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血咒 第43章 胡府談話
吏部侍郎胡府,書房內。
書房陳設典雅而不失威嚴,紫檀木的書架上整齊地碼放著經史子集,牆上懸掛著意境深遠的山水畫,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上等檀木的沉靜氣息。
胡耀明身著常服,端坐在寬大的太師椅上,目光銳利而帶著審視的意味,落在眼前這位新科會元魯世安的身上。
魯世安今日穿著一身嶄新的月白儒衫,雖料子普通,卻漿洗得十分挺括,襯得他身姿挺拔,麵容清俊。他垂手而立,姿態謙恭有禮,眼神清澈,嘴角帶著一絲不卑不亢的微笑,將一個寒門學子驟登高第後應有的欣喜與謹慎表現得淋漓儘致。
“世安啊,坐,不必如此拘禮,到了這裡就如同到了自己家一般。”胡耀明臉上堆起和煦的笑容,指了指下首的梨花木椅子,語氣顯得十分隨和親切。
“謝大人。”魯世安依言坐下,腰背挺直,雙手規整地放在膝上,姿態無可挑剔。
胡耀明捋了捋修剪整齊的短須,目光中帶著讚賞:
“婉清那丫頭,回來之後,把你們在城西巷相遇的事,原原本本地都跟老夫說了。那次真是凶險萬分!若不是賢侄你恰好路過,仗義出手,後果……老夫真是不敢想象!小女的清白名聲,乃至性命,都可能毀於一旦!老夫在此,替小女,也替胡家,再次鄭重謝過賢侄的救命之恩!”他語氣誠懇,甚至帶著幾分後怕,將一個關愛女兒的父親形象塑造得十分到位。
魯世安連忙起身,再次深深一揖,態度極為恭謹:
“大人言重了!實在是折煞世安了!路見不平,挺身而出,乃是讀書人應有的氣節與本分!世安當時隻是遵從本心,做了任何一位有良知的書生都會做的事情,實在當不起大人如此厚重的謝意!此事……還請大人莫要再提,否則世安真是惶恐無地了。”他言辭懇切,眼神真摯,將一個不慕虛名、謙遜有禮的君子形象演繹得入木三分。
“好!好!好一個‘讀書人本分’!不矜不伐,居功而不自傲!”胡耀明撫掌大笑,眼中精光閃爍,顯然對魯世安的反應十分滿意,“難怪賢侄能在萬千學子中脫穎而出,高中會元!這份心性與氣度,確是棟梁之材!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更加溫和,甚至帶上了一絲長輩的關切,“不瞞賢侄,婉清那丫頭自那日回來後,對你可是念念不忘啊。時常在老夫麵前提起,說你品性高潔,臨危不亂,是個難得的正人君子。如今你金榜題名,才華得以彰顯,更是錦上添花,珠聯璧合啊!”
他微微前傾身體,壓低聲音,帶著一種推心置腹的姿態,“老夫有意……將小女婉清許配給賢侄,不知賢侄……意下如何?”
魯世安的心猛然一跳,他知道,他謀劃的事情,終於成了!當時那頓揍,沒有白挨……
無數念頭電光火石般閃過腦海——胡府的權勢、吏部侍郎的提攜、一步登天的青雲之路……似乎,一條通天的大路已經穩穩鋪設在他的麵前……
然而,他臉上露出的卻是恰到好處的、“受寵若驚”乃至“驚慌失措”的神色,彷彿被這突如其來的厚愛砸暈了頭。
他慌忙再次起身,深深作揖,幾乎要將身體折成直角,聲音帶著一絲隱約的顫抖:
“大人……大人厚愛,世安……世安實在是……惶恐萬分!胡小姐乃是金枝玉葉,身份尊貴,世安……出身寒微,家徒四壁,豈敢……豈敢有如此非分之想?這……這實在是高攀不起,萬不敢當啊!”
“誒!賢侄此言差矣!”胡耀明大手一揮,語氣豪邁而果斷,“英雄不問出處!老夫在朝為官多年,閱人無數,看重的從來不是家世門第,而是人品、才學與潛力!賢侄你二者兼備,前途不可限量!至於門戶之見,迂腐之論罷了!況且,”
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目光灼灼地看著魯世安,“你與婉清有此番淵源,你對她有救命之恩,此乃天意,是天賜的良緣!若因世俗之見而錯過,豈不可惜?”
魯世安適時地抬起頭,眼中流露出“難以置信”的驚喜,“深深感動”的淚光,還有一絲對胡小姐“情不自禁”的傾慕之色。
他深吸一口氣,彷彿下定了巨大的決心,語氣變得異常堅定而深情:“胡小姐……溫婉賢淑,知書達理,宛若空穀幽蘭,世安……早已心生仰慕,隻是自知身份懸殊,從未敢有半分奢望。今日得大人如此看重,許以婚約,世安……感激涕零!若蒙小姐不棄,世安在此立誓,定當竭儘所能,傾儘所有,護她一生周全,讓她喜樂無憂!絕不負大人今日知遇之恩,亦不負小姐……垂青之情!”他的承諾擲地有聲,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赤誠與熱血,令人動容。
“好!好!好!”胡耀明連說三個好字,臉上綻放出滿意至極的笑容,心中大悅。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個有能力、有前途、懂得感恩、而且能被牢牢掌控在手中的女婿!
“那此事就這麼定了!待你殿試之後,無論名次如何,你都是我胡耀明認定的乘龍快婿!待你在京中安頓下來,授予官職後,六個月內,擇一黃道吉日,便為你們完婚!”
“世安……謝大人成全!”魯世安再次深深拜謝,姿態謙卑到了極點。
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簾之下,那深邃的瞳孔中,卻飛快地掠過一絲暗芒,那暗芒中夾雜著野心達成後的銳利與對未來的算計。
胡府的青睞,如同一條金光大道,已然在他腳下鋪開。至於江南鄉下那些模糊的過往與可能存在的牽絆……
他抬起頭時,臉上已重新掛上了那副謙遜得體的笑容,與興致勃勃的胡耀明暢談起江南的風土人情、科舉心得以及對即將到來的殿試的期待與“忐忑”。
數日後,含章殿。
莊嚴肅穆的大殿之內,香爐嫋嫋生煙。昭明帝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殿下恭敬肅立的新科貢士們。
殿試策問,關乎國計民生,考驗的是真才實學與臨場應變。
有了胡耀明的加持,魯世安立於眾人之前,氣度沉靜,舉止從容。麵對皇帝的親自垂詢,他引經據典,侃侃而談,不僅學識淵博,見解深刻,更能切中時弊,提出切實可行的方略,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沉穩與乾練。
昭明帝聽著他的對答,眼中不時流露出讚賞之色。此子不僅文采斐然,更有經世致用之才,且不驕不躁,沉穩有度,確是難得的人才。
最終,魯世安以其卓越的表現,力壓群雄,被昭明帝欽點為新科狀元!金榜題名,禦筆親點,榮耀至極!
訊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間傳遍整個長安城,再次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寒門學子逆襲成為天子門生,狀元及第,本就極具傳奇色彩。
而“寒門才子魯世安,路見不平救佳人;金榜題名結良緣,胡府千金報恩情”的完美佳話,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口耳相傳,添油加醋,愈演愈烈。
人們交口稱讚魯世安不僅文采風流,冠絕當代,更兼俠肝義膽,品德高尚!胡小姐慧眼識珠,不以門第取人,知恩圖報!這段才子佳人、英雄美人的結合,被譽為天作之合,成為了長安城內最令人豔羨和談論的焦點。
甘露宮中。
杜若依舊沉浸在對外界熱鬨的嚮往中,一有機會就向永昭講述著街頭巷尾聽來的、關於新科狀元和胡府千金的種種傳聞,小臉上滿是憧憬:“公主您說,這世上真有這麼巧、這麼完美的事情嗎?魯狀元和胡小姐,簡直就是話本裡走出來的人呢!”
永昭靜靜地靠在窗邊,手中拿著一卷書,目光卻並未落在書頁上,而是遙遙地望向宮牆之外那片被切割成方塊的天空。她聽著杜若興奮的講述,臉上依舊是那副慣常的平靜,隻是偶爾,那清澈的眼眸深處,會極快地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影。
這看似圓滿無缺、被世人傳頌的佳話,總讓她覺得……像是一幅精心描繪的工筆畫,每一筆都恰到好處,每一處色彩都鮮豔奪目,卻唯獨缺少了……一絲鮮活的生命氣息。
那種過於嚴絲合縫的“巧合”,那種迅速得近乎倉促的“定局”,彷彿一張無形而細密的網,在皆大歡喜的表象之下,悄然收緊。
她心中那份自聽聞此事起便縈繞不散的莫名隱憂,不僅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散,反而如同投入靜湖的石子,激起的漣漪在無聲中擴散,變得越來越清晰,帶著一絲不祥的預兆。
她不知道,這份源於直覺的、冰冷預感,竟會在不久的將來,以一種殘酷而慘烈的方式,血淋淋地呈現在所有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