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長生:打鐵證道 > 第89章 錄取成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長生:打鐵證道 第89章 錄取成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清晨的陽光透過甜水井衚衕小院那扇破舊木窗的縫隙,在剛剛清掃過的泥土地上投下幾道細長的光斑,光柱中塵埃輕舞。

林長生緩緩睜開眼,結束了整晚的內息運轉。

五品內力在體內平穩流淌,精神清明。

他起身,換上一身漿洗得發白的粗布短打,這是“陳鐵”該有的模樣。

灶台在簷下,他生了火,淘米下鍋,熬上一鍋簡單的稀粥。

粥在鍋裡咕嘟冒泡時,他走到院中那口廢井邊,挪開石板,打上來半桶冰涼沁人的井水,仔細洗漱。

一切收拾停當,他喝了兩碗溫熱的米粥,將碗筷洗淨收好。

小鐵箱裡的卡卡西傳遞來“安穩”和“飽足”的情緒。

他鎖好院門,融入清晨漸漸熱鬨起來的街巷人流,朝著城東將作監的方向走去。

今日,是他參加將作監複核的日子。

將作監衙門外廣場比初試那日清靜許多,不再是人頭攢動,隻有稀稀拉拉幾十號人等候在此。

皆是通過了初試的匠人,人人臉上都帶著緊張與期盼。

側門處,幾名低階吏員已擺開桌案,核對著名冊。

林長生默默走到鐵匠佇列末尾,低著頭,一副老實巴交、不善言辭的模樣。

“姓名?籍貫?”一名吏員頭也不抬地問道。

“陳鐵,清河鎮。”林長生聲音不高卻清晰。

吏員在名冊上找到名字,劃了個勾,遞給他一塊新的號牌:“丙字七號。進去等著,叫到號去丙字工棚。”

“謝大人。”林長生接過號牌,恭敬應道,隨著引導走入側門內的一個臨時圍出的等候區。

等候區裡,匠人們大多沉默,偶有相熟的低聲交談,氣氛凝重。

林長生找了個角落安靜站著,目光低垂,實則五感悄然放開,留意著四周動靜。

約莫一炷香後,一名穿著匠師服飾、麵色嚴肅的中年人走出來,手裡拿著一份名冊。

“複核開始!叫到號的,隨我來!丙字一號,張大山!”

一個黝黑漢子緊張地應了一聲,跟著那匠師走向不遠處一個搭著棚子的工位。

那裡爐火已經升起,工具一應俱全。

等候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望過去,屏息關注。

考覈內容似乎與初試不同。

那匠師並未直接讓張大山打造東西,而是拿起一塊鐵料詢問著什麼,又指著爐火讓調整火候,似乎在考察更細致的知識和應變。

張大山顯得有些手忙腳亂,額頭冒汗,回答間或有遲疑。那匠師麵無表情地記錄著什麼。

不多時,張大山垂頭喪氣地回來了,顯然表現不佳。

“丙字二號,李石!”

……

一個個號被叫到,有人麵帶喜色地回來,有人則如喪考妣。

“丙字七號,陳鐵!”

林長生深吸一口氣,臉上適時地露出一絲“緊張”,快步走了過去。

負責考覈的正是剛才那位麵色嚴肅的匠師,他打量了林長生一眼。

目光在他那身洗得發白的短打和略顯“怯生”的臉上停留一瞬,淡淡道:“我姓孫,負責你這場複核。規矩簡單,我問,你答,然後上手做。明白?”

“明白,孫匠師。”林長生微微躬身。

孫匠師首先拿起一塊生鐵料:“認得這是什麼料?大致幾成鐵?幾成雜?”

林長生接過,手指看似隨意地捏了捏。

又湊近看了看斷口:“回匠師,這是常見的灰口生鐵,含鐵量約摸七成二三,雜質以矽、碳為主,硫磷含量不高,脆性大,韌性差,適合澆鑄,不適鍛打。”

他語速平穩,回答精準,這是多年打鐵積累的經驗,此刻稍加提煉說出。

孫匠師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訝異,這年輕匠戶眼力挺毒。

他不動聲色,又指著一旁燃燒的爐火:“看這火色,估個溫度,說說現在適合鍛打什麼料?”

林長生瞥了一眼火焰顏色和亮度:“焰色亮黃,邊緣略白,溫度約在一千一百度上下。適合鍛打中碳鋼,或是對熟鐵進行退火處理。若鍛高碳鋼或生鐵,火候稍欠。”

孫匠師點點頭,問題開始加深:“若有一塊反複鍛打後仍脆性難除的毛鐵,你覺得問題可能出在何處?如何改善?”

“可能碳含量不均,或是硫磷雜質過高,也可能是鍛打溫度或冷熱交替處理不當。”

林長生略一沉吟,答道,“可嘗試與其他軟鐵疊打滲碳,或嘗試燜火、淬火等不同熱處理方式試探其性,若雜質過高,則需回爐重煉,新增石灰石等助熔除雜。”

這些知識有些超出普通鐵匠範疇,但他回答得恰到好處,既顯見識,又不至於驚世駭俗。

孫匠師臉上的嚴肅緩和了些,終於指向工位:“好,上手。看到那堆廢料了嗎?裡麵有塊捲了刃、崩了口的舊鐮刀頭。

給你一炷香時間,把它修複如初,至少要不影響使用。工具材料自選。”

這題目難度不小,不僅要修複形變,還要處理金屬疲勞和刃口重鑄。

林長生拱手:“是。”

他走到那堆廢鐵前,很快找出那枚損壞嚴重的鐮刀頭。

然後去材料架選了小塊中碳鋼料,又取了些硼砂等助焊劑。

點火,鼓風,將鐮刀頭和新鋼料一同放入爐中加熱。他控火極其精準,雙眼緊盯著火色,判斷著最佳鍛接溫度。

時機一到,他迅速夾出兩塊通紅的鐵料,放在鐵砧上。先是用小錘快速而精準地敲平鐮刀頭的捲曲部分,去除裂紋。

然後,他將新鋼料鍛薄,精準地貼合在舊刀頭的刃口損傷處,撒上硼砂。

大錘小錘配合,叮叮當當,聲音密集而富有韻律,火星四濺。

高溫鍛打下,新舊金屬在硼砂作用下開始熔合。他錘力掌控妙到毫巔,既保證了結合強度,又避免了過鍛損傷。

初步鍛合後,他再次回爐加熱,進行型整,將刀身弧度修正,最後進行淬火和回火處理,控製刃口硬度和刀身韌性。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動作老練至極,對火候、力度、時機的把握堪稱完美。

完全不像一個年輕學徒,倒像是有幾十年經驗的老匠師,偏偏他臉上還帶著那副“緊張專注”的表情。

一炷香才燒過半,一枚修複一新的鐮刀頭已然完成。

刃口平直鋒利,刀身弧度流暢,新舊鋼結合處幾乎看不出痕跡。

林長生將其遞給孫匠師:“請匠師查驗。”

孫匠師接過鐮刀,手指拂過刃口,又仔細看了看接縫處,甚至拿起小錘輕輕敲擊聽音,檢查韌性。

他臉上的驚訝再也掩飾不住,抬頭深深看了林長生一眼:“這手藝……跟誰學的?清河鎮那種小地方,有這等本事的鐵匠?”

林長生微微低頭,語氣帶著一絲“感傷”:“家師姓張,是鎮上的老鐵匠,已故去了。他老人家打了一輩子鐵,手藝是極好的,隻是……不愛張揚。”

孫匠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似乎接受了這個解釋,在名冊上鄭重地畫了一個圈。

語氣緩和了許多:“陳鐵是吧?手藝紮實,眼力也好。明日辰時,還到這裡,自有人帶你辦理入籍,分配工坊。”

“謝孫匠師!”林長生臉上露出“激動”和“感激”的神色,深深一揖。

孫匠師擺擺手,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笑意:“去吧。好好乾,將作監不缺匠人,缺的是有真本事的匠人。”

林長生再次道謝,這才轉身離開,走向等候區。

周圍等待的匠人紛紛投來好奇和羨慕的目光,顯然看出他通過了,而且似乎評價很高。

他依舊低著頭,回到角落,默默平複著氣息,彷彿剛才那番精湛表演耗儘了力氣。

後續的考覈繼續進行。

當所有複核結束時,一名吏員出來宣佈了通過者名單,僅有十餘人,林長生化名的“陳鐵”赫然在列。

通過者喜形於色,失敗者黯然離去。

吏員對通過者道:“恭喜諸位!明日準時到此,辦理入籍,領取身份腰牌,分配具體工坊。以後便是吃官家飯的人了,需得謹守規矩,勤勉效力!”

眾人紛紛應諾。

林長生隨著人流走出將作監衙門,心中並無太多波瀾。第一步計劃,順利達成。

林長生緩緩睜開眼,結束了整晚的內息運轉。

五品內力在體內平穩流淌,精神清明。他起身,換上一身漿洗得發白的粗布短打,這是“陳鐵”該有的模樣。

今日,是他以“陳鐵”的身份,前往將作監應卯上工的第一天。

將作監衙門外廣場不再如考覈那日喧鬨,恢複了官家重地應有的肅靜。

側門處,已有幾名通過考覈的新晉匠戶在等候,人人臉上都帶著幾分初來乍到的拘謹和期盼。

林長生默默站到隊尾,低著頭,一副老實巴交、不善言辭的模樣。

一名穿著低階吏員服飾的中年人拿著名冊走出來,開始點名。

“張大山!”

“到!”

“李石!”

“在這兒!”

……

“陳鐵!”

林長生微微上前一步,聲音不高卻清晰:“小的在。”

那吏員抬頭瞥了他一眼,似乎對這個考覈成績不錯卻顯得格外沉默的年輕鐵匠有點印象,在名冊上勾畫了一下。

淡淡道:“嗯。一會兒跟著雜役去丙字工坊找劉匠頭報到。記住規矩,少看少問,多做事。”

“是,謝大人提點。”林長生恭敬應道。

人員到齊,吏員簡單訓了幾句話,無非是勤勉做事、遵守規矩、不得懈怠雲雲,便讓一名雜役領著他們這群新人進入衙門側院。

穿過幾重門戶,喧鬨的金屬敲擊聲、木料鋸割聲、以及隱約的吆喝聲便逐漸清晰起來。

空氣中彌漫著鐵炭、鬆木、油漆和汗水混合的獨特氣味。

丙字工坊是專司打造和修補各類鐵器農具的作坊,規模不小。

十幾座爐灶沿牆排開,火焰熊熊,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此起彼伏,火星不時濺落。

匠工們大多赤著膊,汗流浹背,專注於手中的活計。

雜役將他們領到一個正拿著皮尺測量一根鐵條的老者麵前:“劉匠頭,新來的匠戶帶來了。”

老者抬起頭,麵容黝黑,皺紋深刻,眼神銳利,下巴留著短硬的花白鬍茬,身上圍著一條沾滿煤灰的鐵匠皮裙。

他掃了眾人一眼,目光如同掂量鐵料般在每個人身上過了一遍。

“俺姓劉,這丙字坊打鐵的活兒都歸俺管。”

他聲音洪亮,帶著金屬般的質感,“到了這兒,就彆想著偷奸耍滑!手藝是錘頭底下見真章!俺不管你們以前在哪兒乾,有多大名聲,到了這兒,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臥著!先把基本功給俺砸瓷實了!”

新人們連忙點頭稱是。

劉匠頭也不多廢話,直接分配活計。大多被分去拉風箱、搬鐵料、或是跟著老匠工打下手學規矩。

輪到林長生時,劉匠頭多看了他一眼:“你,陳鐵是吧?考覈時釘子打得還行。去三號爐,老王頭那兒缺個掄大錘的,先跟著他鍛料。”

“是,匠頭。”林長生應道,走向指定的爐灶。

三號爐前,一個約莫五十來歲、沉默寡言的老匠人正在夾著一塊燒紅的鐵料敲打小錘,見他過來,隻是用下巴指了指旁邊一柄沉重的大錘。

林長生會意,脫下外衫,露出精悍的膀子,拿起那柄分量不輕的大錘。

老王頭小錘點到哪裡,他的大錘便精準地落到哪裡。

“鐺!”“叮!”“鐺!”“叮!”

大小錘聲錯落有致,節奏分明。

老王頭的小錘輕靈,指引方向,修正細節;林長生的大錘勢沉力猛,負責主要的鍛打和塑形。

他刻意控製著力道和節奏,使得錘聲聽起來沉穩有力,卻又不過分出挑。

展現出的正是遠超普通學徒、卻又略遜於真正老師傅的紮實功底和良好配合度——一個“優秀但不出格”的鐵匠學徒該有的水平。

汗水很快浸濕了他的脊背,肌肉在錘擊下有節奏地繃緊舒張。

他全神貫注,眼神盯著燒紅的鐵料,彷彿整個世界隻剩下眼前的錘起錘落。

老王頭偶爾抬眼瞥他一下,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

這新來的小子,力氣足,眼神準,懂配合,是個好苗子,而且……沉得住氣。

一上午就在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中過去。

晌午梆子響,工坊歇工。

匠工們紛紛放下工具,擦著汗,說笑著走向膳堂。

林長生默默地將工具歸置好,用破布擦了擦身上的汗,跟在人群後麵。

膳堂裡人聲嘈雜,粗瓷大碗,簡單的飯菜管飽。

林長生打了飯,找了個角落安靜地坐下,埋頭吃飯,耳朵卻不著痕跡地捕捉著周圍的閒聊。

“聽說了嗎?甲字坊那邊接了個急活,好像是給守備營趕製一批箭鏃……”

“嘖,那可是精細活,耗眼睛……”

“耗眼睛怕啥?賞錢給得足啊!”

“咱這丙字坊也就打打鋤頭耙子嘍……”

“知足吧!安穩!聽說上次郡守府三公子來巡視甲字坊,有個倒黴蛋衝撞了車駕,差點挨鞭子!”

“那些貴人老爺,咱可惹不起……”

林長生默默聽著,將“郡守府三公子”、“甲字坊”、“守備營”這些零碎的資訊記在心裡。

吃完飯,略作休息,下午的工役又開始。依舊是重複的鍛打工作,枯燥卻需要專注。

直到日頭偏西,下工的梆子聲再次響起。

匠工們拖著疲憊的身子,說笑著散去。

林長生仔細清理完爐灶,將工具擺放整齊,向老王頭微微躬身示意,這才穿上外衫,隨著人流走出將作監衙門。

夕陽的餘暉給郡城的屋瓦染上一層暖金色。他沒有在城東停留,徑直朝著城西甜水井衚衕走去。

推開那扇吱呀作響的木門,小院裡依舊安靜。他打水衝洗了一下身上的汗漬和煤灰,換上身乾淨衣裳,然後開始生火做飯。

簡單的飯菜香味很快在小院裡彌漫開來。他坐在門檻上,就著最後的天光,安靜地吃著晚飯。

小鐵箱放在腳邊,箱蓋開著,卡卡西慢悠悠地爬出來,在乾淨的石板地上踱步,偶爾伸長脖子嗅嗅空氣中的飯菜香,傳遞來“愜意”和“陪伴”的情緒。

吃完飯,收拾好碗筷,天色已徹底暗下。

他點亮油燈,就著昏黃的光暈,從行囊裡取出那本《千麵人狐手劄殘篇》,仔細翻閱起來,進一步揣摩那些精妙的易容技巧和藥液配方。

夜深人靜時,他吹熄油燈,盤膝坐在炕上,五品內力緩緩流轉,滋養著白日略有疲憊的身體,靈覺則如同無形的網,籠罩著小院,警惕著任何風吹草動。

日子彷彿就這樣按部就班地流淌起來。

每日清早上工,在丙字坊揮汗如雨,聽著匠工們的閒聊,下工後回到小院,做飯、研讀手劄、修煉內力。

他就像一顆投入大河的石子,悄無聲息地沉入了臨川郡城的生活底層,成為了將作監丙字坊一個名叫“陳鐵”的、手藝不錯、沉默寡言的新鐵匠。

幾天後的一個下午,工間歇息時,旁邊一個年輕匠工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壓低聲音:“哎,陳鐵,聽說了沒?”

林長生抬起頭,臉上帶著適當的疑惑:“啥?”

“劉匠頭剛被叫去值房了!”年輕匠工臉上帶著點幸災樂禍又有點同情的表情。

“好像是咱坊前幾天交上去的那批犁鏵,郡守府莊子的人來挑毛病,說有幾個尺寸不對,卡不上犁架!管事的發火了,正訓人呢!”

林長生目光微微一動,看向匠頭值房的方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