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長生:從在天龍偶遇李滄海開始 > 第768章 援軍1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長生:從在天龍偶遇李滄海開始 第768章 援軍1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就在此時,一名遼軍士卒如疾風般小跑著衝進了中軍大帳,單膝跪地,聲音急切:“陛下,探子得到訊息,雁門關來了數百武林人士的支援!”

聽到這話,原本緊盯著輿圖的耶律洪基猛地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數百人嗎?”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疑惑,似乎對這個數字有些意外。

耶律洪基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這數百武林人士的支援,無疑給我們的攻城計劃帶來了巨大的變數。他們究竟有何能耐?又將如何影響戰局?”他的目光越發深邃,彷彿要透過輿圖看穿敵人的心思。

說到此處,耶律洪基轉頭看向一旁的小太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決絕:“命令蕭撻凜,加緊時間攻城,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他的語氣堅定而果斷,彷彿已經下定了決心。

“我們必須儘快突破雁門關,相信此時大宋也早已派出支援兵馬!我們必須趕在他們來到雁門關之前拿下這道關卡,否則咱們此次南下,便會功虧一簣。”

耶律洪基的目光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深知這場戰爭的勝負關係到遼國的未來。

小太監領命後,匆匆離去。耶律洪基重新將目光投向輿圖,心中暗自盤算著。

他知道,這次的戰鬥將異常艱難,但他也相信自己的軍隊有足夠的實力戰勝敵人。

在接下來的幾日,遼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擊。

蕭撻凜親自率領士兵,奮勇攻城,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蕭峰、段譽、虛竹三人則憑借高超的武力在遼軍之中橫衝直撞,摧毀著諸多重型工程機械。

他們的身影如鬼魅般穿梭在戰場之上,所過之處,遼軍士兵紛紛倒地。

然而,儘管三人奮力殺敵,遼軍的攻勢卻依舊凶猛。

雁門關的城牆在投石機石彈的不斷轟擊下,搖搖欲墜。

轟隆轟隆又是一陣投石機石彈的砸擊而來,雁門關城之上,煙塵滾滾,原本的城門樓早已被石彈砸得變成一堆廢墟。

看著再次蜂擁而來的遼國軍隊,蕭峰、段譽、虛竹三人,臉色越發難看。

與此同時,雁門關的守軍也趁機發起了反擊,他們奮勇殺敵,與遼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相交聲交織在一起,彷彿要將整個天地都撕裂開來。

就在兩軍交戰進入白熱化之際,雁門關內突然傳來一陣激昂嘹亮的號角聲。這號角聲如同一股清泉,穿透了戰場上的喧囂與廝殺,直抵城樓之上守軍們的耳畔。他們聞聲而動,紛紛將目光投向雁門關的方向。

遠遠望去,隻見一片烏泱泱的人影如潮水般湧來。仔細一看,這些人皆身著步人甲,那厚重的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彷彿一片鋼鐵洪流。他們步伐堅定,氣勢磅礴,正朝著雁門關急速趕來。

“是援軍!援軍來了!”城樓上的守軍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歡呼聲此起彼伏。

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跳躍著,呐喊著,彷彿要將內心的喜悅和期待傳遞給每一個人。

宋軍們的歡呼聲如同雷鳴般響徹雲霄,他們的士氣瞬間高漲。

原本疲憊的身軀此刻充滿了力量,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們知道,有了援軍的支援,這場戰鬥的勝利必將屬於他們。

在歡呼聲中,宋軍們迅速整隊,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而聽到雁門關內傳來的陣陣號角之聲,耶律洪基心中一驚,他立刻意識到,竟然是宋軍的援軍到了!

他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目光緊緊地盯著前方。

耶律洪基轉頭看向身旁的小太監,聲音低沉地說道:“鳴金收兵!”

小太監不敢怠慢,連忙拿起銅鑼,用力地敲了起來。

隨著銅鑼聲響起,原本氣勢洶洶的遼軍開始逐漸後退。

殘陽如血,彷彿是大地流淌的鮮血,染紅了這片沉寂的古戰場。

斷戟在焦黑的土地上鏽蝕,折斷的旌旗半埋於黃沙之中,隨風搖曳。

寒風呼嘯著,卷著枯草掠過千瘡百孔的甲冑,發出刺耳的聲響。

烏鴉在頹圮的箭樓間盤旋哀啼,似乎在為逝去的生命悲鳴。

斑駁的城牆上,暗紅的血痕凝固著,彷彿是曆史的印記,見證著那場殘酷的廝殺。

荒煙蔓草掩蓋了昔日的廝殺聲,隻有風穿過箭孔時,發出陣陣嗚咽,如泣如訴。

破碎的車輪陷在泥沼中,無法動彈,彷彿是戰爭的受害者,默默地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散落的箭鏃在暮色中泛著冷光,猶如點點寒星,點綴著這片淒涼的戰場。

血色殘陽下,宋軍與遼軍似乎有著一種默契,各自派出了上百未持刀劍的人馬,默默地運回各自士兵的屍體。

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沉重,彷彿背負著整個戰爭的重量。

城牆之上,蕭峰、段譽、虛竹、阿朱、木婉清等人以及宋軍的幾個將領,靜靜地遙望著滿是屍體的戰場。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悲痛和無奈,彷彿在為這場戰爭的慘烈而哀歎。

就在這時,一名身著玄甲的將領來到蕭峰麵前,朝著蕭峰拱了拱手,說道:“多謝蕭大俠近日以來的幫忙守城,接下來就交給我們吧!”

蕭峰點了點頭,他的目光堅定而深邃,彷彿在告訴眾人,他將永遠守護這片土地。

說完,蕭峰便帶著段譽、虛竹、阿朱和木婉清等人走下了雁門關。

他們的步伐穩健而堅定,彷彿在向世人宣告,他們將繼續為正義而戰。

雖然此時大宋來了援軍,但是雙方的人數差距依舊很大。

畢竟,當時為了對付葉楓太後高士以及皇甫嵩,大宋可是調了數萬的邊軍回臨安。

雖然皇帝趙熙得到遼軍南侵的訊息後,已經將那數萬邊軍全部重新調往宋遼邊境,但是數萬的軍隊行軍,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所以,實際上他們依舊在半路,尚未到達雁門關。

此時,支援雁門關的,隻是原本並未被調離的部分邊軍。

所以,此時的宋遼雙方人數差距依然巨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