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血咒 第62章 聖旨定婚
翌日,兩道旨意相繼頒下,震動朝野:
第一道,是賜婚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皇女永昭,柔嘉成性,溫良恭儉,德容兼備,深得朕心。定襄國公長孫燼鴻,忠勇果毅,戰功卓著,國之棟梁。二人年歲相宜,品貌相稱,實乃天作之合,堪稱良配。朕躬承天命,撫育萬方,念及兒女情長,順應天意民心,特賜婚於二人,以成秦晉之好!婚期……定於永昭公主十六週歲生辰之後!望二人同心同德,克儉克勤,永偕琴瑟之好!欽此!”
第二道,是軍務任命: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西北邊陲不寧,胡酋阿木爾聚眾為亂,侵擾邊民,危及社稷。著定襄國公、驃騎大將軍長孫燼鴻,即日啟程,持節鉞,總領西北道行軍大總管,總督邊關一切防務,整飭軍備,平定叛亂,震懾宵小!務必剋日剿滅逆匪,保境安民,揚我國威!待邊關平定,凱旋之日,再行完婚大禮!望卿勉力,再立新功,不負朕望!欽此!”
這道聖旨,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層浪:
允婚!
皇帝終於明確下旨,賜婚長孫燼鴻與永昭公主!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婚期定在一年後(永昭十六歲)!留下了足夠的緩衝與觀察期,既安撫了長孫燼鴻,也給了昭明帝掌控局勢的時間。
長孫燼鴻即刻奔赴西北前線!被賦予總領邊務的全權,這是莫大的信任與重任,也是對他能力的肯定。
兵權依舊在握!
平定邊患後,其權勢可能更盛,這是安撫,也是利用,更是一種捆綁。
這是一個典型的政治妥協方案,雙方各取所需:昭明帝得到了西北的穩定,付出了女兒的婚姻承諾;長孫燼鴻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婚姻承諾,代價是必須立刻去平定一場危險的邊患,用軍功來鞏固這份來之不易的“恩典”。
甘露宮內,永昭靠在軟榻上,身體依舊虛弱,麵色蒼白。當素蘅用顫抖的雙手,將那份明黃的賜婚聖旨捧到她麵前時,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伸出微微顫抖的指尖,輕輕撫摸著聖旨上那熟悉的的字跡。指尖傳來的觸感冰冷,但她的心中,卻有一股熱流洶湧而出!是希望!是帶著鐐銬的勝利!她終於……用幾乎付出生命的代價,為自己爭來了一個承諾!一個通往未知卻充滿希冀的未來的承諾!
淚水,不受控製地無聲滑落,滴落在明黃的絹帛上,暈開一小片濕潤的痕跡。
而此刻,定襄國公府內,原本“病勢沉重”的長孫燼鴻,在接到聖旨後,那所謂的“風寒”彷彿瞬間不藥而愈。他跪地謝恩,眼中閃爍著激動與野心的光芒。允婚是意外之喜,更是他策略的勝利!而奔赴西北,正中他下懷!他需要軍功,需要更強的實力和更穩固的根基!西北,是他積蓄力量、磨礪刀鋒、最終守護這份來之不易承諾的基石!他必須打贏這一仗,而且要贏得漂亮!
臨行前夜,月黑風高。長孫燼鴻避開重重宮廷守衛,如同暗夜中的鬼魅,憑借對皇宮地形的熟悉和超凡的身手,悄然潛至甘露宮外圍的高牆之下。他無法入內,也無法見到永昭,但他買通了一個小內侍,將一枚刻著古樸“平安”二字的玄鐵令牌和一封簡短的信箋,成功送達永昭手中。
信箋上隻有寥寥數字,墨跡酣暢淋漓,力透紙背,每一個筆畫都彷彿蘊含著他堅定的決心與洶湧的情感:
“西北定,歸娶卿。珍重萬千,待我凱旋!——燼鴻”
永昭在靜室微弱的燈光下,緊緊握著那枚冰涼卻彷彿殘留著他掌心溫度的令牌,感受著上麵粗糲而熟悉的紋路,反複讀著那短短幾行字,彷彿能透過紙張,看到他執筆時那堅毅的眼神和澎湃的心潮。
她將令牌緊緊貼在胸口,彷彿那冰冷的玄鐵能傳來他有力的心跳聲。
次日清晨,長安北門。寒風凜冽,旌旗獵獵作響。長孫燼鴻一身烏金明光鎧,在冬日蒼白卻刺眼的朝陽下,反射著冷冽而威嚴的光澤。
他翻身上馬,身姿挺拔如鬆,氣勢凜然,哪還有半分病態!身後,是五千名他親手訓練、武裝到牙齒的玄甲鐵騎親兵,如同一片即將爆發的黑色火山。
“出發!”他勒緊韁繩,戰馬人立而起,發出一聲嘹長的嘶鳴。
頓時,馬蹄踏碎清晨的寒霜,捲起滾滾煙塵,如同一條黑色的怒龍,帶著無堅不摧的氣勢,向著西北方向疾馳而去!大地在鐵蹄下震顫。長孫燼鴻在賓士中勒馬回望,目光穿透巍峨的城樓和重重宮闕,彷彿看到了甘露宮那高聳的閣樓之上,那個憑欄遠眺的、纖弱卻無比堅韌的身影。
等我!他在心中默唸,眼神堅定如鐵,充滿了必勝的信念與溫柔的承諾。
甘露宮最高處的閣樓上,永昭裹著厚厚的雪白狐裘,憑欄而立。凜冽的寒風拂過她依舊蒼白卻不再死寂的臉頰,吹起幾縷墨染的青絲。她遠遠望著那支黑色的軍隊如同利箭般射出城門,望著那滾滾煙塵逐漸消失在官道的儘頭。手中,緊緊握著那枚“平安”令牌,那令牌彷彿真的帶著他的體溫與力量,溫暖著她冰涼的手心,也溫暖了她一度冰冷絕望的心。
她的眼神不再迷茫,不再絕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如同淬火精鋼般的堅韌與充滿生機的希望。
一年之約,烽火同途。前路依舊荊棘密佈,父皇的枷鎖仍在,西北的戰火未熄,未來的變數無窮……但她知道,他一定會回來!帶著勝利的榮耀,帶著更強的力量,回到她身邊,實現那個“鐵甲映寒霜,願為暖陽照”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