蒼白無力,空氣中彌漫著化不開的寒意。靖親王殷承稷在南疆治水時不幸罹難的陰雲尚未從宮廷完全散去,一則突如其來的訊息,卻像一道微弱的暖陽,刺破了這片沉重的哀慼——毓秀宮內,入宮不久、性情溫婉的寧貴人,被太醫診出了喜脈。
後宮已多年未有嬰啼,此訊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昭明帝聞訊,素來沉靜的麵上也難得地露出了些許真切的笑意,當即下旨,晉寧貴人為寧嬪,遷居更為寬敞溫暖的怡和軒,賞賜如流水般送入。一時間,道賀之聲不絕於耳,沉寂的宮闈似乎也因此添了幾分難得的生氣。
怡和軒內,寧嬪撫著尚未顯懷的小腹,臉上洋溢著將為人母的柔和光輝,對前來請脈的太醫輕聲道:“有勞院判大人,這幾日總覺得心神不寧,這胎象……”
太醫恭敬回話:“娘娘放寬心,龍胎貴重,些許不適乃常事。臣等定當竭儘全力,為娘娘精心調養。”
然而,這份喜悅如同冬日琉璃,看似晶瑩,實則脆弱。未足三月,寧嬪的胎象便屢現不穩之兆,太醫院使出渾身解數,珍貴藥材源源不斷,昭明帝亦數次親臨探視,溫言安撫。
一日深夜,怡和軒驟然傳出的淒厲哭喊,劃破了宮廷的寧靜。
“陛下!陛下!寧嬪娘娘她……小產了!”內侍連滾爬爬地跪倒在昭明帝寢宮外,聲音顫抖。
昭明帝匆匆趕至怡和軒,隻見帳幔低垂,藥氣混雜著血腥氣彌漫在空中。寧嬪麵無血色,昏死過去,淚水還殘留在眼角。太醫令跪在一旁,麵色慘白,汗透重衣。
“說!究竟是何緣故!”昭明帝的聲音冷得像冰。
太醫令重重叩首,聲音發顫:“回、回陛下……娘娘並非意外小產,乃是……乃是服用了藥性極烈陰寒的墮胎之藥!此藥手法……極為隱秘,劑量精準,絕非尋常!”
“查!”昭明帝勃然震怒,一字出口,整個皇宮為之戰栗。“給朕徹查!掘地三尺,也要把這禍亂宮闈的毒婦給朕揪出來!”
慎刑司如虎狼出動,緹騎四出,刑訊拷問,風聲鶴唳。很快,幾條線索竟匪夷所思地交織起來,齊齊指向了瓊華宮——那位因喪子之痛而一夜白頭、深居簡出,形如槁木的蕭貴妃。
一名怡和軒的灑掃宮女戰戰兢兢地指認:“奴婢……奴婢那日好像看見……蕭貴妃娘娘身邊的翠雲姐姐,在煎藥房附近鬼鬼祟祟地張望……”
更致命的證據接踵而至。在瓊華宮小廚房一個極其隱蔽的柴垛後,搜出了一包未用完的藥粉,經太醫驗證,與導致寧嬪小產的藥物成分一致。而那粗糙的藥包紙上,赫然殘留著大宮女翠雲的指印!
霎時間,流言如野火般蔓延:“蕭貴妃痛失愛子,已然瘋魔了!”“自己沒了指望,便也見不得彆人有孕!”“尤其還是寧嬪這般新寵,她怎能不妒恨成狂!”證據看似“確鑿”,動機似乎“充分”,一切矛頭,直指那位心如死灰的母親。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能滴出水來。蕭貴妃跪在禦座之下,未施脂粉,一身素縞,白發如雪,散亂地披在肩頭。她瘦得脫了形,眼神空洞地望著冰冷的金磚地麵,對周遭一切指控、議論置若罔聞,彷彿靈魂早已隨愛子殷承稷而去,留下的隻是一具但求速死的軀殼。
“陛下!”一聲悲愴的呼喊打破沉寂,蕭丞相蕭正德猛地出列,這位一向沉穩的老臣此刻老淚縱橫,重重跪倒在地,聲音嘶啞卻擲地有聲:“老臣!以我蕭氏滿門忠烈、以這項上人頭擔保!小女……貴妃她絕非那等喪心病狂、殘害皇嗣之人!稷兒之殤,已奪她半條性命,她終日以淚洗麵,神思恍惚,豈會有心再去謀害他人骨肉?此案疑點重重,定是有人利用貴妃悲慟、疏於防範,栽贓陷害!請陛下明察秋毫,萬勿使無辜者蒙冤,讓真凶逍遙法外啊!陛下——!”
昭明帝高踞龍椅之上,深邃的目光掠過悲憤欲絕的蕭丞相,最終落在下方那個彷彿一碰即碎的蕭貴妃身上。他眼中情緒翻湧,似乎有對原配愛人的歉意,又似乎有對大兒子的歉意……殿內靜得可怕,唯有蕭丞相壓抑的悲泣聲。
良久,昭明帝低沉的聲音終於響起,帶著帝王的威嚴:“蕭愛卿,愛女之心,朕,明白。”
他話鋒微頓,目光掃過滿朝文武:“然,證據當前,眾目睽睽,朕,亦不能因私廢公,罔顧宮規國法!”
他的視線重回蕭貴妃身上,語氣沉痛而決斷:“蕭氏,涉嫌謀害皇嗣,罪責重大!然,念其曾育皇子有功,於社稷有勞,且蕭愛卿世代忠良,朕,暫不深究其族。即日起,褫奪貴妃封號,降為妃位,禁足瓊華宮,非詔不得出!慎刑司繼續嚴查此案,所有關聯人等候審,務必水落石出,以正宮闈!”
“老臣……謝陛下隆恩!”蕭丞相深知這已是眼下最好的結果,重重叩首,額間一片淤紅。
而蕭妃,依舊麵無表情,如同一個精緻的偶人,被宮人攙扶起來,踉蹌著轉身離去。貴妃或是妃位,瓊華宮或是冷宮,於她而言,早已毫無分彆。她的世界,在得知殷承稷死訊的那一刻,已然崩塌。
瓊華宮的大門在她身後緩緩合攏,落鑰沉重。宮苑內,蕭妃摒退左右,獨自枯坐於窗前,望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白發如霜,映襯著她毫無生氣的麵容,形銷骨立的身影裹在素淨的宮裝裡,眼神死寂,如同古井深潭。
這裡,成了她最後的囚籠,亦是她默默等待生命終章的墳墓。宮牆之外,關於真凶的猜測與暗流,卻遠未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