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寄 第260章 嶽紅綾
午間,陸棲鸞留她們在府中用了一頓精緻卻不失溫馨的家宴。
八仙桌上擺著四葷四素,陸棲鸞特意將一道清燉雞脯夾到安盈碗中,溫聲道:多吃些,正長身子呢。她說話時眼角帶著細紋,那笑容有著長輩的慈愛。
石安盈隻覺得這位陸娘子見識廣博,言語風趣,待她又親切,心中那點拘束早已煙消雲散,話也多了起來,將自己平日裡讀書的困惑、對山外世界的好奇都問了出來。
陸棲鸞便說起自己年輕時乘船過錢塘江,恰逢八月潮信,那排山倒海的氣勢。
又說起到蜀地收錦時,在險峻的棧道上如何小心翼翼地行進。她說得生動有趣,連侍立一旁的丫鬟都聽得入神。
最難忘的是在嶺南,陸棲鸞抿了口茶,語言不通,氣候濕熱,為尋一批特殊的染料,我在山林裡轉了整整三日。她輕輕搖頭,那時真是年輕,什麼苦都吃得。
安盈聽得入神,連筷子都忘了動。這些鮮活的故事,比書本上的文字更讓她心潮澎湃。
午後陽光透過窗欞,在暖榻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柳月娘與顏芸姑在隔壁挑選繡樣,隱約傳來她們輕柔的交談聲。
這邊陸棲鸞與安盈對坐飲茶,茶香嫋嫋中,氣氛格外寧靜。
陸棲鸞端詳著安盈明亮的眼眸,忽然問道:安盈,你覺得玲瓏閣如何?
很大,很漂亮。安盈老實回答,每樣東西都精緻,來往的客人也都體麵。陸娘子您真了不起。
陸棲鸞微微一笑,目光投向窗外那株在寒冬中依然挺立的老梅,聲音漸漸悠遠:可現在這般光景的玲瓏閣,當年不過是個連招牌都沒有的小布莊。
她頓了頓,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我嫁過來剛滿一年,夫君就染病去了。公婆性子軟,遇事隻會歎氣。
族裡的叔伯們便尋上門來,說我無所出,這一支香火已斷,要幫著鋪子。
安盈不自覺地屏住呼吸。她想起村裡那些失去相公的婦人,若是沒有兒子,連僅有的幾畝田都會被族親收走。她能夠想象,當時的陸娘子該有多難。
那時人人都勸我,陸棲鸞語氣平靜,眼神卻銳利起來,說一個寡婦,守著鋪子做什麼?不如交給族裡,換些銀錢安穩度日。
她轉頭直視安盈,可我不甘心。那是我夫君留下的,是我們一點點經營起來的心血。憑什麼他們說拿走就拿走?
那您怎麼辦?安盈忍不住追問。
怎麼辦?陸棲鸞唇角泛起一絲冷意,我舍下臉麵,該哭的時候哭,該鬨的時候鬨,讓四鄰八舍都看清他們的嘴臉。他們說我不會經營,我就白日守在鋪子裡,從辨認布料開始學起,晚上對著賬本一字字地啃。
她的聲音漸漸有了力度:他們斷我貨源,我就親自南下蘇杭,重新尋找供貨的商賈。他們挖走夥計,我就提拔肯吃苦的學徒。他們散佈流言,我就用更好的料子、更公道的價錢來說話。
說到這裡,她語氣又柔和下來:這鋪子不但沒倒,反而慢慢立住了腳跟。從小布莊到玲瓏閣,一步步走到今天。
安盈望著陸棲鸞,沒想到這位看似優雅從容的女商人,原來也經曆過這般艱難的歲月。
同你說這些,陸棲鸞放下茶杯,目光溫和,不是要訴苦。隻是想說,這世道對女子多有束縛,但隻要自己不認輸,總能走出一條路來。你顏先生常誇你聰慧,我瞧著,你骨子裡也有股不服輸的勁兒。
她這番話,既是感慨,也是鼓勵,更隱隱透露出她對安盈的期許,她在這個來自鄉野的女孩身上,彷彿看到了些許自己當年的影子,那份不甘於被命運擺布的倔強。
陸棲鸞正與安盈說著體己話,外間傳來侍女輕柔的通報聲:“東家,嶽娘子到了,說是前日您要的那批蘇工織金錦樣子送到了,她親自給您送來。”
陸棲鸞聞言,臉上立刻綻開一個真切又帶著幾分驚喜的笑容,對安盈道:“這可真是巧了!正說著往事,我這好姐姐就來了。她姓嶽,名紅綾,是我在蘇杭一帶最信得過的供貨夥伴,這些年若沒有她鼎力相助,我這‘玲瓏閣’的貨源怕是要艱難許多。”
她邊說邊起身,語氣輕快,“走走,安盈,我帶你去見見這位嶽姨,她性子爽利,見識也廣,你定會喜歡。”
說著,她又揚聲請隔壁的柳月娘和顏芸姑一同過來。
幾人移至更為寬敞的正廳,剛坐定,便聽得一陣爽朗卻不失沉穩的笑語聲由遠及近:“我說棲鸞妹子,你這府上的梅花香真濃,莫不是知道我今日要來,特意開的?”
話音未落,一位婦人已由侍女引著,步履從容地走了進來。
隻見她約莫四十出頭年紀,穿著一身絳紫色牡丹紋的緞麵褙子,烏黑的頭發梳成一個光滑飽滿的圓髻,戴著一套赤金點翠的頭麵,雖略顯富態,但眉眼開闊,笑容明朗,周身透著一股長年行走四方蘊養出的乾練與豁達之氣。
她手中捧著一個錦盒,目光先在陸棲鸞臉上頓了頓,帶著熟稔的笑意,隨即轉向廳內其他人。
陸棲鸞早已迎上前去,親熱地拉住她的手:“紅綾姐姐,你可算來了!我正與幾位貴客說起你,你就到了,可見背後真不能說人。”
她笑著轉身,為雙方引見,“姐姐,這幾位是我手帕交顏芸姑所任村塾的鄉鄰,青溪村來的柳月娘嫂子,她的女兒石安盈,還有一位白姑娘此刻未在。”
“月娘,安盈,芸姑,這位就是我剛提起的,我的好姐姐,嶽紅綾嶽娘子,專營蘇杭上等綢緞,我這‘玲瓏閣’的半壁江山,可都指著她呢。”
嶽紅綾目光掃過柳月娘和安盈,見她們衣著雖素淨,但氣度從容,尤其是柳月娘,眼神溫婉卻帶著一股山野的堅韌,而安盈更是眼神清亮,落落大方地行禮問好,毫無尋常村姑的瑟縮之態。
她心中微微訝異,臉上笑容卻愈發真誠,連忙虛扶一下:“快彆多禮,既是棲鸞妹子的客人,那便不是外人。”
她又看向顏芸姑,笑著點頭致意,“顏先生,許久不見,風采依舊。”
顏芸姑也含笑回禮:“嶽娘子一路辛苦。”
陸棲鸞拉著嶽紅綾坐下,關切地問:“姐姐這趟可還順利?路上沒受凍吧?”
嶽紅綾將手中錦盒遞給陸棲鸞,爽快道:“托你的福,一切順遂。這是你要的織金錦新樣子,我盯著老師傅們趕出來的,你看看可還入眼?”
她說著,又轉向柳月娘和安盈,語氣自然而親切,“方纔進來時,我瞧著這位小姑娘眼神清正,舉止有度,棲鸞妹子,你這是又從哪兒結識的璞玉?莫不是也想引進你那玲瓏閣栽培?”
陸棲鸞一邊開啟錦盒檢視那流光溢彩的織金錦,一邊笑道:“姐姐好眼力。安盈這孩子確實靈秀,是顏先生的高足。我正喜歡得緊,想著若能多些見識總是好的。”
她話未說滿,但其中的賞識之意,嶽紅綾豈會聽不出來。
嶽紅綾聞言,不由得多看了安盈兩眼,心中也添了幾分好感,笑道:“能讓棲鸞妹子和顏先生同時看重,那定是極好的。小娘子,日後若有機會,也歡迎你來蘇杭之地看看,那邊風光與東京、與山村都大不相同呢。”
安盈連忙起身道謝,心中對這位爽朗利落的嶽娘子也生出了幾分親近之意。
廳內氣氛因嶽紅綾的到來更加熱絡起來。她與陸棲鸞、顏芸姑顯然都是舊識,言談間既有生意往來的默契,也有姐妹般的情誼。