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長生:從在天龍偶遇李滄海開始 > 第877章 比武招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長生:從在天龍偶遇李滄海開始 第877章 比武招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洪七公的話音剛落,一聲龍吟之聲,響徹整片樹林,隨後,轟隆之聲不絕於耳。

洪七公一臉懵逼轉過頭去,隻見,葉楓隨意坐在地麵之上,而葉楓的右掌則向前拍出。

剛才的那個龍吟之聲,便是葉楓打出的。

洪七公一臉懵逼:“降龍十八掌?閣下哪來的我丐幫絕學?”

葉楓咳嗽一聲:“剛才你不是說沒有人能看一遍就能學會的嗎?所以我示範了一下!”

洪七公聽到這話頓時臉色漆黑,冷哼一聲拉著郭靖,向著一邊走去。

心道:“這小子是什麼人?好強的悟性,僅僅隻是看一遍就能打出降龍十八掌!”

遠離葉楓等人之後,洪七公看向郭靖:“小子你來!”

郭靖依言,沉腰立馬,緩緩打出“亢龍有悔”的起手式。

他學得極為用心,但畢竟是初學乍練,姿勢雖然模仿得有幾分形似,但那股內蘊的氣勢和勁力卻蕩然無存,動作也顯得有些僵硬。

見到這一幕,原本臉色難看的洪七公臉色總算好看了一些。

隨後裝模作樣的撫了撫自己如鋼針一般的胡須,走上前去,伸出手指,在他腰間一點:“這裡,氣沒沉下去,腰要再塌一些,像座山一樣穩穩當當。”

又在他肩膀一拍:“肩太聳,僵硬了,放鬆,要如棉裡裹鐵,外柔內剛。”

再糾正他的手型:“掌心不對,要微微內凹,像握著一個圓球,這樣才能更好地凝聚勁力,收發由心。”

他一邊指點,一邊口述心法口訣:“‘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此乃《易經》乾卦之言,‘亢龍有悔’便出於此。”

“你需細細體悟其中道理,將拳理與易理相結合,方能漸入佳境。”

郭靖一一記下,按照洪七公的指點,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起來。

他不怕苦,也不怕笨,一招一式,反複揣摩,反複演練。

汗水很快浸濕了他的衣衫,但他渾然不覺,眼中隻有那剛猛無儔的掌法,心中默唸著洪七公的教誨。

洪七公也不急,就坐在一旁的石頭上,時而閉目養神,時而睜開眼,指出他的不足之處:“不對,勁力發得太急了,像個毛頭小子,一點都不沉穩,忘了‘悔’字訣了嗎?”

“嗯,這次稍好一些,腰馬有幾分力氣了,但後勁還是不足,留力不是無力,是蓄力!”

“注意呼吸,出招時呼氣,收招時吸氣,內外要協調一致!”

就這樣,一個耐心教導,一個刻苦學習。

從日上三竿,到夕陽西下,郭靖不知疲倦地練習著降龍十八掌。

如今,郭靖已經整整練會了降龍十八掌的前五掌:“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鴻漸於陸以及潛龍勿用。”

洪七公看他練得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卻依舊眼神堅定,毫無懈怠之意,心中暗暗點頭:“這小子,這份毅力倒是難得。”

“資質雖鈍,卻貴在專一和堅持,假以時日,未必不能將這降龍十八掌發揚光大。”

直到天色擦黑,洪七公才叫停了郭靖:“好了,今日就練到這裡,你需日日勤加練習,不僅要練熟招式,更要領悟其中的‘真意,將內力與之融會貫通。”

郭靖停下動作,雖然累得幾乎虛脫,但臉上卻洋溢著興奮的光芒,他再次向洪七公深深一揖:“多謝前輩指點,郭靖定會用心練習!”

洪七公擺擺手,又恢複了幾分平日裡的慵懶:“行了行了,肚子餓了,快去回去讓蓉兒那丫頭弄點吃的來。”

“練武功也要吃飯,不然哪來的力氣?”

說完洪七公背著雙手,向著葉楓等人的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想道:“都他媽是怪物,僅僅一個下午就學會了五掌,剩下的時長豈不是一天就能學完,不行得想辦法在這裡多賴幾天,多吃幾天的蓉兒那小丫頭做的食物。”

想到此處,洪七公決定,明天自己得在雞蛋裡挑點骨頭才行。

時光荏苒,半個月轉瞬即逝。

洪七公在第五天,實在沒有理由留下就已離去。

而葉楓、王語嫣、李清露以及黃蓉這四人,也在洪七公離開的次日與郭靖分道揚鑣。

郭靖獨自一人踏上了旅程,曆經近十天左右的跋涉,終於抵達了金國的中都。

這一天,郭靖宛如一個初來乍到的鄉巴佬,在中都的街道上漫步。

突然,一陣喧鬨的敲鑼打鼓之聲驟然響起。

緊接著,隻見一群人如潮水般朝著敲鑼打鼓的方向湧去。

目睹此景,郭靖的眼睛猛地一亮,他毫不猶豫地跟隨著人群,一同朝著那個方向飛奔而去。

來到一處繁華的街道,郭靖驚訝地發現,一根高聳入雲的旗杆上,懸掛著一麵小巧玲瓏的旗幟,旗幟上用蒼勁有力的字型赫然寫著四個大字:比武招親。

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長大的郭靖,何曾見過如此熱鬨非凡、人山人海的場麵?

他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興奮,彷彿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

他迫不及待地奮力擠開擁擠的人群,拚命地朝著裡麵鑽去。

進入人群後,郭靖終於看清了比武招親的場地。

這是一處丈許高的擂台,矗立在眾人的目光之中。

隻見一位身著紅衣的女子站在中央,她的身姿婀娜多姿,麵容姣好,恰似盛開的桃花,嬌豔欲滴;

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和果敢,彷彿能夠穿透人的靈魂。

除了那名身形挺拔、英氣勃勃的紅衣女子穆念慈外,尚有一名老者穩坐於旁。這老者年過花甲,但是他的身上卻透著一股懾人的戾氣。

他便是穆念慈的義父,楊鐵心,不過,此時,他化名為穆易。

此刻,楊鐵心緩緩從椅子上站起,沉穩地走上高台中央。

他先是與身旁的穆念慈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後,楊鐵心轉過身。

目光如炬,緩緩掃過台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最終雙手抱拳,向著四方深深一揖。

隨後,聲音洪亮,帶著幾分滄桑,卻字字清晰地傳遍了整個校場:“諸位鄉親,江湖同道!今日,楊某不才,在此設下這比武招親的擂台。”

“小女穆念慈,年方十八,習得些許粗淺武藝。”

“今日,凡是年齡超過十六歲三十歲以下之人,未婚配者,皆可上台一試。”

“若有人能憑真本事勝過小女,穆某便將小女穆念慈許配於他,結為百年之好,絕無戲言!”

話音剛落,彷彿一塊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擂台之下頓時炸開了鍋,響起了一片嗡嗡的嘈雜之聲,議論紛紛,人聲鼎沸。

“比武招親?嘿,這可新鮮!”一個穿著短打,麵板黝黑的漢子撓著後腦勺,一臉興奮地對旁邊的同伴說道。

“那姑娘看著倒是英氣,就是不知道身手如何?”旁邊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推了推眼鏡,眼中帶著幾分好奇與審視。

“你看那老者,,嘖嘖,看著就不好惹!”

“他女兒的功夫想必也差不到哪裡去。”

人群中有人指著楊鐵心,壓低了聲音議論,語氣中帶著幾分敬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