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從在天龍偶遇李滄海開始 第748章 李滄海到汴梁
葉楓驚訝地發現,自己和李秋水搜刮的寶物數量如此之多,以至於他不得不從寶庫中找來一個巨大的箱子。
他毫不猶豫地將箱子裡的所有物品傾倒出來,然後小心翼翼地將自己和李秋水收集的珍貴物品逐一放入箱子中。
時間悄然流逝,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下午。
葉楓和李秋水各自扛著一個沉甸甸的大箱子,緩緩地從大宋寶庫中走了出來。
當他們踏出寶庫那扇保護嚴密的大門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大吃一驚。
一輛精緻的馬車竟然一直靜靜地停在寶庫之外,彷彿在等待著他們的出現。
車夫一見到葉楓和李秋水,立刻從車轅上敏捷地跳了下來,臉上露出恭敬的神情:“葉公子、李姑娘,小人在此等候多時了。”
“小人奉命在此等候二位,將二位所需帶走的東西放置在馬車之上。”
聽到這話,葉楓和李秋水對視一眼,隨即微笑著點了點頭。
他們毫不猶豫地將沉重的箱子放在了馬車之上。
“那就有勞你了,送我們回有間客棧吧!”葉楓說道。
車夫恭敬地應了一聲,然後迅速跳上馬車,揮動手中的馬鞭,驅趕著馬匹緩緩前行。
馬車在寬闊的皇宮走道之上,平穩地行駛著,車輪發出輕微的嘎吱聲。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汴梁城的街道上,葉楓和李秋水坐在一輛裝滿貨物的馬車上,緩緩地駛出了城門。
車輪滾滾,馬車晃晃悠悠地向著長春穀的方向前行。
然而,葉楓和李秋水並未察覺到,他們的馬車剛剛離開,一道白色的身影便如閃電般疾馳而來。
這道身影速度極快,彷彿風一般,幾個眨眼之間,便消失在了汴梁城的城門之外。
李滄海靜靜地站在汴梁城外城的廢墟之上,目光凝視著眼前的景象。
看著這片正在重建的廢墟,她的心中湧起一絲憂慮。
從廢墟的規模,李滄海可以想象得到,當時葉楓與張象中的戰鬥是何等的慘烈。
外城的好幾條街道都已化為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地麵和殘破的牆壁。
李滄海緊緊捏著雙手,一股倔強的氣勢迸發而出腳下的城樓都隱隱晃動了起來。
正在站崗的士兵們頓時慘叫一片,紛紛遠離這座城樓。
“張象中,如果小葉子出了什麼事,我我發誓,我定然屠了你們龍虎山!”
說完,她輕輕一躍,整個人如同一隻輕盈的飛鳥,向著汴梁城內城飛去。
就在李滄海剛剛飛離城門樓的瞬間,腳下的城門樓突然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隨後轟然倒塌。
汴梁城內城,悅來客棧之中,悅來客棧二樓的一個房間之內,張象中雙腿盤坐,緊閉雙眼,運功療傷。
他的氣息平穩而深沉,彷彿與周圍的世界融為一體。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象中緩緩睜開雙眼,感受著體內傷勢的恢複情況。
他心中暗自驚歎:“厲害啊,僅僅一個晚上,我的傷勢竟然就已經恢複了之前半個月的一半,這門武功真不愧是專門為療傷所創造的。”
他深知這門武功的珍貴,用龍虎山的五雷陣法與之交換,絕對是值得的。
想到這裡,張象中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此時,一股倔強的氣息自外城猛然爆發開來。
這股氣息如同洶湧的波濤,瞬間席捲了整個客棧。
張象中心頭一震,立刻睜開雙眼,目光如炬地望向窗外。
“這是……大宗師!而且這氣息有些熟悉……”張象中喃喃自語道,眉頭緊蹙,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李滄海……這是李滄海的氣息!”
張象中心中充滿了疑惑,葉楓不是說今日他和李滄海要出城嗎?
為何李滄海還要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氣息?難道是誰惹到了李滄海了?
就在他思索之際,那股氣息絲毫沒有隱藏的意思徑直向著皇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張象中臉色一變,心中暗叫不好:“李滄海她去皇城乾嘛?”
他來不及多想,顧不上自己依舊身受重傷,連忙起身,腳步踉蹌地向著皇城的方向趕去。
他心急如焚,彷彿預感到有什麼大事即將發生。
時維深秋,晨曦微露,金色的光芒穿透薄霧,灑在汴京巍峨的宮闕之上。
琉璃瓦頂在初陽下熠熠生輝,飛簷翹角上的瑞獸彷彿也蘇醒過來,無聲地守護著這座帝國的中樞。
文德殿內,更是莊嚴肅穆。巨大的梁柱漆成朱紅色,上麵雕刻著精美的龍紋,張牙舞爪,栩栩如生,彷彿隨時會騰空而起。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混合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墨香與書卷氣。
宋皇趙熙,身著明黃色十二章紋龍袍,頭戴通天冠,麵容俊朗,眉宇間卻帶著一絲與年齡不符的沉穩與疲憊。
他高坐於殿上的蟠龍金漆龍椅,俯瞰著階下群臣。
禦座兩旁,青銅鶴燈與銅鼎靜靜矗立,更添了幾分威嚴。
他的目光掃過殿內,深邃的眼眸中似乎藏著萬千思緒,既有對這萬裡江山的期許,也有對朝局動蕩的隱憂。
“上朝——!”
一聲尖細而悠長的唱喏,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打破了殿內的寂靜。
聲音來自禦座下手側,一名麵白無須的小太監,他身著石青色宮裝,手持拂塵,躬身而立,正是司禮監的隨堂太監。
他那標誌性的公鴨嗓子,此刻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隨著這聲唱喏,殿外早已等候多時的文武百官,按照品級高低,依次魚貫而入。
他們身著緋、紫、綠、青等各色官袍,頭戴烏紗帽,腰束玉帶,步履沉穩,神色肅穆。
甲冑鮮明的禁軍侍衛則分立殿門兩側,手按刀柄,目不斜視,氣氛莊重得近乎凝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行至殿中,整齊劃一的跪倒在地,高呼萬歲,聲音在大殿中回蕩,氣勢恢宏。
趙熙端坐龍椅,目光平靜地掃過下方黑壓壓的人群,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帝王的威嚴,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眾卿平身。”
“謝陛下!”
百官再次齊聲道謝,然後依序起身,垂手侍立,目光不敢直視禦座,隻待聖躬垂詢。
如今太後高氏已死,所有權利儘歸自己的手中,趙熙感覺,現在的自己纔像是一個唯我獨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